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月亮
認識詹姆斯·瑟伯是一次十分偶然的緣分,第一次讀他,是那本《13只鐘》,被深深吸引。有的時候,遇見一位作家就是這樣一瞬間的事。而遇見一本書亦是如此。
在那之后,當(dāng)看到書上寫著“詹姆斯·瑟伯”這個名字,我就會把書拿到手中。《公主的月亮》就是這樣被我翻開的。這個故事很簡單,埃莉諾小公主病了,國王想讓她好起來,提出給她一個應(yīng)允。公主提出要求:一個月亮。
書中除了公主之外的角色全部都是男性,加之王后的缺失,公主的生活中缺少柔和溫暖的感覺,而月亮似乎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彌補。可是,一個高懸空中,又獨一無二的月亮要怎么得到呢?這在成人眼里是個巨大的難題。皇家的聰明人們紛紛出場,但都無疾而終。此時陷入悲傷的國王喊來了皇家小丑。和“聰明人”不同,皇家小丑沒有這么多的知識,但有一份天真,他就如同一個孩子一樣,看事物沒有這么復(fù)雜,卻能給出成人眼里無解的問題的答案。
“你心里覺得月亮有多大,它就有多大,你心里覺得月亮有多遠,它就有多遠。”一個“月亮”并不一定得是那個空中真實的月亮,它完全可以是一條金子做的月亮形狀的項鏈。公主得到了她眼里這個小小的黃金月亮,感到滿足??墒敲鎸栴}的順利解決,國王卻依舊煩心,他害怕,怕公主晚上看到掛在天上的月亮?xí)靼鬃约盒厍皰熘牟皇钦娴脑铝痢T凇奥斆魅藗儭痹俅蜗萑朊H坏臅r候,宮廷小丑再次出動,他去問了公主。公主的回答令我們欣喜,她認為所有東西都會有新的出現(xiàn),月亮當(dāng)然也是一樣。對公主來說,這個答案再簡單不過,而我們會欣喜,或許正是因為我們已經(jīng)不再具有這種孩子的邏輯思維了。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一書中說過,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著一個宇宙,而所謂長大成人,也許就是將孩子所擁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逐漸忘卻的過程。盡管每個成人都曾經(jīng)是孩子,但畢竟都已經(jīng)不再是孩子了,如果要求他們完全以孩子的方式思考,那就有點過于苛刻了,不過,這不表示我們就可以無所作為。
我們能做的就是,一方面讓自己盡量保持在近似孩子的狀態(tài),讓我們心里的宇宙能夠消失地盡可能地慢,就如同書中的小丑所做到的那樣;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共享孩子的世界,不是刻意地闖入,而是通過陪伴和給予,讓孩子主動地來和我們分享。做到這兩點,我們也就會更懂得孩子內(nèi)心的世界,就能看得見公主心中的那個月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