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一種幸福
給予是一種幸福,因為你是富有的,這種富有通常跟財富無關(guān),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富有。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即是施予帶給施者的回饋。
生活中,自己若總是一味地去索取,接受別人的幫助、關(guān)心和愛護,又不回報別人,心里總會不得安寧,但當(dāng)自己付出的時候,就會覺得心里坦坦蕩蕩,沒有任何心理負(fù)擔(dān)。正如 《圣經(jīng)》 中所闡述的“施比受更為有福”所言,生活中的我們也時常體驗著施所帶來的福。
地震時,我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zāi),捐資捐物,當(dāng)看到災(zāi)區(qū)人民脫離困境,接收到我們的愛心露出燦爛的笑容時,我們內(nèi)心便會像花兒一樣綻放出光彩,這給予我們精神上的滿足和成就是其他物質(zhì)所無法替代的。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是千千萬萬人的力量合起來,就能創(chuàng)造奇跡。“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我們要用愛心創(chuàng)建文明的社會風(fēng)氣,用最堅韌的抵抗力,安然面對一切的危難。
施之人必定是懂得感恩之人。世界上最值得我們感恩的是父母,若我們能施以父母更多的笑容、陪伴和心安,那天底下的父母便不會再有念子如癡,思子成疾,憂子若狂了。施者不一定都施以財物,心靈的安慰更加彌足珍貴。錢財由人創(chuàng)造而得,而心卻是由靈魂孕育而生,與其施予外在的物質(zhì),不如施以內(nèi)在的養(yǎng)分。施于父母的愛必定比接受父母的愛更能讓自己幸福,幸福美滿的家庭需要相互的施予陽光和愛。
師者,是世間最好施之人,不計較給予多少,唯恐給予得不夠多。他們像燭炬一樣,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施予知識和經(jīng)驗于他人之時,必定比當(dāng)初的自己接受知識時更加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當(dāng)然,從他人那里獲取知識必定是快樂的,是滿足的,但施予他人知識更能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與財富。
生命終將會枯萎,放慢腳步,留意所愛之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人生最寬廣的胸懷是寬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施恩于那些故意刁難你的人,接受忍耐的痛苦,用愛心去感動對方棄惡從善。生活給你一巴掌,你便施以生活一抹陽光,生活也會向你妥協(xié),施以別人做不到的便能獲得更多的尊重。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樂善好施”的美德,愿我們繼續(xù)傳承,留一世芳香,用真誠的心來書寫自己的人生。世間瞬息萬變,福禍無人預(yù)知。一個親切的笑臉,一個溫馨的擁抱,一句真摯的祝愿,把自己小小的愛施予需要的人,幸福的芳香便會溢滿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