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橄欖
秋風(fēng)送爽中,收到母親從老家托人捎來的一大包青欖,心情無比愉悅,滿掬一把在手,輕輕地深情地嗅上一口,熟悉而芬芳的果香如天籟一般沁入心脾,這是家鄉(xiāng)的味道,親情的味道呵。擷取一個洗凈,放入唇齒之間,咀嚼幾下,慢慢地,一股淡淡的澀味溢滿口腔,繼而,澀味變成甜香,余味雋永。
冥冥中,我仿佛看見,年近八旬、臉上布滿如核桃皮似的皺紋的母親,顫巍巍地站在橄欖樹下,擎起竹桿,撥開青蔥的冗葉,瞄準(zhǔn)一個,輕輕一捅,隨即,一枚欖果馬上華麗地詩意地墜落,噗的一聲,落在鋪在地上的茅草上,不一會,鋪了誘人的一地。
老家盛產(chǎn)青欖,很多人家都在屋前屋后種有青欖樹,每年早春,幾場貴如油的春雨落下來,仿佛一夜之間,所有枝椏都如變戲法一般,綴滿嫩綠嫩綠的新葉,不久,整棵樹亭亭如蓋。到了五六月份,滿眼繁花,如無數(shù)星星在樹葉罅隙間眨著調(diào)皮的眼睛,從早到晚,蜂飛蝶舞,嚶嚶嗡嗡之聲不絕于耳,儼然上演露天交響樂。到了七八月份,果實初長成,一顆顆,一串串,像珍珠,似翡翠,如瑪瑙,隨風(fēng)起舞,讓人賞心悅目,浮想聯(lián)翩。樹葉和果實篩下陽光的斑駁光影,將方寸之地妝扮得像一個夢幻劇場。孩童時代的我,喜歡坐在橄欖樹下,看著朵朵白云從樹巔緩緩流過,覺得一顆心也變成了白云,不知飄向何方。
平時,我和小伙伴在橄欖樹下玩游戲、做功課、聊天,橄欖樹像仁慈而溫情的老人,張開巨臂,為我們擋住猛烈的陽光和急驟的風(fēng)雨。到了金秋十月,橄欖成熟了,我們挎著竹籃,如小猴子般敏捷地爬上樹去,摘個不亦樂乎,不消半天時間,便可滿載而歸。
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青欖已有 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遠在漢代的 《三輔黃圖》中,就已把青欖當(dāng)作珍果種植。因其樹之美,因其果之香,很多著名古詩人都曾在詩中提到它,贊譽有加,比如“風(fēng)前橄欖星宿落”(宋,黃庭堅,《寄黃龍清老三首》 )、“漿酸橄欖新”(唐,白居易,《送客春游嶺南二十韻》 )、“活火閑煎橄欖茶”(宋,陸游,《夏初湖村雜題》 )、“初如食橄欖”(宋,歐陽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等。
青欖可以生吃,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小時候,每到橄欖豐收的季節(jié),每天出門前,我們都會往兜里塞進幾十粒青欖,藉此作為解渴、解饞之物。青欖可以用來煲湯,在我記憶中,母親經(jīng)常給我們煲橄欖骨頭湯,經(jīng)過幾個鐘頭熬制的老火清湯,清甜而不膩,十分開胃,具有極好的止咳清肺的作用。
青欖除了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還有治喉痛、解酒毒和魚毒、治骨鯁等藥用功效。
青欖一時吃不完,可以做成各種涼果,一年四季,想吃就吃。其中,腌制法最為流行,做法很簡單,把水燒開,放進適量的食鹽或白糖,涼透后倒進壇子里,然后把洗干凈并晾干的欖橄放進去(鹽水或糖水淹過橄欖三至四公分左右為宜),蓋上蓋子,一個星期后即可食用。每次回老家過年,臨走時,母親都會送給我一兩壇幾個月前腌制好的橄欖,說別忘了遠方的家,想家的時候就吃幾顆。
長大后,我像羽翼漸豐的雛鷹,懷揣理想以及對未來的美好向往,離開故土,外出工作,人在他鄉(xiāng),我常常想起家鄉(xiāng),想起家鄉(xiāng)的橄欖,夢中,常常響起臺灣歌手齊豫唱的 《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