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父家書》(商務(wù)印書館2018年5月)收錄了邢福義先生1955年至1991年間寄給父親的240余封家書,時間跨度37年。捧讀《寄父家書》,是一次陪著邢先生穿越時空的游歷,是在傾聽一位學者的父子對話,也是一次身心洗禮。我們分享著邢福義先生對家庭、對學業(yè)、對教育、對社會的特殊感受,感受著黑格爾說的典型性的“這一個”,同時也是在體會那個時代知識分子、那個時代中國人的心結(jié)、心緒和心路。如果我們身處邢先生的時代,置身于他的處境,我們會怎么做?一
邢福義先生1935年出生于今海南省樂東縣黃流鎮(zhèn),17歲外出求學,32年之后才第一次回鄉(xiāng)省親。漫長離別歲月,諸多人事消磨,邢先生都快聽不懂海南鄉(xiāng)音了。但家書,是他對鄉(xiāng)情親情最濃重的表達,也成了他當年所思所為的一種儀式性傾訴。從1955年至父親逝世的2001年,邢先生堅持給父親寫家書,最多時一年有12封。父親珍藏著兒子的書信,并按時間順序裝訂成冊,還在每冊前寫上內(nèi)容摘要。
邢先生的父親邢詒河老先生,生于1912年,2001年辭世,享年90歲。邢先生的封封家書,都在向父親匯報他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還有經(jīng)濟上幫扶親人的情況:“工作初期需要大量買書,結(jié)婚,有小孩,替祖母還債,等等,使得經(jīng)濟上一直不太寬裕,所以不能經(jīng)常地給弟弟、關(guān)忠他們寄三多二少(指少量的錢),一直內(nèi)心深感慚愧?!薄皟褐溃诩依?,三叔也好,阿娘也好,哥哥嫂嫂也好,都需要經(jīng)濟上的支援。兒說了,這么多年,現(xiàn)在工作了,支援他們的責任自然而然應該落在兒的肩上?!薄罢幗?jīng)濟非常緊張之際,簡直不知如何是好。寄上二十元,恐怕只能像大河里投進一滴水,沒有什么大價值,但在我說來,離下月發(fā)工資還有十三天,這十三天怎么打發(fā),卻就難了?!?/p>
讀著這些文字,心悸連連,熱淚盈眶。這些家書,對于命途多舛的邢詒河老人而言,一定是一種期待,一種撫慰。尺牘雖短寸心長,萬金難抵家書情。在那滄海橫溢的歲月里,邢福義先生的家書,是最有溫度的盡孝方式。二
邢福義先生1956年以優(yōu)秀??粕纳矸萘粜H谓蹋哉J為最大的挑戰(zhàn),一是自己的專業(yè)基礎(chǔ)薄弱,二是學生對課程不重視。為了做好教學工作,邢先生下足了功夫。在1957年的家書中,他說:“孩子……整天看書……由于‘忙’得有些不正常,開始影響了孩子的身體,例如晚上睡不好覺,等等?!薄皞湔n所花的時間很多,而且很費腦筋。比方,明天上午要講毛主席的《放下包袱,開動機器》,就使我用了個把星期的時間和很大的精力來準備。因為這篇文章很短,很精粹,學生都很熟,要是不‘費腦筋’來鉆深鉆透,是無法講得讓學生滿意的?!惫Ψ虿回撚行娜?,邢先生用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學生的專業(yè)態(tài)度。他在1959年的家書中說:“不管到哪里講課,反映都很好。”1962年的家書中記錄了一名大學四年級學生的評價:“在來上課之前,說實話,我們對漢語是不感興趣的,覺得枯燥,用處不大……可是上了您的第一課后,是的,上了第一課后,我們馬上改變了這種錯誤的想法。在您的清晰、流利、生動,而且那么熟習的講授下,我們常常是睜大眼睛,全神貫注,不知不覺中度過一百三十五分鐘,這是多么不簡單的事情啊?!?962年,邢福義先生被指定在系務(wù)會議上作“我是怎樣備課的”典型發(fā)言,此時的邢先生才27歲,工作剛剛6年時間。教學,需要天分,需要責任心,更需要花真功夫!
