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在大學是不是必修課?
核心提示:最近,北京某大學的一條規(guī)定引發(fā)網友熱議,規(guī)定要求一年級學生在第一學期只能在班級干部、團干部及校、院兩級學生組織(含社團)中選擇一項參與。
網友表示,該規(guī)定很容易讓人理解為對學生工作的質疑,以及對同學們“貪多”的一種防范。. 那么,到底要不要參加學生組織?參加什么樣的學生組織?學生工作會不會耽誤學習?參加學生組織能獲得哪方面的鍛煉?我又能為這個組織做些什么?如何平衡、取舍學習與學生工作?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值得新生們認真思考,慎重抉擇。
開學已有月余,各個學生組織招新馬上開始,那么,對于開學伊始的第一次自主選擇,“我該加入什么樣的學生組織”這個問題,學長學姐們的經驗,或許可以幫你撥開一些迷霧,擦亮你的眼睛。
“學生組織一無所獲”
這種論調多半是以過來人的身份講述自己在學生組織的種種經歷,配上一種閱盡天下事的淡定滄桑,以輕描淡寫的語氣介紹一段看似輝煌的過往,得出一個“看破紅塵”的重要結論———千萬不要加入學生組織,因為在這里“什么也收獲不到”。立論依據(jù)主要是自己疲于應付的現(xiàn)身說法,全是各種任務,缺少自由空間,當然還可以再加一些“一回頭已百年身”的往事,比如因為學生工作而辜負了愛情、耽誤了學業(yè)等等。
“學生組織亂七八糟”
這觀點的持有者也許從來沒有加入過任何社團和學生組織,卻可以言之鑿鑿地借助各種新聞報道和文章講述學生組織的種種內幕和黑暗,比如拉關系,比如立山頭,比如形式主義,比如阿諛奉承,比如沆瀣一氣,等等,不一而足。然后得出一個貌似拯救萬千學子于水火的結論———千萬不要加入學生組織,因為在這里“人會變得市儈、庸俗、官僚氣”。
不要講道理,我們還是講故事。
遙想當年在大學,我其實走了不少彎路。
我曾經堅定地認為進入大學之后學習不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鍛煉能力。
想鍛煉能力,那就最好找一個平臺提升和鍛煉自己,尋找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最好的選擇就是加入學生組織。
于是,我加入了八個學生組織。
校學生會宣傳部、清風演講社、詩社、書法協(xié)會、院學生會宣傳部……然后,我在所有的學生組織里擁有同樣的頭銜:干事。
那時候我感覺特別榮耀,如果允許做名片,我恨不得把這些內容都印上,比如校學生會干事、清風演講社干事……一個月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什么叫干事?就是什么事兒都會干!
幾乎在所有的部門里,干事的基本業(yè)務都是相同的。
比如搬桌子、抬椅子、貼海報、撕海報、吹氣球、吐泡泡……問題來了:既然工種和業(yè)務都一樣,那我為什么要干八份?
我的目標又不是在一年以后變成學校里吹氣球吹得最好的選手。
于是,我決定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慢慢辭去我認為自己沒那么喜歡的學生組織,最后只保留了一個身份,院學生會宣傳部干事。
你注意到沒有,其實這也算不上什么彎路。
因為這就是試探和發(fā)現(xiàn),這就是選擇和判斷。
所以,大一在學生組織要學會一個詞:選擇。
再說說搬桌子、吹氣球。
這些事兒似乎沒有任何含金量,似乎有力氣就能干,似乎肺活量大就能干,其實也不見得。
如果你接到一個任務:“去找?guī)讉€人,把桌子搬過去”,你會想到什么呢?
有的人想到的就是讓我干啥就干啥唄,有什么好想的。
有的人想到的是從哪里搬?搬到哪里?搬到之后怎么擺?用完之后怎么收?
同樣是吹氣球,有的人想到的就是吹。
有的人想到是為什么要用氣球?有什么用途?氣球從哪里買?買什么顏色?擺什么形狀?活動結束誰來收?如果氣球不好,用什么替代?
