">
電子報
電子報

根植沃土 書寫時代華章———記我校文學院72級校友、著名書法家劉守安教授


  核心提示
劉守安出生于齊魯大地,他身上處處都體現(xiàn)著古代圣賢所倡導的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薄ⅰ拔崛杖∥嵘怼钡茸杂X修養(yǎng)和虛心好學的精神,以及對科學知識和完美人格的不懈追求。他把自己在書法理論和書寫藝術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看得平淡、普通,他不主張過分夸大書法的意義和作用,不喜歡書法是“核心藝術”  的提法,也不欣賞拋棄傳統(tǒng)以奇以怪取勝的所謂“創(chuàng)新”。
  人物簡介
劉守安,1949年7月出生于山東省東明縣。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中文系?,F(xiàn)為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博士點通訊評委,國家社科基金評委,北京市社科規(guī)劃辦藝術學科評委,北京市第十屆社科優(yōu)秀成果藝術學科評委,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全國美學學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北京書法院副院長。
欣賞劉守安教授的書法展,傾聽劉守安教授從書法定義切入的漢字書寫歷史以及美學、哲學問題,筆者不禁有感而發(fā):看劉守安教授那渾厚、質(zhì)樸、流暢的書法作品是一種藝術享受,聽他闡述伴隨漢字書寫史而成的中華文明更是一桌文化大餐。
  家鄉(xiāng)文化底蘊豐厚
1949年7月,劉守安出生于山東省東明大屯鎮(zhèn)丁嘴村一戶農(nóng)民家庭。丁嘴村盛產(chǎn)人才,僅近現(xiàn)代以來就出了劉依仁(劉湘漁)、劉戴仁和劉洪照等好幾個有名的書法家。他的父親劉清軒(字虛齋)亦是一位優(yōu)秀的鄉(xiāng)間書家,一生為人寫字無數(shù),東明縣兩塊烈士碑及其他重要書跡,均出其手。
  劉守安在童年時期便見到父親受人之請的各種書寫,由此產(chǎn)生了對書法的濃厚興趣。他時常翻閱父親收藏的前輩遺墨和古代碑帖拓片。每當默讀那些多為剪裱的黑底白字的字跡,一種莫名的好奇與興奮便會突然出現(xiàn),驅(qū)使著他在那些墨跡上比比畫畫……
在高空中書寫革命的“榜書”
  因為每年春節(jié)幫父親抄寫春聯(lián)的緣故,劉守安的書法水平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十年“文革”時期,他自然而然地擔當起更多“抄寫”大字報的任務。
  在20世紀70年代初,大屯公社領導讓劉守安在一個46米高的煙囪上書寫毛主席語錄。為減少危險和提高效率,劉守安像現(xiàn)在清洗高樓大廈的蜘蛛人那樣,把繩子從高空放到地面,別人將飯放在小桶里,他再用繩子輕輕拉上去,然后在煙囪邊頂著嗖嗖寒風吃“工作餐”。
  負責拉繩子的青年農(nóng)民十分羨慕地看著他在高空中書寫革命“榜書”,使既辛苦又冒巨大風險的劉守安平添許多光榮和自豪。正是這種光榮感和自豪感,使劉守安看到書寫功能和書寫藝術對改變自己命運的意義。
  登門向蔣維崧先生求字
1972年沒有任何背景的農(nóng)民兒子劉守安被貧下中農(nóng)推薦到山東大學(與曲阜師范學院合并)中文系。得知全國知名學者書家、篆刻家蔣維崧就是山大教授時,劉守安在寒假到來之時未立刻回家,而是迫切地去拜師求教。
  不知當時是買不到宣紙還是沒錢買宣紙,劉守安買了兩張又厚又硬的新聞紙,拿著到蔣維崧先生家里向他求字。蔣先生看到劉守安手里的新聞紙,便笑著說,這紙不好寫字的。劉守安一聽,頓時愣在那里,目光充滿祈求和希望??粗矍斑@位20出頭的小伙子,蔣維崧先生微笑著接過他手里的新聞紙,用鋒利的裁紙刀將兩張新聞紙割成四條,又一筆一筆用紅鉛筆打格,還親手用硯磨墨,認真地為其寫下毛澤東詩詞四條屏。
