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顯花的發(fā)鬢在陽光下時隱時現(xiàn)的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一襲普通的著裝透露著深厚的人生閱歷,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親切慈祥的話語……在三月的春風中,為教育事業(yè)耕耘了二十二載的何漢軍老師在材料學院金工實習的車間接受了采訪。
春風十里念你一朝諄諄教誨,桃李三千思你千般叮嚀。初次接觸何老師時,便被他親切的態(tài)度打動,恍若車間外燦爛的陽光一般,溫暖和煦。在交談中,一句句諄諄教誨讓人感受到這個一直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多年的老教師的熱情和激情,他如同掃地僧一樣,守望著腳下的土地和身后的藏經(jīng)閣,為一屆又一屆學子帶來的不僅有知識的傳承,更有人生道理的傳授。用良心教學“教師干的是良心活,要憑良心教學?!边@是何老師時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在多年的教職生涯中始終堅持的一個信條。他將教育事業(yè)與醫(yī)生的工作對比,“大學的教育和學習方式和中學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時候老師傳授的是方法和知識,而學生很難知道老師在講臺上是否全部講清楚了,在若干年后參加工作,需要用到這個技能時才會發(fā)現(xiàn),所以教師講多講少學生是不知道的,所以教師是比醫(yī)生更為需要良心的工作?!彼J為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傾囊相授,知道多少講多少。也正因為如此,何老師的課程在師生中也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其實任何教學工作,教授學生的都不僅僅是簡單的書本上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何老師對學生也往往噓寒問暖,將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用自己一顆真心栽培著莘莘學子。
不僅是對學生的教育上,在青年教師培養(yǎng)上,何老師也是如此的做的。他說:“要多給青年教師機會,有機會要多多的讓青年教師上,讓他們得到鍛煉。年輕人有時候犯錯了,要多多的包涵青年教師,青年教師也應(yīng)該尊重老教師。”他認為老教師要甘為人梯,青年教師也要俯首帖耳,汲取前輩的經(jīng)驗,因為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只要是有利于教書育人的教學方法都應(yīng)該得到應(yīng)用。
實踐出真知,團結(jié)煅意志金工實習是一個需要動手和實踐的課程,何老師認為“高校學生全去搞研究是不現(xiàn)實的,對于我們,可能更加多的是平時的實踐。”金工實習這是我校的一個特色和優(yōu)勢,在金工實習中,學生可以掌握各種工程知識,提高動手能力,有助于學生在社會中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也是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的一種途徑。何老師在教這門課的時候,堅持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技能和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金工實習中,何老師對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細心解答,每次問題的解決和學生自己完成作品時的成就感是對學生最好的激勵,也是對實踐能力的完美注腳。
因為金工實習的特殊性,學生在有些操作時需要團隊的合作才能很好的完成。何老師也經(jīng)常強調(diào)合作的重要性。在何老師參加工作的初期,有一個班級在參加金工實習時表現(xiàn)得比較散,沒有多少凝集力。在向班干部了解了情況后,何老師在實習過程中向同學們強調(diào)合作的重要性,然后通過實際教學任務(wù)引導同學們進一步的體會合作帶來的豐碩成果。最后的結(jié)果是,雖然這個班只實習了一周,但最后取得的效果卻很好,班級的班風和凝聚力也明顯改善。最后在實習結(jié)束時,天正好下著大雪,一張合影定格了師生融洽、同學有愛的溫馨的一幕。從雪夜的回憶中,何老師的眼神回到現(xiàn)在,旁邊正在實習的同學們正在以小組為單位認真的做著實習,他的眼神中仍然充盈著希望,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這又一批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樣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來的辛苦耕耘,讓何老師早已桃李滿天下。小小的車間雖無三尺講臺,但何老師的形象卻不減半分,他不是在照本宣科,而是在教學中對同學們循循善誘,因材施教,用自己的一顆真心對待教學工作,贏得了同學們的好評。在面對各種榮譽時,何老師謙虛地說:“自己只是盡了教師的職責,由于課程性質(zhì)的關(guān)系,有幸面對全校大多數(shù)同學們教學,接觸到學生比較多罷了。學校對我工作的認可,我很感謝,但還有很多比我更優(yōu)秀的年輕教師值得表揚。”
多年的教學工作,何老師對學生有著太多太多的希望和寄托,在采訪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他語重心長地說:“大學學習不同于以往,我們在大學會接觸更多東西,但在學會知識之前,最重要的應(yīng)該是先學會做人。只有學會做人才能立足。其次是要學會學習,找到正確的合適的學習方法才能更加輕松的取得成績的進步。然后是學會做事,在學會做事之后,我們還應(yīng)該學會在生活上要治理,作風上要節(jié)儉,量力而行,不攀比。”
三月的春光灑在廠房前的樹木上,新嫩的幼芽在樹枝上隨風搖曳。二十二載春去秋來,二十二載辛苦耕耘,迎來送往了不知多少學生,何老師的為師為人之道深深的感染著他的學生。在車間中,雖無三尺講臺,但何老師的身影卻依然偉岸。黑板前的學生換了一屆又一屆,但何老師始終堅守著這片土地,貫徹著自己的信念,為社會輸出許多有用的人才。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將教育事業(yè)看作比醫(yī)生更為看重良心的事業(yè),何老師的信念也是廣大老師的信念,他們常年奮戰(zhàn)在教育工作的前線,奉獻自己全部的知識,守候著一代又一代學生的青稚,將他們鍛煉成長為能迎接風雨的常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