你有沒有見過活動結束以后漫天飛舞的氣球?
你有沒有見過活動結束以后孤孤單單的桌子?
其實,你應該追問,這些事兒都是誰干的,怎么干成了這樣?
另外,搬桌子不可能是自己搬,你需要找人幫忙,叫誰呢?
叫自己協(xié)會的?萬一人家不愿意來呢?叫自己宿舍的?舍友憑什么跟你搬桌子?喊老鄉(xiāng)?要不喊搬家公司?于是,你要尋找戰(zhàn)友,你要開口說話,你要交際溝通,你要分工協(xié)作。
當然,也確實有人因為搬桌子退出了學生組織,將來他還可以用過來人的身份諄諄告誡學弟學妹,千萬不要加入學生組織,因為進去就是搬桌子。
對了,其實不在學生組織里,你可能還真的沒有什么搬桌子的機會。
你可以獨來獨往,你可以沉默寡言,你可以盡量減少跟別人的交流,你應該也能做到不開口向人求助,你甚至并不需要好朋友,反正怎么都可以過四年。
不過,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大學嗎?
大二的時候,如果你留下來,應該就成為了一個負責人,比如部長或者副部長。
至于什么稱謂,其實倒不重要,因為你需要的只是一個平臺,一個了解自己和展示自己的平臺。
我也是,我在大二的時候成為了學院宣傳部的負責人。
那時候我的業(yè)務范圍主要包含三部分:海報、橫幅和新聞稿。
比如給學院的重大活動寫海報,我需要潑墨揮毫然后放到學校顯眼的地方進行宣傳;比如撰寫各類標語和懸掛橫幅;比如在重大活動結束后撰寫新聞稿然后投遞給報社。
你看到的僅僅是枯燥乏味的工作么?
不是,這些工作背后其實錘煉和敲打的全是你的能力。
比如寫海報需要書法功底;寫文稿需要文字功底;寫標語需要凝練能力;懸掛橫幅需要爬樹技能,還不能恐高……是的,你沒看錯,爬樹。
在我上大學的年代,橫幅的懸掛沒有專人負責,更沒有專門設備,就是借助小梯子以及爬樹能力把橫幅分兩次掛到主干道路兩旁的大樹上,如果運氣不好,你可能需要調整三四次。
如果你做了部長,具體業(yè)務你必須熟悉,你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任務比如上傳下達,計劃總結,開會發(fā)言,分工協(xié)作,組織活動。比如策劃方案怎么寫?工作經費怎么籌劃?活動創(chuàng)意如何體現(xiàn)?突發(fā)事件怎么應急?當然也包括,那張桌子到底搬過去了沒有……在學生組織里,收獲最大的是那些受挫的時刻,比如你把活動辦砸了,那些印象深刻的反思才真正是你的成長。因為我們所有的前行都是需要階梯和基石的,正是一個個讓你警醒的小紕漏甚至大跟頭才讓你越做越好,越走越順。
而且,你基本上也不會受到什么懲罰,頂多就是挨一頓批,你還有的是反省和改正的機會。但是如果你走向社會把事情辦砸了,你的第一次很容易成為你的最后一次。
所以,大二在學生組織要學會一個詞:組織。
到了大三,留在學生組織的就只有主席團成員了,當年的部長們大都卸甲歸田,當年搬桌子的小鮮肉接替了你的位置。下有部長負責具體工作,上有老師指導布置任務,此時的你,應該輕松一些了。
然而,好像并不是。
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該干些什么了。
這時候你需要思考自己為什么要繼續(xù)留在學生組織,以及你想在這個平臺上鍛煉什么能力,能夠為這個組織帶來什么。
我經常問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問自己想要什么?
