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情思在筆端
我特別珍視手寫的文字,覺得它更為真實、真摯,不管是寫滿四字祝福的賀卡,還是情意綿綿的長篇信件,只要是手寫的,就仿佛更有魅力。
而寫字的欲望,對我而言,只要拿起筆就有,看著一筆一畫的黑色在紙上暈染,心中油然涌出一種詩意,不管寫什么,字好不好看,寫字本身就很有美感。
三年前我還堅持用紙筆寫作,不管是論文還是文學作品。手寫的論文,寫得隨意,思路開闊,既能隨手注釋又能隨處修改,心里很踏實。但由于要求上交的往往是電子版,手寫后再整理頗費事,加上手寫的文字容易遺失,在論文寫作上我還是逐漸加入了打字行列。幸運的是,手寫文學作品的習慣我一直保持,除了寫日記,還隨身攜帶著小本子和筆,有了新的想法立刻記下來。這樣做除了剛才說到的手寫文字有詩意、有美感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手寫文字更有思路。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在我看來有三點:
一是手寫的速度。一筆一畫寫起來速度較慢,但慢也有慢的好處,想好了寫什么字,手上刷刷寫起,因為熟練,大腦不用實時監(jiān)控,因此在寫每個字時都有小小的空閑時間。在寫字時,我們可以把這些碎片時間利用起來,用來思考,這樣邊寫邊思考,邊思考邊寫,寫完一句時腦中已有了新想法,于是繼續(xù)下筆。筆下不斷,思考也不斷,所謂一氣呵成、文思如泉涌,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了吧。因此,寫字看似慢,卻把其中一些時間利用起來讓我們思考,實則提高了效率。這讓我想到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的留白,一張宣紙寥寥幾筆墨色,留白占很大比重。留白看似無物,卻最是意義豐富的——畫中,留白可以是平靜的水面,遼闊的天空;也可以是皚皚白雪,蒙蒙霧氣。留白能直觀地突出主體,加之自身具有的表現力,一千位觀者眼中便有一千種畫面,不能不說“白”得高明。
二是手寫的形式。我們從小學習拿筆寫字,書寫可能是我們最熟悉、最熟練的記錄方式——腦中有什么想法,拿起筆,筆隨心動,心中字頃刻躍然紙上。可以說,這個過程沒有絲毫多余的環(huán)節(jié),當然,遇到不會寫的字要另說。再說打字,對大多數人來說,最早接觸是在小學。我們可以試想打字的全過程:想好一個字,在腦中翻譯成拼音,對應鍵盤上的字母位置分配執(zhí)行的手指,隨后動手打出,最后要在幾個選項中選出該字。直觀來看這個過程更為復雜,加之我們接觸的也晚一些,經驗不及手寫字,因此手寫的形式更為直接和熟練。當然,有的高手打字比手寫快,但在這過程中一定是全神貫注、屏氣凝神的,不會有閑暇時間用來思考,因此比起手寫來,就少了一份從容。思維運轉的速度很快,需要我們用最直接、最迅速的方法來記錄。手寫可能不是最迅速的,但確實更為直接,對我們來說掌握得也更為熟練,能夠避免記錄過程中在精力和時間上不必要的消耗。筆隨心動,奮筆疾書,直抒胸臆,這是只有提筆寫作時才會有的暢快之感。
三是手寫的環(huán)境。提筆寫字,落在紙上是“沙沙”的聲音,這聲音有魔力,能給人靈感和力量。記得高三時,在夏天悶熱的傍晚,同學們在教室里做模擬試卷。文綜試卷的書寫量很大,大家都忙著埋頭寫字,沒有人交談,只聽到一片細碎的“沙沙”聲,遠遠近近,此起彼伏。我抬起頭來仔細聽,不知不覺陶醉其中。突然,我像是被擊中,一股溫暖的力量蔓延到四肢百骸,那是一種任何勵志演講都給不了的正能量——一種在志同道合大部隊中的感動、信任和勢不可擋的進取心。正是這堅定的“沙沙”聲給了我信心,伴隨我走過高三歲月。而一個人寫字時,“沙沙”聲則是不同的韻味,變得柔柔緩緩,像深情的陪伴,像呢喃的傾訴,溫暖之感縈繞著你,筆尖也不舍得停下來。再看打字,敲擊鍵盤是一成不變的“嗒嗒”聲,未免有些冷硬,在這樣氛圍下的寫作,優(yōu)美的文字總怕會少一些。
因此,我堅持手寫的習慣,也常勸身邊的朋友多用手寫的方式。放下電腦拿起筆,你可能自嘲“都不會寫字了”,即使這樣,也不太晚。一筆一畫拼出的圖畫能治愈你,邊寫邊思考的美感能打動你,筆尖觸動紙面的“沙沙”聲能征服你——這時候,可能你也停不下來了,任萬千情思在筆端,只恨紙短情長。
(陳敏毓,文新學院2015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