  若干年后,每當想起此事,劉守安既為當初的無知和唐突深感愧疚,又為自己在 “文革”那萬馬齊喑的年代能夠求到著名文字語言學家、書法篆刻家蔣維崧的墨寶而慶幸。
  把紀念活動辦成了特殊的書法展
劉守安在曲阜師大工作十八年,盡管未從事書法專業(yè),但始終沒有遠離書法。他在主持《齊魯學刊》編輯工作期間,曾設計出版過百期紀念活動,求著名學者、書家為刊物題詞。張岱年、任繼愈、蔣維崧、羅竹風、吳富恒(山大校長)、龐樸等諸位著名學者、書家都極認真地為刊物題字。在那個“書法熱”并未興起的時代,他把紀念活動辦成一個國內(nèi)著名書家的書法展,不能不說是個具有超前意識的獨特創(chuàng)意。
  因辦學術刊物,劉守安曾向周汝昌先生、任繼愈先生、楊向奎先生、王元化先生、徐中玉先生等請教學術,編發(fā)其文章。他們的文稿字字老到,而又不乏靈動古雅,不以點畫為意。若干年后劉守安成為國內(nèi)知名書法教授、博士生導師,再看這些作品時,他更加深刻地體悟到中國書法的真諦。
  這一代中國文史傳統(tǒng)的守望者讓劉守安教授仰望、敬慕終身。其片紙只字都是獨特的珍寶,與今天某些所謂著名書法家批量生產(chǎn)的“墨寶”有著本質(zhì)上的差別。因此與他們交往中留下的信札、信封便成為劉守安珍藏的寶物。
當代記憶就是明天的歷史記憶
1993年國家為使書法教育走向正軌、蓬勃發(fā)展,便在首都師范大學設立美術學(書法教育)博士點。此后不久,劉守安先生來到北京,成為一名專職書法教育工作者。
  在著名學者、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的率領和指導下,在劉守安教授和他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首師大在我國高校建成了從博士后、博士、碩士到本科、??仆暾母叩葧ń逃w系,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使書法教育納入到我國現(xiàn)代學科建設體系之中,成為文化藝術重要門類,在高等教育體系和學術領域中站穩(wěn)腳跟。
  幾十年來,劉守安教授在美學、文藝學、清代文學、書法理論等方面研究成果豐碩,在書法教育和教材建設方面更備受稱道,其書法亦得到廣泛喜愛。他先后在《文學評論》、《中國文化研究》、《社會科學戰(zhàn)線》、《文史哲》、《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重要論文數(shù)十篇;2008年受教育部語信司委托,主持評審“漢字行楷書寫規(guī)范”課題;其書法作品亦曾多次參加展覽并被國家和地方博物館收藏。
  2012年11月應邀出任中國書畫家藝術研究院院長的劉守安,決心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書畫藝術,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向前發(fā)展繼續(xù)做出更大貢獻。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蛟S正是因為劉守安數(shù)十年的積累和修煉,在書法文化和藝術方面達到了相當高度,所以他才不主張過分夸大書法意義,不喜歡書法是“核心藝術”的提法,不欣賞拋棄傳統(tǒng)試圖以奇以怪取勝的所謂 “創(chuàng)新”。同時把自己在書法理論和書寫藝術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看得比較平淡、普通……筆者認為,如果說漢字是中華民族延伸的歷史記憶,那么集書法文化躬行者和傳導者于一身的劉守安教授在文藝學、美學、中國書法文化方面所做的文字記錄和作品展示,已經(jīng)是名符其實的當代記憶,也必將成為未來的歷史記憶。而那些自封的所謂“名家墨寶”,很快就會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