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思禮在圖書館 張其坤攝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是國學經(jīng)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張愛玲曾說,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鯽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然而,這部文學史上的巔峰之作,除了潛心紅學的專家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少有人問津。處于信息時代的洪流中,我們被海量的網(wǎng)絡信息包圍,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文學作品,更何況是大部頭的《紅樓夢》了。更有甚者,認為《紅樓夢》早已過時,閱讀經(jīng)典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ù罅繒r間去讀經(jīng)典名著,還不如看網(wǎng)絡直播。讀《紅樓夢》這樣的經(jīng)典名著真的過時了嗎?我看未必!
現(xiàn)如今,很多人對《紅樓夢》有一個認識誤區(qū),他們認為《紅樓夢》只是一部描寫寶黛釵三角戀愛的古代愛情小說。大一時,我在學校圖書館借書,一時沒有找到 《紅樓夢》最經(jīng)典的版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我去詢問管理書籍的阿姨,阿姨看了我半天才說道:“小伙子你真的要借 《紅樓夢》這本書嗎?你是學中文的吧?現(xiàn)在除了學中文的學生,已經(jīng)很少有年輕人去讀《紅樓夢》了!”聽了這話,我半信半疑。怎么可能呢?《紅樓夢》可是我國的古典名著,怎么會很少有人讀呢?借到書后,我剛走出圖書館大門,就碰到了同班來自習的女生,她們看著我手里的《紅樓夢》,調(diào)侃道:“你一男生怎么會看《紅樓夢》這種寫情情愛愛的書!”我就更郁悶了。《紅樓夢》明明是中國古典名著,怎么在她們眼里會變得如此陌生。似乎男生看《紅樓夢》,就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于是,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經(jīng)典是永不過時的,是值得每一個人去細細品讀的。經(jīng)典之所以能成為經(jīng)典,必有其深刻內(nèi)涵。
初讀紅樓,大概是在十一二歲的年紀。那時候,家里有很多舊書。我在舊書堆中翻出一本殘破得連封面都沒有了的書,被書中惟妙惟肖的人物所吸引,從此陷入其中,無法自拔。那時,我尚不懂其中深意,只會淺讀癡男怨女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到后來才了解到,那便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巨著,需要我更為用心地去品讀。時至今日,不知讀了多少遍,我才漸漸領(lǐng)略到中國封建社會充滿矛盾的生活畫卷,感動于寶黛之間“愛到深處,永不言愛,情到濃時,永不言情”的柏拉圖式的愛情。
每讀一遍《紅樓夢》,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有一種感受從未變過,那就是悲涼和頓悟?!都t樓夢》讀久了,我發(fā)現(xiàn)自己也在夢中。有時候我是黛玉,喜歡一個人孤芳自賞;有時候我是寶釵,執(zhí)著于眼前的功利;有時候我又是史湘云,直率天真,不計較細節(jié)。中“紅毒”的這些年來,我也不自覺地開始向紅學專家們學習,從全新的審美視角出發(fā),談笑風生解“紅毒”。品味到紅樓世界的神妙、微妙、精妙,一等一的巧妙,情趣,諧趣,雅趣,一等一的有趣。這場夢,我逃不掉,也不愿逃。我此生“惟愿長醉不復醒”,用一顆溫柔而簡單的心,去感受紅樓眾女兒的靈巧與純真。
《紅樓夢》這部偉大的古典名著,影響了我的整個大學時代。她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對愛情、事業(yè)、人生、未來的看法和態(tài)度,甚至重新構(gòu)架了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t樓》使我形成了豁達淡泊的性格和隨遇而安的處事方式。這也許就是《紅樓夢》這樣的中國古典名著在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所在。因而,誦讀經(jīng)典永遠不會過時!
我們青年人要勇于去讀,善于去讀,更要樂于去讀,要讓睡去的花朵,在我們青年人的手中蘇醒,讓世人驚艷于她的超凡脫俗,被她頑強的生命力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