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團的女生是不過女生節(jié)的,因為她們要去報道別的女生怎么過節(jié)?!苯衲昱?jié),記者團有人的一句感慨,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在記者團,這是日常生活的寫照。開學時,放下行李就去做開學報道;放假時,自己回家車票都沒買,就要去打聽其他人怎么回家;晚會時,別人在欣賞晚會,他們卻在忙前忙后,一邊想抓住最好的鏡頭一邊怕?lián)踔^眾;跨年時,別人忙著許愿,他們在期待稿件盡快搞定,不要錯過截稿時間……春夏秋冬,匆匆四年,在這樣一個個令人銘記的畫面中,他們經(jīng)歷過艱苦奮斗的歲月,體味過苦盡甘來的喜悅。四年里,他們采寫了數(shù)百篇稿件,拍下了無數(shù)個美麗瞬間。那幾百個鉛印版面的面前是成就和贊許,背后卻是辛酸和堅持。他們在這的四年里,數(shù)百篇稿件通過社會媒體從沙湖畔飛向千家萬戶,學校媒體影響力連續(xù)四年進入全國百強,校報迎回了全省最佳校報的獎牌,官方網(wǎng)站、官方微博獲得了全省十佳,搭建的官方微信平臺現(xiàn)在也正闊步前行。
所有這一切,在畢業(yè)這一刻,都會積淀成一個沉甸甸的東西,我們把它稱作回憶。
李昊陽:催生小貝1.0$“我湖”就是他叫響的
本報訊(記者團 張惠芳)大學四年,李昊陽在校報和社會媒體發(fā)表多篇作品,在媒體實習也都是奔著深度調(diào)查報道而去,是一個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高手。但他想法多,點子活,想在傳播渠道方面有所建樹。于是,在他的策劃組織和老師的支持下,愣是在記者團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新媒體部,此后“小貝一代”應運而生。如今,已經(jīng)從線上風靡到線下的“我湖”(“我們湖北大學”的簡稱)稱呼,也是他的首創(chuàng)。
2014年,高校官方微博較前幾年熱度有所消退,官方微信尚未形成氣候。李昊陽和團里的同學私下多次討論,認為新媒體是大勢所趨,建立新媒體部十分必要。
這個想法得到了宣傳部老師的支持,期間提供了很多建議。通過整合現(xiàn)有資源,記者團新媒體部于2014年10月成立,部內(nèi)分為編輯、美工、運營和技術(shù)四個組,已經(jīng)是副團長的李昊陽兼任新媒體部首任部長。
新媒體部成立后,此前微博、微信的編輯和運營只由一人完成的局面得以改善,部內(nèi)分工明確,形成了值班制,內(nèi)容也更加精致。此后,隨著小貝和biubiu擬人形象的誕生,新媒體部更是進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以吳思、鄒夢莉為代表的成員運營的第一代小貝開始在湖大人心中生根,大家越來越依賴官方微信,樂于跟小貝互動。李昊陽自創(chuàng)的“我湖”稱呼,經(jīng)過小貝的傳播,也成為了很多師生中流行的口頭禪。
如今,新媒體部人員擴展到數(shù)十人,微博粉絲超4萬。尤其是官方微信平臺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粉絲近2萬,并在本學期基本保持每周都能進入全國百強榜單。
韓文莉:從寫稿“小白”到外宣之星
本報訊(記者團 葉妞)大一剛加入記者團時,韓文莉說自己采訪無從下手,找不到新聞點,她稱自己是寫稿“小白”。兩年后,韓文莉手握70余篇作品,自己也站上了領獎臺,拿到了年度“外宣之星”的獎狀。
回憶起在記者團的時光,韓文莉感慨萬千?!暗谝黄庑麃淼奶蝗菀??!遍_學第一天,2012級記者部所有成員幾乎全都在新生報到的現(xiàn)場尋找新聞點??吹綌€動的人頭,韓文莉毫無頭緒,在人群中晃了幾個小時都一無所獲。就在快要放棄的時候,一個老爺爺獨自送孫子上學的畫面吸引了她,經(jīng)過反復采訪、修改,韓文莉第一篇外宣作品誕生。
此后,韓文莉一發(fā)不可收拾,一有課余時間就去找新聞點,并與同在記者團的室友潘春杰結(jié)對想選題、寫新聞,學校里的任何一張活動海報他們都不放過,他們合作發(fā)了多篇外宣作品。
在韓文莉看來,一個團體的氛圍很重要?!坝肋h在一個被追趕的環(huán)境下,才會比一般的人進步的快一點。”韓文莉坦言,在記者團幾年,她學到的除了新聞實踐的常識,還有與記者老師溝通的技巧。
漸漸地,她也開始獨當一面,成為了“學姐”。當上外宣部負責人以后,韓文莉?qū)⒆约汉团笥咽诸^上的所有外媒資源,整理匯總后發(fā)給了每一位記者部成員。
最激動的事是見證雜志出爐
當在印刷廠看見雜志成品的那一刻,我心中無限滿足。從一名成員成長為文學社社長的四年里,我見證了文學社的每個重要時刻。每一次的文學沙龍、草坪會議以及校對校報都記憶猶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們存在于這世上,踏過無數(shù)段旅程。有的曲折,有的寬闊,有的孤獨,有的喜悅……”這是我第一次主編《旅行》雜志時,寫在開篇的一番話,它也足以概括我在記者團里的整個生涯。我們在一起做了很多以前覺得遙不可及的事,組織了很多次成功的征文比賽和文學沙龍,感受文字的魅力,也一起克服一個個困難。
