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2:30,我校2018年迎新工作正式拉開序幕。老食堂前坪及龍城大道沿途早已搭建好眾多迎新點帳篷,等候著新生的到來。
樹蔭下人群熙攘。此時,來自全國各地的新生及其家長肩扛手提著大包小包,陸陸續(xù)續(xù)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一同活躍在校園里的,還有來自各學院的迎新志愿者們,他們統(tǒng)一穿著紅馬甲,為新生們提供貼心的報到服務。
每逢開學季,這些背著行囊送子女上學的身影,那些提供服務的一抹鮮紅的背影,令整個校園溫暖起來。
9月6日晚上7點,在父母及姐姐的陪同下,家住安徽池州的張超踏上了駛往益陽的列車。
張超的姐姐常年在深圳打工。弟弟要上大學了,她特地趕回池州送弟弟來學校。這次一家人同行也算是一年中為數(shù)不多的團圓時刻。
近14個半小時的顛簸后,一家四口終于在7日上午9點半平安抵達學校。
此時正是一天中新生報道人流量最大的時刻,位于田徑場西北角的一頂粉色帳篷被圍了個水泄不通。這里是新生和家長報道的第一站:迎新報到點。
看到此景,張超決定自己去報名,好讓父母和姐姐在一旁休息。父親有點不放心,張超指了指一路引導他們過來的志愿者:“沒事,有人幫?!备赣H這才點頭同意。
張超和志愿者轉(zhuǎn)身走向報名點,很快淹沒在人群中。
父親的目光始終追隨著張超的背影,往左、往右,看不見時再踮起腳尖張望……直到尋不到了,才戀戀不舍地收回目光。他騰出拿著行李的左手,揉了揉眼睛,擤了一把鼻涕。在醬色皮膚的掩護下,那泛紅的眼眶并不明顯,可眼眶里漾起了亮晶晶的眼淚,陽光下分外晃眼。
“總得放手讓他自己去闖吧!”父親喃喃自語。言語雖有欣慰,更多的是不舍和眷戀。
天下雖萬家,父母心相同。藝術(shù)學院聲樂專業(yè)的大一新生謝紀龍來自江西,此前從未離開過家鄉(xiāng)。如今到離家這么遠的地方求學,父親放不下心一路護送。來校路上,父親叮嚀不斷。“說不放心其實也是不舍得,他一走啊,感覺家里都空了。”
在迎新工作中,為了給需要貸款的學生提供便利,學校在各二級學院的迎新帳篷中均設置了“綠色通道”和生源地貸款辦理。謝紀龍恰是受益者之一。“本以為貸個款要花很久時間,結(jié)果兩個小時就全部辦完了,效率確實很高。”一旁的父親終于露出了笑容。
迎新志愿者的服務也給父子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待謝紀龍的志愿者是一位女學生。一路上,她都爭著提行李,一點也不怕苦,累出滿臉的汗也面帶笑容。將父子倆送至迎新報道點后,她便匆匆離開了。
“都不知道她叫啥名字,挺懂事的一小女孩。”雖已憶不清容貌,但那道嬌弱卻堅強的背影深深地刻在了謝紀龍父親的腦海里。
與父母們擔憂的心境不同,對新生而言,大學是一個與之前十八九年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新天地。在這里,他們可以自由奔跑。
陳秦秦是邵陽人。為了能更好地鍛煉自己,他選擇獨自乘坐火車來學校報道。
一想到即將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他緊張了一路,又抑制不住地激動了一路。下火車后,他還沒緩過神來,手上的行李就被志愿者接了過去。從乘坐迎新校車到抵校后走報道流程,再到前往寢室安頓好,志愿者一直陪在一旁提供幫助?!疤氈铝?,他們真的很熱情?!标惽厍匮诓蛔〉亻_心起來。
徐立特也是邵陽人,此前從未與陳秦秦有過任何交集,直到一張錄取通知書令他們在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相識。
對徐立特而言,從邵陽到益陽的三四個小時的車程卻是難得的與父親相聚的溫馨時刻。父親是高級工程師,在深圳工作,忙得一個暑假都未與孩子見面。“感謝這個送孩子上學的理由,我才能見見我的兒子?!笔芨赣H的影響,徐立特也選擇了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yè)。
報到路上,志愿者一邊提著行李,一邊耐心地和他介紹著學校的情況和大學生活的“小竅門”。父親也在一旁認真地聽著。在志愿者講解的空隙,他不斷提醒著兒子:“要好好地向?qū)W長學姐們學習,大學時光是用來向著人生道路的前方不斷奔跑的!”徐立特點著頭,應和著。
9月8日晚上9點半,靠近田徑場草叢旁的迎新帳篷里,飛蛾在燈光下四處飛舞。一輛大巴又送來一批新生,大家相互簇擁著、裹著夜色走向燈火通明的迎新帳篷。“嘿!嘿!新生來啦,大伙精神點!”王群永叫了叫一旁的伙伴們。夜已深,人易倦,這聲呼喚恰是時候,小伙伴們精神為之振作。
王群永是藝術(shù)學院音樂學的一名大四學生,第二天就要外出實習了,今晚仍堅守在迎新的崗位上。“要走了,這也許是我為學校最后做的一點貢獻了吧?!彼f。
作為學校迎新工作的“元老級人物”,大四老生王群永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他參加過的每一次迎新。從當初的靠指引牌,到如今一到火車站就有專人接待;從往年被日曬被雨淋到今年有樹蔭微風;從以前的人員調(diào)度欠科學,到今年的工作細化、井然有序……王群永一口氣舉了三四個例子,“人性化”這個詞是在他嘴里重復得最多的。
與藝術(shù)學院僅相隔三個帳篷的,是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的迎新帳篷。這頂帳篷下,也有一位堅守到深夜“紅馬甲”——張雪磊。他是計算機科學專業(yè)的一名大二學生,這是他第一次做迎新志愿者。從下午2點一直到晚上9點半,張雪磊已經(jīng)工作了整整7個半小時。期間他一共服務了14名新生,成就感滿滿。
去年,作為大學新生的他到校較晚,又恰逢飯點,本以為沒人會管他,結(jié)果剛到學校就有學姐迎上來提供幫助,陪他走完了全部的報到流程。帶著這份感動,在今年志愿者招募時,他毫不猶豫地報名成為一名志愿者。剛開始引導新生報到時,因不熟悉工作流程,張雪磊也出過小差錯,“頭一兩個新生被我?guī)е@了好遠。”但這并沒有影響他的工作狀態(tài),反而促使他更快熟悉流程。在服務往后的十幾個新生時,他越來越順手。“我是全院堅守到最后的志愿者!”張雪磊的語氣中無處不透露著驕傲。
除學生志愿者外,校領(lǐng)導的走訪也是每年迎新工作不可少的部分。9月8日,校領(lǐng)導走訪了每一個迎新點,了解了新生報名流程,并對各個學院的迎新工作給予了肯定。校長李建奇還來到新生寢室與新生和家長進行了親切的交流。
9月8日晚,迎新工作終于落下帷幕。兩天半時間內(nèi),5000多名新生順利來校報道。
初秋耀眼的高陽、道路旁斑駁的樹影一如記憶中熟悉,而提著行囊的新生與家長,堅持在迎新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他們在校園里穿梭的身影卻年年不同。
僅有一件事物代代相傳,那便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