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重溫“老三篇”懷念“老書記”


  編者按:今年是我校90周年華誕。這既是安農人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凝聚人心、展示成就的歷史時刻,也是展望明天,開拓未來,與時俱進,再創(chuàng)輝煌的新起點。為進一步弘揚學校的優(yōu)良辦學傳統(tǒng),匯聚推動學校發(fā)展的正能量,學校在2017年開展了“揮之不去的記憶------安農往事”征文活動。
  征文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廣大師生、校友的積極支持,截止目前,累計收到稿件逾40篇。從本期始,校報將開設“揮之不去的記憶-----安農往事”專欄。讓我們回憶安農大艱辛而輝煌的90年。
題記:“老三篇”是指毛澤東著作《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老書記”是指時任安徽農學院滁縣分院黨委書記張佐文同志、副書記楊啟瑞同志。
  在我的眼里,“老三篇”是我人生的教科書;在我的心里,“老書記”是我的引路人。
  1970年7月20日,安徽農學院滁縣分院革命委員會成立,張佐文同志任革委會主任,楊啟瑞同志任副主任;1970年9月,分院黨的核心小組成立;1971年4月27日滁縣分院黨委成立,張佐文同志任黨委書記,楊啟瑞同志任副書記。我所回憶的往事是滁縣分院黨委成立前、在起草黨員大會工作報告中,張佐文、楊啟瑞倆位老書記用《老三篇》給我的諄諄教導和精心指導。
  安農滁縣分院第一次黨員大會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張佐文、楊啟瑞倆位書記非常重視?!秷蟾妗返钠鸩莨ぷ魇怯僧敃r負責辦公室工作的胡德純大師兄牽頭的,我參與其中。因為我剛畢業(yè)留校,在《報告》擬定提綱時,佐文書記單獨給我“開小灶”,他說:我們分院論歷史,從1970年6月13日省革委會下文算起,還不到一年,但工作做了很多很多,成績非常顯著。他問我:林、蠶、茶三個系來自三處,分院上下為什么這么團結、這么齊心?建校環(huán)境這么艱苦、辦學條件這么差,廣大師生員工為什么不怕苦、不叫累,還干勁十足?他指著耳門說:我想,除了安農人身上固有的吃苦耐勞的品德,是不是還有那么一股精神力量在起作用。
  講到這兒,佐文書記把放在案頭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三篇毛主席著作合訂本(簡稱“老三篇”)拿在手上,一邊翻一邊給我講:精神力量大都來自“老三篇”里。他翻開《為人民服務》念道:“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弊叩揭黄鸶墒裁??老書記說:“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三個系集中到一起,“目標”或者講出發(fā)點就是把“為人民服務”具體落實到創(chuàng)建滁縣分院中去,落腳點就是為人民、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更好的革命接班人!
  接下來他翻到《紀念白求恩》時,他說:毛主席講“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xiàn)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碧栒佟拔覀兇蠹乙獙W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蔽铱?,滁縣分院的師生員工、特別是廣大黨員都學習和踐行了這種精神。
  “《愚公移山》的故事婦孺皆知,但毛主席講《愚公移山》故事有深刻的意義”。他給我念了《愚公移山》中的一段話:“首先要使先鋒隊覺悟,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薄暗@還不夠,還必須使全國廣大人民群眾覺悟,甘心情愿和我們一起奮斗,去爭取勝利。”他告訴我,黨員大會的報告是給黨員說的,我們首先得給黨員鼓勁,“使先鋒隊覺悟”,通過黨員,帶動師生員工“覺悟,甘心情愿和我們一起奮斗,去爭取勝利?!?br>  當他合起“老三篇”時,突然問我:你知道“老三篇”的叫法這么來的嗎?我說:文化大革命學《毛選》叫出來的。“不”!接著他說,“老三篇”的叫法不是文化大革命才有的,直接將毛主席的這三篇文章簡稱為“老三篇”是解放初期的50年代就有,60年代就普遍了。“老三篇”是黨內學習《毛選》的一種通俗叫法,并不是哪個人的刻意發(fā)明。我清楚書記給我講這個背景的潛臺詞。
  我還清楚地記得,離開老書記辦公室時他特別交代我:你把我的想法轉告啟瑞、德純他們,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因為他們是滁縣分院的創(chuàng)業(yè)者。
  是的,楊啟瑞書記、胡德純師兄是帶領我們一起 “下河”(沙河集)“上山”
  (白米山)的。他們是滁縣分院的開創(chuàng)者,是我的領路人。所以,《報告》的起草始終是在他們的領導和指導下進行的。當我把佐文書記的指示和教導給啟瑞書記匯報后,啟瑞書記說:好,好,很好!用“老三篇”的張思德、白求恩和愚公三個人的精神,回顧我們的工作、總結我們的成績、提出我們今后的任務符合大方向,符合分院實際。他翻開一個筆記本說:分院成立以來,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你這個“秀才”在黑板報上寫的:“艱苦奮斗創(chuàng)業(yè),白手起家建?!?。大家之所以能吃苦、能耐勞,最根本的就是學習和落實了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教導,關鍵是發(fā)揚了白求恩“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和“愚公移山”的精神,我們的《報告》一定要突出這一點。他飽含深情地說:滁縣分院的上上下下為什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戰(zhàn)天斗地,吃苦耐勞,就是因為大家記住了毛主席的話:“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薄耙磺懈锩犖榈娜硕家ハ嚓P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拔覀兊耐驹诶щy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大家做到了“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和“對工作精益求精”。他指著墻上《愚公移山》語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說:就是這句話為建校增添了精神磚瓦。接著,啟瑞書記如數(shù)家寶地給我講了分院上下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和“愚公移山”的典型事例和感人事跡。
  對于《報告》為什么要講清存在的問題時,啟瑞書記從抽屜里拿出“老三篇”,念了 《為人民服務》中的一段話:“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薄爸灰覀?yōu)槿嗣竦睦鎴猿趾玫?,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德勝,你明白我給你念的這兩段主席語錄了吧?!蔽一卮穑好靼?!
  這就是“老三篇”與“老書記”的一段往事。
  后記:我是1965年8月進入安農林學專業(yè)學習的,1968年12月隨學校下遷后留校工作,在安農學習、工作和生活已52年。從1970年滁縣分院建院開始,我就工作在倆位老書記的手下,是職員更是學生。那個時候,正是“文革”中期,政治運動和分院創(chuàng)建疊加。如何處理好這兩者的關系,確實是考驗領導立場和政策水平的原則問題。我非常敬佩佐文、啟瑞倆位“老書記”的政治智慧和領導藝術,他們把“文革”既理解為是一場政治運動,也理解為是一場學習運動,始終堅持用學習毛主席著作指導運動、用毛澤東思想統(tǒng)領建校初期的各項工作。每當我回憶起在倆位老書記身邊工作的歲月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佐文和啟瑞倆位老書記的身上,充滿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精神;充滿了“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的白求恩精神;充滿了“堅持不懈,鍥而不舍,艱苦奮斗”的愚公精神。盡管他們作古了,但在我的心目中,他們永遠是我的人生導師,永遠是我的老書記。
  注:本文作者1965年學習于林學系林學專業(yè),曾任校宣傳部部長、計算機學院黨委書記等職,003年光榮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