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立本科生學習事務委員會學習的事兒,學生最有發(fā)言權
本報訊(記者 吳軍輝)入學兩年來,一直困擾著楊毓康的一個學習問題,今天有了解決的途徑。
這位來自農村的我校哲學專業(yè)大二學生,像其他新生一樣,大一剛入學就要修習“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然而,他很快發(fā)現,同樣的一門課,來自城市的學生幾乎不用怎么學就能得高分,而來自農村或偏遠地區(qū)的學生則十分吃力,往往還要為能否及格而忐忑不安。
“當時我就想,像計算機這樣的課程能不能實行差異化教學。類似的問題也存在于英語課上。對于這些高學分的必修課來說,這明顯影響了教學公平。”楊毓康曾作為學生代表在不同的民主溝通場合提過意見,但一直沒有結果。他自己歸因:可能是自己的經歷不具代表性?提出的建議不夠科學?沒有和學校教務部門充分探討?
“我常想,如果能有一個平臺,可以聚焦學生關切的學習問題,通過科學的調研和充分溝通論證,向學校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提案該多好?!睏钬箍嫡f。
5月18日,楊毓康曾經“幻想”的這個溝通平臺成立了。為實現“以學為主、教學相長”的教學模式改革,真正做到以學生視角參與并推進學校教學改革,我校教務處指導學生成立了“本科學習事務委員會暨學務研究會”。(以下簡稱“學務會”)學務會聚焦于學生有效學習和教學規(guī)范管理事務,讓更多學生關注和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為教務管理改革獻計獻策,定位為多層次、立體化的學生項目研究團隊和學生智庫,讓學生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
“以往的課程改革大多從教師和學校的視角出發(fā),而較少從學生視角開展,從這一點來說,學務會將是一次新鮮的嘗試?!苯虅仗幱嘘P負責人對于學務會的定位簡單明了——聚焦學習事務、發(fā)現共性問題、科學調研、積極反饋、共同改變。
目前,學務會已在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哲學院試點實行。在學院學生工作和教務工作負責老師的指導下,學務會以本科高年級學生為骨干,邀請在校繼續(xù)讀研的本科畢業(yè)生參加,搭配大一大二學生,就本學院教學管理事務進行問題搜集、議案推進、理順程序、研討論證解決方案、問題反饋等工作。目前,可采用立項調研方式,配備專業(yè)指導老師,與本科生課外創(chuàng)新實踐項目等相結合。
“學務會雖然叫做‘委員會’,但它不是一個決策機構,而是一個針對教學改革、課程改革的意見匯聚平臺。最大的特點是,它不僅僅是學生意見的簡單收集,更要通過科學調研和可行性論證之后,向學校提出高質量的教改提案?!苯虅仗幭嚓P負責人認為,學務會具備溝通渠道靈活多元、輔助決策科學合理、良性互動面向未來等優(yōu)點。
曾主持大學生課外研究項目——“高校治理結構改革中學生參與機制研究”的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2012級本科生張志原認為,南開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的意愿較強,但向具體參與行為轉化的比率較低。
“學生急需一種功能化、常規(guī)化、靈活、低成本,同時也更加扁平化、更具協商性的治理機制。學務會應當提供服務教改的專門化參與渠道,實現不同主體之間的協商,并成為意見匯總與提案形成的關鍵樞紐、研究與實踐對接的窗口。”張志原說。
副校長朱光磊認為,學務會的成立是學校教學管理中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因為它代表學校教改思路上的新轉變和學校治理結構的新變化。
“我認為,‘教務處’是個中國叫法,反映出以前我們主要針對教師,而對于學生作為獨立要素加以關注的程度不夠的問題。如今通過學務會的成立,我們的治理結構發(fā)生了轉變,由‘獨輪車’變成了‘兩馬并駕’。我們也在朝著教學并重、師生并重的方向在努力?!?br> “學務會不是民間社團、也不是自下而上的組織,而是一個連接各方的橋梁紐帶,目的只有一個——幫助學生成長成才。”朱光磊說。
目前,學務會已經初步形成了“榮譽學分”“評教指標”“公共英語改革”等幾個質量較高的教改項目。楊毓康提出的“計算機差異化教學”的想法也進入了調研論證階段。
期待這些凝結著學生智慧與心血、反映學生教學關切的提案為南開課堂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