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周曉穎: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





  四年,發(fā)表SCI論文24篇,其中第一作者22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為6.637,累計影響因子72分,總引用次數205次。申報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國家發(fā)明及新型實用專利;榮獲國家獎學金、我校優(yōu)秀研究生一等獎學金、揚子江獎學金、校三好學生、省三好學生。
  這四年,是周曉穎從本科生直接蛻變成博士的四年,這個90后的準博士信奉著愛因斯坦的名言: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也是她秉持著的學習、生活的座右銘。
  做一個寂寞科研路的上堅守者2007年,90后的周曉穎考入我校臨床醫(yī)學七年制本碩連讀專業(yè),2011年在挑選部分優(yōu)秀本科生七轉九直博的計劃中,周曉穎脫穎而出。
  本科生直接轉入博士生攻讀,對于這一轉變,周曉穎坦言由于本科生主要是對醫(y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較少涉及到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科研思維,所以剛開始接觸課題、科研時,有些摸不著頭腦。對于設計課題,頗有些著急。然而,在導師張國新教授的鼓勵與指點下,周曉穎靜下心來,聽從他的指導,閱讀了大量文獻,仔細學習他人成功的課題設計,終于順利攻克了進入博士的關卡。
  大量的文獻閱讀為周曉穎科研思路打開了新大門,大量的積累、開闊的思路,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早上七點一直在實驗室待到晚上十一點,經常好幾個實驗一起進行,幾乎沒有周末、節(jié)假日?!卑滋煲豁椊右豁椀膶嶒?,晚上一篇接一篇的文獻,臨睡前周曉穎還會把當天的原始實驗記錄重新進行整理分類才能安心休息。半年多以后,周曉穎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大量分子、細胞實驗的步驟和技能,并開始進行導師和師兄師姐指派的“幽門螺桿菌和miRNA”課題。
  做一個認真負責的消化內科醫(yī)生周曉穎SCI的論文涉及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道腫瘤,以及其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在醫(yī)院輪轉期間,她選擇了消化科從事內鏡操作。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周曉穎說,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怎能不生災。周圍也常有長輩和朋友們會抱怨,今天肚子不舒服,今天肚子有點疼,今天又拉肚子了。甚至,有些人說不出自己肚子怎么不舒服,長期下來,導致抑郁等其他身心疾病?!八晕乙恢睂ο漆t(yī)生充滿敬佩,覺得能把老百姓們實實在在的問題解決。在輪轉期間,我正好分配在我導師的組上,導師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深深的感染了我?!?br>  每當下午空余時間,導師便會拿著病例與周曉穎和同門一起分析,再進行知識擴展;利用周末,參加各種消化會議,進一步了解消化內鏡可以治療早期腫瘤患者。輪轉三個月這樣緊鑼密鼓的安排,使得周曉穎學會了很多臨床實用知識,也下定決心要在導師張國新教授帶領下做一名優(yōu)秀的、像導師一樣對病人認真負責的消化內科醫(yī)生。做一個科研的“獨立人”讀博期間,周曉穎緊緊圍繞自己已發(fā)表的meta分析,結合臨床上關注的重點以及導師的科研方向,獨立設計并領銜開展了“幽門螺桿菌和糖尿病關系”的臨床和基礎課題,通過她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改進,這個課題成為了張教授科研團隊中的主流課題,并得到了張教授的重點關注。
  剛開始做科研,周曉穎也期待能夠依賴師兄師姐或者導師,期待他們設計好實驗,設計好課題,自己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做就行了。但導師以及師兄師姐的教誨周曉穎一直銘記于心。他們說,作為一名合格的博士,能夠獨立設計課題是最基本的要求,可能剛開始是困難的,但你一定可以克服它。因此,周曉穎在做“獨立人”和相互討論學習的過程中,漸入佳境,終于掌握了科研學習的要領。
  在成長過程,周曉穎開始了解并堅信,擁有開闊思維是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的品質。她認為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老師教,更多的是學生在學習知識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做科研,不能被動的接受,而要主動的探索。她努力的要做一個 “獨立人”。她說:“醫(yī)學科研對于理解力和記憶力都有很高要求。在醫(y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中,不是僅僅依靠機械式學習而獲得知識,而是應該以邏輯循證式探索未知的領域?!弊鲆粋€不畏失敗的科研人科研之路并非總是一帆風順。