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7月5日上午,我校2017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于金明校區(qū)計算機大樓二樓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寶明,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各學院團委負責人、參加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和志愿者代表近500人出席了出征儀式。儀式由校團委副書記常繼科主持。
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校團委書記翟新禮代表校團委向為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提供大力支持的學校領導、各職能部門、各學院領導老師和廣大同學表示感謝。翟新禮介紹了今年“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總體安排和部署,按照“目標精準化、工作系統(tǒng)化、實施項目化、傳播立體化”和“按需設項、據(jù)項組團、雙向受益”的原則,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服務活動,各實踐團隊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在活動組織實施中要突出過程管理,加強活動中優(yōu)秀個人和事跡的宣傳報道,對社會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果及時進行總結。
教育科學學院孫瑩同學和歷史文化學院李恒老師分別代表志愿者和指導教師發(fā)言。
張寶明在動員講話中指出,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措施,是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大學生增長才干、奉獻自我、服務社會的有效載體,對同學們了解社會、認識國情,拓展視野、砥礪品格,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表示,我校始終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緊扣時代主題,精心設計、周密安排、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為促進中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向參與今年暑期社會實踐的老師和同學們提出了四點希望:希望同學們在艱苦環(huán)境中磨練意志品質,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訓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全校上下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不斷完善實踐育人長效機制,共同構建實踐育人良好環(huán)境;希望各實踐團隊突出主題,彰顯特色,安全有序,努力提升活動質量和影響;希望參加“三下鄉(xiāng)”活動的師生把社會實踐的成果與學術創(chuàng)新結合起來。
隨后,張寶明為本次社會實踐服務團隊授總團旗,并宣布我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服務團正式出征。在主席臺就座的各位領導為10個分團授旗。
儀式結束后,我校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新媒體訓練營正式開始,網(wǎng)易客戶端直播平臺負責人為團隊宣傳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我校2017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共組建各級重點團隊166支,參與學生12000余人,涉及理論普及宣講、文化藝術服務、美麗中國實踐、教育關愛服務、國情社情觀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踐等10個方面,其中新增了“一學一做”專項實踐團,通過宣講會、座談會和主題團日活動等形式,扎實開展“一學一做”實踐活動。除此之外,還組建了“故鄉(xiāng)情”傳統(tǒng)文化調研、河南省脫貧攻堅問題整改落實工作成效評估調研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校級專項團隊,承辦由河南省教育廳和新縣人民政府聯(lián)合組織開展的“出彩中原”博士生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團中央“井岡情·中國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