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肖怡)四川師范大學第十三屆研究生學術年會啟動之際,為進一步推動學?!半p一流”建設和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學院、校友工作與校地合作處邀請了我校原政教系78 級校友、中山大學李宗桂教授,原政教系78級校友、山西大學江怡教授,原政教系80 級校友,北京大學楊學功教授來校舉辦為期三天的“哲學博導回母?!?系列學術活動。 本次活動以座談交流、 學術報告和高端論壇等方式開展。
10 月 12 日, 學校舉行 “哲學博導回母?!?校友見面座談會。 座談會由副校長高中偉主持。 高中偉向校友介紹了學校近年來的發(fā)展情況, 就學科建設、 科研發(fā)展、 教師管理等方面做了回顧與展望, 他對校友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學校建設發(fā)展, 尤其為學校學科建設積極建言獻策表示衷心感謝。 三位校友分別圍繞哲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及學科建設發(fā)言。 李宗桂教授從學科學術平臺和運行機制平臺兩個方面提出建議, 江怡教授則從重視和挖掘哲學的教育功能提出建議,楊學功教授談到了學科建設的科學化并希望注重長效發(fā)展機制。
10月 13日上午, 李宗桂教授作主題為 “40年文化研究的反思和未來展望” 的學術報告。 李宗桂在報告中闡釋了改革開放 40 年中國文化研究的三個階段性進程, 并從當代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當代中國文化現(xiàn)代化、 當代中國文化與世界文明良性互動、 構建當代新型文化價值系統(tǒng)、 實現(xiàn)中華文明的復興等五個方面闡述了改革開放 40 年文化研究的價值主題, 還分析了 40 年來文化研究的主體內(nèi)容、 主要成就和不足、 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等。
10月 13日下午, 江怡教授作主題為 “40年來的中國分析哲學研究: 問題與挑戰(zhàn)” 的學術報告。江怡教授首先回顧了 40 年中國分析哲學的研究進程, 進而從分析哲學 (包括整個西方哲學) 研究在中國的復興、 研究的路徑、 面臨的雙重任務及挑戰(zhàn)等四個方面具體闡述了分析哲學研究與發(fā)展的相關問題。
10月 13日晚, 楊學功教授作主題為 “40年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歷史與邏輯” 的學術報告。楊學功教授從 “從真理標準討論到哲學教科書體系改革” “ ‘問題意識’ 凸顯和領域 (部門) 哲學勃興” “從 ‘領域分設’ 到 ‘路徑分化’ ” 三個方面闡述了改革開放 40 年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歷史與邏輯。
10 月 14 日上午, 學校舉辦主題為 “哲學與時代” ——中 (中國哲學) 西 (西方哲學) 馬 (馬克思主義哲學) 聚焦 “中國改革開放 40 年的歷史與成就” 高端論壇。 李宗桂教授、 江怡教授、楊學功教授分別圍繞主題做了精彩發(fā)言。 李宗桂教授認為哲學學科在中國改革開放 40 年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推動了社會發(fā)展。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升華, 在新時代, 哲學會繼續(xù)發(fā)揮它的作用, 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江怡教授指出改革開放 40 年的最大成就就是讓中國人回到了如何做人的哲學思考上來, 他認為我們的成長方向應該是: 努力成為適合自己發(fā)展而應該做的人, 不是做別人心中那個“最高的人” 。 楊學功教授回顧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40 年的研究視角及方法的轉變, 結合學術前沿對馬克思關于暴力革命、 共產(chǎn)主義、 自由王國及人類解放等理論作了具體闡釋。 三位老師還就學生提出的 “作為未來的教師, 我們今后如何給未經(jīng)歷過改革開放以前社會生活的學生, 講述改革開放的歷史與成就” 的問題, 進行了答疑并提出寶貴建議。
10 月 14 日上午, 李宗桂教授、 江怡教授、 楊學功教授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展開題為 “哲學作為一種職業(yè)和作為一種事業(yè)” 的勵志性學術對話。 李宗桂教授說, 哲學是一門崇高神圣的科學, 將哲學作為專業(yè), 心中要保持莊嚴感, 保持對哲學的敬畏之心。 將哲學作為一門職業(yè), 要有對哲學的興趣所在, 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在思維的王國里馳騁。 喜歡哲學, 要將其作為志向, 它才會成為我們所追求的夢想, 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江怡教授認為, 哲學是思維、表達以及邏輯的訓練, 哲學能啟發(fā)人們的思想,敢于對以往的學問提出質(zhì)疑。 對于我們當代的大學生, 哲學不僅僅是思維的活動, 也是教育的活動, 應當將哲學融入教育的全過程, 并使之成為教育的核心和靈魂。 楊學功教授寄語各位同學, 在大學階段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習慣, 不斷更新觀念, 拓寬視野; 在碩士階段培養(yǎng)對專業(yè)的熱愛, 不斷豐富發(fā)展自己, 努力站在時代的前沿。同時呼吁青年學子堅定信念, 不忘初心, 夢想終會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