2014年5月,為了明確文學社的定位、激發(fā)文學社成員的活力、擴大文學社校園影響力,文學部整編形成了沙湖墨韻文學社,走上了新的發(fā)展軌道,對此我深感欣慰。
如今,我和2012級文學社的社員都將走向社會,經(jīng)過三年時間的學習和鍛煉,扎實的文字功底和協(xié)調(diào)、溝通、組織能力讓我們在媒體、上市公司、國有企業(yè)的不同領域繼續(xù)前行。
我的大學,我的記者團
大一在陽邏就加入了記者團,那個時候叫宣傳中心。雖然人少,但成員彼此都熟悉,有家的感覺。
我寫的第一篇稿子是百團大戰(zhàn),和子熒頂著太陽跑遍了所有社團。起初扭捏不敢開口,子熒在旁邊幫我,我才逐漸開始膽大起來。采訪成稿后覺得有些小驕傲。
那時經(jīng)常會期待本部記者團的學長學姐回來看我們,給我講在陽邏怎么發(fā)掘新聞點,又如何適應本部的學習生活。
后來回到本部,寫稿的競爭變大,實習期大家都好拼。為了多積累稿分,實習期的我們每天在學?;斡?,找線索,努力寫稿發(fā)稿。然而記者部總是有神一般的存在:李昊陽宋子熒組合一周五六篇外宣,張怡晟一個月高產(chǎn)幾十篇新聞稿,韓文莉潘春杰不放過每一個活動海報。
很幸運大家都能幫我,我也從小記者成長為團長,從此跟人聊天張口就提記者團。
作為團長,很多事情都要去操心,有時會覺得壓力大,但每次煩惱的結(jié)局都是老師和團友陪我解決,便不自覺愛這里更多一分。在我任期的那年元旦,記者團舉辦了首屆新聞攝影展。掛展覽的那天,團里的男生清早跑來幫忙。他們負責將展板綁到樹上,那個時候是冬天,我就記得掛完他們的手都凍的通紅,被繩子勒到發(fā)紫。我很心疼,但是他們指著絡繹不絕來看展的人群,跟我說:“周團,我覺得在記者團好驕傲?!?br> 記者團讓我的大學生活有血有肉。最好的朋友、珍貴的經(jīng)歷、四年的成長,記者團給予的就是一個家最真誠的呵護。
李珍:記者團經(jīng)歷為我保研加分不少
本報訊(記者團 李舒悅)大一對攝影知識幾乎一無所知,現(xiàn)在已經(jīng)獲得了“高級攝影師”資格證,成功保研至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所。她說,這些成長,是從在記者團拍下的幾千張圖片中得到的。
她是李珍,資源環(huán)境學院2012級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學生,記者團攝影部前部長。
因為愛好攝影,李珍在大一剛剛擁有自己第一臺單反相機時,就加入了記者團攝影部。李珍回憶,剛進入攝影部,拍攝技巧都不過關,每次曝光不對就會拍糊掉。“除了技術(shù)原因,還有心理原因?!崩钫湔f,當時膽子小,每次去拍晚會或者典禮這樣的大場面,她都是躲在別人身后拍,拍攝角度自然就受到了限制,基本沒拍出什么好照片。
時任攝影部部長的竇岸俊發(fā)現(xiàn)了李珍的這個習慣,在后來一次次拍攝中鼓勵她靠近拍攝主體,并嘗試各個角度拍攝,通過實踐鍛煉畫面感。后來李珍當上攝影部部長,這段經(jīng)歷她也會講給新成員聽,讓他們少走彎路。
李珍說,在記者團的幾年,她拍了不計其數(shù)的晚會和活動,照片數(shù)千張,校報和社會媒體上很多新聞圖都出自她手?!昂芏嗳擞X得拍照就是按一按快門,但是攝影是一個很花精力的活?!崩钫湔f,在記者團的幾年,她和小伙伴經(jīng)歷過日曬雨淋,為了找到更好的角度,蹲著、趴著、擰著各種拍攝姿勢都有過。尤其是拍攝晚會的時候,別人都在看表演,她們只能在舞臺前面蹲一排,累了就直接坐在地上,也顧不上地上臟和涼了?!芭耐暌院?,還要進行圖片整理,熬了很多次夜?!崩钫湔f,很多次拍完照片,攝影部的小伙伴就會一起去吃宵夜,交流心得,這是工作之余的溫馨時光。
隨著拍攝經(jīng)歷的增加,李珍的攝影技術(shù)也越來越好,順利當上了攝影部部長,還在湖北職業(yè)技能鑒定所組織的考試中脫穎而出,獲頒“高級攝影師”的資格證。這兩年,她受邀為很多畢業(yè)班級拍攝畢業(yè)照,其中為資源環(huán)境學院拍攝的畢業(yè)照《我們》在首屆全國大學生網(wǎng)絡文化節(jié)大學生攝影大賽中獲得三等獎,是湖北大學唯一獲獎者。
在記者團的實踐經(jīng)歷,不僅讓李珍的實踐能力變得更強,也給她的簡歷增添重重一筆。2015年暑假,李珍憑借全班第六的成績獲得了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暑期夏令營的資格。筆試成績不算拔尖的她,在面試階段介紹了自己校園記者和攝影方面的經(jīng)驗后獲得加分,以優(yōu)異的面試成績獲得了保送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