站好三尺講臺不易,成為卓越的研究者更加不易。邢先生留校時就定了目標,要成為一名專家。1957年家書中說:“前進,只有前進才是人生最大的愉快。兒將努力地在十年八年內(nèi)把自己提高到接近專家的水平?!毙舷壬呀虒W、讀書、研究三者有機結(jié)合,《寄父家書》中說:“在這一學年中,兒已訂了進修計劃……‘進修’是分兩條線進行的。一條是讀書,好好地領(lǐng)會前人的見解,這是一個攝取知識的過程;一條是作小專題研究,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鞏固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獲得更新的知識的過程。”邢先生在1957年就撰寫了9篇論文,并在《中國語文》上發(fā)表了他的處女作《動詞作定語要帶“的”字》,這篇文章對語言事實觀察入微,初顯邢先生的學術(shù)風格。無論教學任務(wù)如何重,無論工作多么忙,邢先生都從未放松過學術(shù)研究?!都母讣視分姓f:“雖然忙,近兩(個)禮拜來也擠出了一部分時間來把《試論復指主語的“自己”和充當小主語的“自己”的區(qū)別》一文做了一次徹底的修改。”“上個學期,兒的教學任務(wù)相當重……抽出了一些時間來搞科學研究,結(jié)果,一共寫出了大小文章六篇?!薄霸谶@幾個月來的緊張中,也沒有忘記搞科研?!毙舷壬鷶?shù)十年筆耕不輟,發(fā)表文章177篇,出版著作14部。這是讓人望而興嘆的數(shù)字。
1978年全國恢復技術(shù)職稱時,邢先生被越級提升為副教授。當時華中師院中文系人才濟濟,名牌大學畢業(yè)的研究生、本科生多的是,邢先生作為兩年制??粕苯犹釣楦苯淌?,有人開玩笑說是“一步登天”。1983年,邢先生晉升為教授,成為當時華中師院最年輕的教授,也是當時全國漢語語法學界最年輕的教授。1990年獲博導資格,成為華中師大中文系唯一的博導,全國現(xiàn)代漢語語法領(lǐng)域當時只有6位博導,另5位是呂叔湘、朱德熙、胡裕樹、張斌、陸儉明。學術(shù)榮譽的獲得和社會身份的改變,對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邢先生在家書中特意叮囑父親:“提升事,告訴各親人就行,不必宣揚?!薄皹s譽,很容易使人頭腦發(fā)昏……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兢兢業(yè)業(yè)地為黨為人民工作;同時,謙虛自處,謹慎待人,經(jīng)常保持清醒的頭腦?!碑斎唬舷壬鸀槿斯饷?,為學扎實,也不懼閑言碎語?!皻ёu并生,自古皆然。但是,我用心血澆灌事業(yè)的花朵,用辛苦開拓學術(shù)的園地,不招誰,不惹誰,誰再嫉妒,也毫無辦法。因此,我淡然處之。”
父親落實政策、解決“農(nóng)轉(zhuǎn)非”問題,是件生活大事,也是個久積心事?!都母讣視分行舷壬绱藙裎扛赣H:“您的事,我以為是‘水到渠成’的問題。水不到,寫再多的申請也成不了;水若到,即使不寫申請也可以成。最好的辦法是,有機會就適當?shù)馗嘘P(guān)人物接觸接觸,增加點影響。所謂適當,包括適量,也包括得體。不適量,不得體,都可能導致相反的結(jié)果?!边@也是邢先生的處世哲學,不卑不亢,水到渠成,適當?shù)皿w。三
邢先生著作等身,蜚聲中外,這是一輩子“趕路”的成果。邢先生說:“幾十年來,我?guī)缀跆焯於荚跇O為緊張地‘趕路’,追求專業(yè)鉆研上的進展。”在緊張“趕路”中,他的身體透支了,他幾乎以一種“糟蹋自己身體”的方式拼命前行。用腦過度而造成的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使得他幾十年來就沒怎么睡過好覺,常常失眠,長期服用安眠藥。患過的病可以列一個很長的清單:肺結(jié)核、肝炎、腸胃炎、腎炎、支氣管炎、慢性咽炎、肥大性脊椎炎、高膽固醇血癥,還有拉血、粉瘤等,很明顯,這是積勞成疾所致。在緊張“趕路”中,他頂?shù)米「邏?,耐得住寂寞,“抬頭是山、路在腳下”。邢先生當了20余年的助教,這是時間很長的助教,但他的聲名早已享譽學界。邢先生一生能潛心治學,政治上追求進步,憑借的是什么?努力,毅力,信念,信仰!
(作者李宇明為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劉楚群為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原文刊發(fā)于《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