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詩詞話端午


  草長鶯飛,烈日炎炎,于燥熱的午后隨手撕下一頁日歷,不由驚覺,“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熟悉的記憶席卷而來,細細織就的五彩繩,熏得人嗆鼻的雄黃酒,咬一口滋滋冒油的咸鴨蛋,清香軟糯的三角粽,萬人喝彩聲勢浩大的龍舟賽……然而,當這些繪形繪色的片段慢慢淡去時,我腦海里逐漸沉淀下來的,是流傳了千百年的中華文化中,關于端午的詩詞。
  仲夏時節(jié),在盛夏晴好的太陽光里,泡一盞清茶,捧一卷古籍,于茶香裊裊中,品讀幾千年歷史文化長河中有關端午節(jié)的詩句,別有一番滋味涌上心頭。
  端午(唐)文秀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禮記》有云,端午源于周代的蓄蘭沐浴。古人五月采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湯之俗。 《大戴禮記夏小正》 記載:“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而民間關于端午的起源更普遍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忠君愛國的楚國大夫屈原。在唐代七言律詩《端午》中,詩人文秀在端午佳節(jié)來臨之際,感懷千古忠臣屈原。在他看來,流傳千年的端午佳節(jié)所欲何為,原來都是為了紀念忠臣的為國為民之心,只是可惜的是悠悠楚江水,千帆過盡水依然,卻還是無法洗去 “直臣”的冤屈。
  競渡歌(節(jié)錄)(唐)張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同樣是端午佳節(jié),在不同的詩人筆下卻有不同的風貌。端午節(jié)向來有吃粽子,賽龍舟的傳統(tǒng),在唐代詩人張建封的筆下,端午節(jié)就是一個歡樂的節(jié)日。雷聲隱隱,鑼鼓喧天,兩艘龍舟乘風破浪爭相競渡,劃龍舟的健兒們一個比一個爭先恐后,惹得兩邊觀看的游人都不住地為他們喝彩。那樣喧囂熱鬧的場面,讓人讀來仿佛身臨其境,心里也暗暗為競渡著的龍舟加油,耳邊似乎還有賽龍舟的叫喊聲、鑼鼓聲在回響。
  乙卯重五詩(宋)陸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端午節(jié)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陸游高冠上插著艾蒿,吃著兩角粽,為了祛病消災,忙著儲藥、配藥方。忙完已是太陽西斜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良辰美景,闔家幸福,喝酒吃肉好不愉快。在宋代詩人陸游的這首 《乙卯重五詩》中,鄉(xiāng)村的端午節(jié)是那樣的閑適與恬淡,粗茶淡飯也有了不一樣的味道。對于遠在異鄉(xiāng)的游子來說,無論是什么節(jié)日,與家人團聚才是真正值得慶祝的幸福。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1942年的端午,不見任何喜慶的氣氛,也無些許慶祝的痕跡,因為當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最困難的時期。老舍與友人吳組緗端午聚會,吳生活拮據(jù),僅靠他一人寫文章養(yǎng)家糊口。不過,友情的份量是不能用菜肴的多少來衡量的,盡管只有“豆味香”的粽子與蔬菜,也并不遜色于以往的“魚三尺”。兩人情誼篤深的關系在這艱苦的環(huán)境中也歷久彌堅。
  掩卷沉思,不同的端午節(jié),代表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不同期許和盼望,品味著古詩詞中的端午節(jié),在詩詞芬芳中,自己的內心也跟著靜謐而芳香。
  節(jié)日莫過五月五,輕舟小粽韻味足,愿這份積淀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端午情,代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