大三的時候,學生會改選,我拿到了最高票,老師也希望我做學生會主席。
但是,我跟老師表達了感謝,然后選擇做副主席,分管宣傳工作。
我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我需要的是拳頭,不是指頭。
一定要相信,現(xiàn)在你能做到極致的工作,你能做到優(yōu)秀的特質,將來你大致可以依靠這個優(yōu)勢安身立命。
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我創(chuàng)辦了學院的新聞中心,讓宣傳工作有梯隊有傳承,學院的宣傳工作做到歷史最好水平;于是,我創(chuàng)辦了學校第一份英文雜志,創(chuàng)辦了學院第一份中文報紙……于是,我拿了學院歷史上第一個特殊貢獻獎。
如果說部長指揮的是一場戰(zhàn)爭,那么主席負責的就是一場戰(zhàn)役。
謀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組織工作的靈魂。如果說一個優(yōu)秀的部長可以做到獨當一面的話,那么一個優(yōu)秀的主席就可以做到自由自覺地開展工作,謀劃的能力會陪伴你的一生,讓你不管身處任何地方,都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應該做的是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所以,大三在學生組織要學會一個詞:謀劃。
一位學生記者坦言,“第一次自己寫策劃的時候,簡直尷尬極了。老師的原本意思是,在當天晚上八點之前發(fā)給編輯。然后,我絞盡腦汁地根據(jù)稿子主題列好了采訪提綱,安排人采訪,但是忘了告訴采訪人交稿子的時間,結果拖拉了三天。期間,老師催了很多次,修正了我之前理解錯的地方?!?br> “究其根本原因,我一開始與老師交流時的方式就錯了?!?br>老師的話我聽明白了,可是我沒向老師問清楚那些關鍵點,就按照自己臆想的方式去做了。而正是那些關鍵點,才使我犯下了在旁人看來愚蠢的錯誤?!?br> 人與人之間打交道說容易很容易,說難也很難。什么時候該用心聽用心記,什么時候該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同樣需要把握。在學校里溝通出現(xiàn)問題可以彌補,因為你遇到的無非是學長、學姐、老師,他們都會引導你、原諒你的錯誤,但是在將來的工作中,你所要付出的代價也許是巨大的。而在學生工作中,恐怕是少不了和“上下級”溝通的,提前模擬職場豈非良機?
所以,一旦你進入一個學生組織,一定要抱著“一條道走到黑”的決心,否則,你的“蜻蜓點水”式的工作經歷,只會白白浪費你的時光,當你作為第二負責人的時候,你便學會了溝通的技巧與組織的能力。
“學習和學生工作是你生活中的兩個層面,沒有誰更重要一說,這兩者根本無法比較。”2014級植保學院學生會生活部部長張望說。
大學里有很多“工具”,學習和學生工作都是你的工具。若把學生工作比作矛,把學習比作盾,關鍵在于,你要把兩個武器握在自己的手里,去努力揮舞它們,勇敢地廝殺出一片天地。假若你把其中一個交付出去,就算你把一個耍得再好,你也永遠處于被動之地,猶如困獸。
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協(xié)調好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便是去學著揮舞矛和盾的過程,若你在過程中感到痛苦,感到糾結,感到迷茫,請相信我,“你并不孤獨”。
至于學生工作與學習的關系,我想它們并不對立,更像是珠聯(lián)璧合的關系。三年之后在大四回頭看去,它們于你而言并不是學習路上的障礙,而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如果某一天你覺得任務繁重了,考慮適當減負是正確的選擇,但在此之前,不妨問問自己是否做到了時間的合理規(guī)劃,因為大學里的每一秒都是你蛻變的機會。生活中經常會說自己有選擇恐懼癥,但是更可怕的是沒有選擇。到了大四該做選擇的時候,多少人卻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選擇,大學前三年的積淀正是為了你以后能有更多條路可以走。
最后,世界上有千萬條規(guī)定,每一條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不一定都合理。規(guī)矩也許是刻板的,但人是靈活的??赡苣憔νⅰ酆帽姸?,各種工作都想參與,也可能你會覺得課業(yè)壓力大,一個組織都很難堅持。不參與或者參與一個、幾個組織都可以是你的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是正確的,只要是適合你的。(本文內容對團中央學校部微信 《我為什么要加入學生組織》有一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