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無為縣襄安鎮(zhèn),父親行醫(yī),母親家務。我家有五個弟弟和七個妹妹。鄰居戲稱我們從A到老K,是一門“同花順”。不幸的是1954年無為縣長江潰壩,我家被大水封門,周歲的十妹死于水災,1960年自然災害時,四歲的第十二妹夭折。我和弟妹十一人,長大成家,生子立業(yè)。
2016是我父母誕辰100周年,我和弟弟妹妹們于清明節(jié)去公墓祭拜父母后,又驅車六十公里游了故鄉(xiāng)。午餐老一輩到了十四人,做了一大桌,小的們也開了兩桌,初步統(tǒng)計只到了三分之一。席間大家回憶了往事,暢敘了家事。
小時候人口多,父母十分辛苦,常常斷炊挨餓,難得溫飽,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我是長子,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高小畢業(yè)后,十三歲當就了童工,學徒幫工;十五歲參加工作,后來在合肥上學期間,以微薄的調干助學金供給三妹、四弟和五妹在合肥
打工和上學。大妹為了減輕母親的家務負擔,沒有讀書,后來只能當炊事員。
父親在中藥堂坐堂行醫(yī),很少管我們,母親很慈祥,很少打罵子女。弟妹們小時候都很乖,很少吵鬧,唯有六弟和七弟兩男還經(jīng)常鬧矛盾,但只要老四或老五出面處理就能平息,原則是:護小的,罰大的,說你錯了,不錯也錯,說他對,不對也對。若不服,上告到母親處,結果都是“維持原則”!問題“嚴重”的,母親就決定:“餓一頓,不給吃飯?!币院蟠蠹叶祭蠈嵙?。
母親很堅強,堅強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據(jù)大妹回憶,母親有兩次分娩時,,是自己接生,為新生兒斷臍和包扎!母親是英雄,53年學習蘇聯(lián)鼓勵生育的人口政策,當我母親已生了五男五女時,鎮(zhèn)婦聯(lián)敲鑼打鼓給我母親送了一個“英雄母親”的獎狀!
如今我和大妹已年過八旬,享受高齡津貼,老七以上都領到
免費公交卡,最小的“K”妹也已退休,都吃養(yǎng)老金,享受醫(yī)保,過著衣食無憂的晚年生活;第二代數(shù)十名子女中,家家有房大部分有車;第三代孫子輩們,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全覆蓋!其中大一些的也已結婚生子了;第四代的曾孫輩有幾個已上幼兒園了。
六弟是企業(yè)營業(yè)員退休后自己開店,三個孩子也學會了經(jīng)商,于2006年在縣城購買了復式樓房,三個孩子也都成了家,有房有車,他們先富起來了。而更有甚者要數(shù)五妹一家了,現(xiàn)就她家三代農民結婚的婚房的變化為例,來看看改革開放給農民帶來的實惠。
五妹59年考入合肥電子廠的廠辦學校,后來廠、校停辦,61年春節(jié),五妹隨未婚夫回到長豐縣沛河村結婚落戶。61年秋,我陪母親去五妹家,只見五妹的婚房是在其叔父家的墻外用土坯壘的墻,用幾根樹枝和秸稈搭起
的窩棚!床也是土坯壘起來的,唯一的家具是她在合肥上學是我送給他的一只手提藤條編織的行李箱……窮得一無所有!后來五妹一家到全椒縣農村落戶,承包了外出打工農民留下的大面積拋荒地。改革開放后,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五妹一家又喂兔子,有養(yǎng)牛,生活漸漸好起來,買了耕牛、拖拉機和摩托車。1982年家中打了水井,蓋了磚墻草頂?shù)奈彘g平房,添置了“三轉一響”,置辦了嫁妝,同一天娶兒媳、嫁閨女,兩大喜事同時辦,又省事,又省錢。
2004年,我再去五妹家,參觀了五妹為長孫準備的婚房是一棟磚墻瓦頂?shù)拿繉尤g的三層獨立小樓。樓下小院內停有運輸車。家用電器樣樣都有,二樓臥室里有席夢思,有沙發(fā)。后來第二個孫子結婚也蓋了同樣的三層小樓,但室內設備更現(xiàn)代化了,二樓有書房,書架上有農業(yè)科技和電工類書籍,還有電
腦,三樓頂?shù)钠脚_上,還裝了太陽能熱水器。根本看不出這是普通農民的婚房!
五妹家三代農民,是靠黨的一系列惠民政策、靠改革開放、靠勞動致富的!她在我們弟妹中最富有,也是最先見到曾孫,當起了曾祖母和外太奶奶,是一個十分有福氣的老太太。遺憾的是他們夫婦已于2012年離世了,享年69歲。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的家和千萬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一樣,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美滿生活的幸福感,見證了改革開放是一個世界公認的、史無前例的民富國強的偉大創(chuàng)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