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成詩
薄裘孤枕,夢回人靜,徹響瀟瀟雨。淅淅瀝瀝的小雨,輕輕敲打滴雨的屋檐,然后大風刮過,吹散了那雨聲,只有呼呼的風聲在耳邊響著,又忽而重重的向窗戶拍去。也許是因為在寂靜的夜里,那聲音就像響在耳邊一樣,讓人忍不住想探出頭去看看窗戶的玻璃有沒有被打碎。
倒春寒快要來了,伴著接連一個禮拜的雨,還有濕濕漉漉的整個世界。身邊的人一邊慶幸呼喊不用早起,一邊卻又抱怨著雨水的不好,到處濕濕嗒嗒的,讓人很不舒服?!坝憛捰陠??”“討厭啊”。
可是我卻覺得很高興呢。
半夜,在大家都睡著的時候,靜靜地躺在床上,聽得到雨靜靜落下的聲音,倒是會比單純的音樂更打動人心。下過雨的地方總會有一種清新的味道呢。王維的“空山新雨后”,不也正說明了這一點嗎?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有一篇散文提到了雨,而且還是夜雨--夜雨詩意。他說光聽著窗外夜色中的時緊時疏的雨聲,便滿心貯足了詩。文化人的說法到底更文藝一些,聽著雨便想著做首詩,或者讀讀詩,寫寫家書。但對于我,是無法體會這樣地意境的,聽著雨聲,我不由自主地放飛思緒。這雨聲,就像一首音樂,又像一首搖籃曲,在我耳邊輕喃,我便沉沉地睡去了。
為什么說雨落成詩呢?因為自身敏感的原因,平時的雨特別是那種帶著微風的細雨能給我?guī)碛鋹偟母杏X。但可惜的是我不是詩人,不能用詩句完美的贊嘆它;也不是大作家,描述不出它絲毫的美感,只能直白的說看到雨滴落的時候心里有種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感覺,在我心里難以忽略。
三分春色兩分愁,或許這就是為什么描述雨的詩句那么多的原因吧。在外面思家。所以借雨表達自己的愁。離家的愁,路上的苦,以及難熬的歲月。
春雨是什么樣子的呢?“柳絮風輕,梨花雨細”這種情況自然就不是誦讀的主流,而可以寄托愁的夜雨、秋雨才是大家主要關注做詩的對象。比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說到底不過是借雨抒發(fā)自己的心情,愁與郁悶。但借由這種關系,借由這些詩句,這群人,雨的美也被大多數(shù)人認可吸引了更多的人來欣賞。(16中制!吳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