周曉穎也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作為一位還是90后的女孩,記得剛開始接觸科研,便是做westernblot檢測蛋白表達情況,由于western的步驟很多,任何一個細小的步驟出錯,都可能導致結果的失敗,剛開始,連續(xù)做一個月,仍然沒有任何結果,周曉穎內心感到絕望,懷疑自己是否選擇了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路。導師張國新教授發(fā)現了她的情緒變化,找到周曉穎促膝長談,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比如太過急躁,一次失敗并沒有進行總結失敗的原因就盲目開始做第二次,也指出她實驗方案中的不足,在他的鼓勵下,周曉穎查閱大量資料,咨詢許多有經驗的同學,總結了經驗,最后,終于取得成功。
  每一個看到她實驗記錄的同道都會給予她驚嘆與佩服的贊美,因為這些實驗記錄十分詳實,分類清晰,整齊有序。也有許多人羨慕她常常能得出好的實驗結果,周曉穎說:“然而他們不知道擁有更多不好的實驗數據。我跟所有人一樣,常常會十次實驗九次失敗。我只是花了常人幾倍乃至幾十倍的時間,在不斷地嘗試?!辈贿^周曉穎的嘗試是多管齊下的嘗試———既不半途而廢,也不孤注一擲??蒲谐煽冊谖已劾餆o非是勤奮者‘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那一點幸運?!弊鲆粋€善于挑戰(zhàn)的勇敢者剛開始,從小就怕動物的周曉穎并不敢碰老鼠,甚至產生了放棄動物實驗的念頭,在導師的鼓勵下,在師兄師姐的帶領下,她逐漸嘗試著接受它們。在每天風雨無阻的照料管理之中,漸漸放下了心防,有時候因為灌胃也會被老鼠咬破手指。雖然過程艱辛,但也收獲了很多,周曉穎說:“不僅僅是實驗結果,更重要的是挑戰(zhàn)自我,學會堅持的那股精神?!睅啄陼r間,她已經成長為一個實驗能手,能夠游刃有余地開展動物染毒、裸鼠皮下致瘤實驗等。
  由于導師張國新教授致力于消化道早癌的研究,在跟隨導師學習期間,周曉穎也對早癌方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認為,早癌方面的研究與臨床的關系緊密,如果能有所成果,這將對人類健康做出巨大貢獻。因此,她在導師和科室領導的支持下,前往蘇州盛澤地區(qū)進行了一項大規(guī)模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開展了基于早期胃癌病人血清的基因研究。周曉穎通過大量閱讀文獻和實驗探索,在早期篩查和診斷的方面發(fā)現了中國人群中血清的長鏈非編碼RNAH19,MALAT1,HOTAIR和MEG3表達改變可很好的預測早期胃癌的發(fā)生并進行早期胃癌的診斷,“勇于前行,敢為人先”的她通過獨立鉆研完成了一篇相關的SCI研究論著,并結合臨床100多例患者的腫瘤診斷率剖析了各個分子的優(yōu)勢和劣勢。與此同時,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研究方案后,她成功地申請了一項相關國家專利,目前已被相關部門受理。這些研究也對如何為中國消化道早癌患者制定最合適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了依據,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和意義。
  這些都是她勇于挑戰(zhàn)自我、挑戰(zhàn)壓力、挑戰(zhàn)未知的成果。
  做一個會協作的課題組成員在導師及身邊人的影響下,她深刻認識到“協作”的重要性。科研資源的協作,課題組成員的協作,領域相關的老師、同學以及試劑公司等等的交流與協作,在周曉穎看來,這些“協作”是課題致勝的關鍵??蒲匈Y源是課題研究這座大廈中的鋼筋水泥,積極主動參加國內外各種會議,與同道交流思想,在導師的鼓勵下,這個90后女生只身一人前往美國,開展了為期半年的交流訪問,這也為課題組未來和美國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在課題組,她從不以師姐自居,和師弟師妹們打成一片,枯燥無味的實驗室里常常充滿歡聲笑語。指導文獻查閱、修改課題設計、meta分析寫作與統計,她從不吝嗇地教給師弟師妹,在周曉穎看來幫助都是相互的:“從他們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更好的思路,這更證明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實驗室軟硬件資源有限,在周曉穎的課題中,有許多實驗操作都是其他實驗室協作完成的,一些技術也得益于校內外老師、同學的幫助。她說:“實驗計劃是一張嚴密編織的網,這張網能夠按照規(guī)劃順利地展開則離不開各方力量的支持與配合?!?br>  周曉穎說:“SCI對我來說是辛苦實驗的成果展示,也希望這些實驗結果能夠給未來醫(yī)學,尤其是精準醫(yī)學提供一點點的信息。SCI也是對我個人努力的認可,激勵我繼續(xù)在科研道路上前進?!比缃瘢e累了大量的投稿經驗,語言的潤色,文章的結構,參考文獻的格式,圖表的制作,審稿人的選擇等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不斷思考、總結,比較自己的文章與已發(fā)表的文章之間的差距,周曉穎不僅積累了經驗,還將這些經驗與師弟師妹們交流。
  而SCI論文高產的背后,是一個扎實穩(wěn)健、勤勉刻苦、獨立果敢、孜孜不倦的醫(yī)學生,在醫(yī)學的奮斗之路上,揮灑汗水、青春與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