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是我校1920屆杰出校友鄭振鐸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日,為深情緬懷先生、共同追思先生崇高精神和思想品德,12月16日,學校紀念鄭振鐸誕辰110周年座談會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高福廷、副校長王永生、鄭振鐸之子鄭爾康及夫人朱明磊、鄭振鐸孫子鄭源、孫女鄭捷、鄭振鐸家鄉(xiāng)福建長樂駐京辦主任林依秋、家鄉(xiāng)代表北京大學鄭春開教授和原校黨委副書記李士群等老領導、老同志出席會議。
高福廷介紹了鄭振鐸先生生平,王永生介紹了出版以《鄭振鐸》為代表的“北京交通大學學人典庫”的重大意義,李士群就出版《鄭振鐸》一書作說明。鄭爾康先生向我校圖書館、檔案館、經(jīng)管學院、人文學院贈送“北京交通大學學人典庫”的第一本書《鄭振鐸》,該書是由負責校史研究的老同志組織,約請鄭爾康先生撰寫的。鄭爾康先生代表家屬發(fā)表了自己的感想:“時勢造英雄”,母校育英才。他說,父親原來學的是鐵路??疲逅倪\動的歷史背景使他走上了文學的道路。是母校的培育使他懂得國家和人民的需要,最終使他在文學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是母校推薦使他成了學生領袖和社會活動家,最終成為國家領導干部。他對我校建立鄭振鐸銅像和鄭振鐸廳表示感激,認為我校是“學海飛鵬起飛的地方,文壇巨星升起的地方”。
高福廷副書記在發(fā)言中強調(diào)了學校加強人文素質(zhì)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決心,希望全校師生學習鄭振鐸勤奮學習和刻苦鉆研精神、愛國奉獻精神。
12月19日,文化部舉行紀念鄭振鐸誕辰110周年座談會,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國家圖書館等部委官員及專家、學者和鄭振鐸家屬等參加。校長寧濱應邀出席并講話,他回顧了鄭振鐸先生1918年進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北京交通大學的前身)后勤奮好學、刻苦研讀,期間又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的珍貴片段,介紹了我校在校園塑立先生銅像、今年又特地約請鄭爾康先生執(zhí)筆撰寫反映其父親生平的傳記《鄭振鐸》,并已由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相關情況。《鄭振鐸》一書歷時近兩年完成,近37萬字,并附有珍貴照片數(shù)十幅,全面介紹了鄭振鐸光輝的一生。寧濱校長強調(diào),今天的隆重紀念是為了深切的緬懷、牢固的銘記,更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將鄭振鐸先生高貴的品質(zhì)和修養(yǎng)發(fā)揚光大,學習他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科學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工作作風、襟懷坦白的人格風范,讓他的精神和風范復活在我們的心靈中,體現(xiàn)在我們的行動上。
游走到思源樓轉(zhuǎn)個彎,科學會堂西門前,屹立著北京交通大學著名校友鄭振鐸的半身銅像。銅像是學校2000年設立了“鄭振鐸廳”后,銅像由中央美術學院董祖詒教授設計制作,建校105周年時(2001年9月)揭幕。校友鄭振鐸那凝神沉思、憂于遠慮、悟于探索的神態(tài),令人過目難忘。
《逍遙游》中有一段話:“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鄭振鐸猶如交大學海中飛起的大鵬,而他由“鯤魚”質(zhì)變?yōu)椤谤i鳥”
的奧秘,即是“通過創(chuàng)造性學習與創(chuàng)造性實踐達到了知與行的創(chuàng)造性統(tǒng)一”。
鄭振鐸在鐵路管理學校三年,共學過44門課程,其中包括英、俄、日文等公共基礎課,民商法、公文程式等文科課程,電學原理、鐵路工程學、電信、旅客運愉、貨物運愉,運費論、工廠管理法、文通政策等工程與管理性質(zhì)課程。
44門課程,對于鄭振鐸來說是必須首先完成的,否則,就不能取得大學畢業(yè)資格,這是他在第一課堂的重要任務。但是,他在校三年,所學的課程遠遠超過了44門,利用課余時間,鄭振鐸曾以旺盛的精力,如饑似渴地從大量文學作品和文藝理論書籍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俄國十月革命前后的進步文學和革命文學著作,給他的思想以極大觸動。他在校內(nèi)的第一課堂是活躍的,但又活躍于校外的第二課堂—當時的新文化運動和反帝反封建斗爭—這一社會大課堂。他在入學的第二年,便以“激進青年”的姿態(tài),走出校門,加入轟轟烈烈的“五四”大軍,并被推選為鐵路管理學校的學生代表和福建學生聯(lián)合會負責人。1919年11月,他與瞿秋白等人創(chuàng)辦了《新社會》旬刊。在《新社會》創(chuàng)刊號上,他發(fā)表了處女詩作《我是少年》和《燈光》,產(chǎn)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在這一刊物上,他還先后發(fā)表了十幾篇政論性文章。旬刊雖然只出版了19期,但這是鄭振鐸在社會實踐的第二大課堂中思想走向成熟的鮮明標志。特別是他的《我是少年》,以氣勢取勝,以激情動人,像一篇豪邁的宣言書,表現(xiàn)了當時社會青年人思想覺醒,渴望變革的壯懷豪情,讓人感受到強烈的“五四”時代精神。
1920年12月13日,由鄭振鐸起草的《文學研究會簡章》公開發(fā)表,這是鄭振鐸文學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從此以后,他以一名有組織有目標的自覺的新文學戰(zhàn)士的身份走進生活,登上中國文壇。1921年l月4日,在他與沈雁冰等人在北京發(fā)起成了文學研究會,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件大事,在鄭振鐸的成才史上更有其特殊的意義。
鄭振鐸于1920年12月底大學畢業(yè)。1921年春,經(jīng)沈雁冰介紹,他到商務印書館從事編輯工作,同時兼任文學研究會的書記干事,負責文學研究會的會務。一個學習鐵路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在畢業(yè)后卻從事著文學工作,在大學期間的第二專業(yè),成了他的第一專業(yè)。
1922年,鄭振鐸創(chuàng)辦了我國最早的兒童刊物《兒童世界》。一年后,又接替沈雁冰主編《小說月報》,他繼承前任主編的工作方針,把《小說月報》辦成了文學研究會的主要戰(zhàn)斗陣地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鐵路管理學校重視外語教學,使他直接接觸到世界文化,包括1920年前后大量閱讀、深入研究和介紹俄國文學,1927年后兩年“游學”歐洲,廣泛考察歐洲文化的發(fā)展,對中外文學作品與文化現(xiàn)象進行比較研究。他在學校時掌握的經(jīng)濟、商學、會計學等知識,又對他在商務印書館工作期間和在蟄居做“文具商”時期的經(jīng)營提供了有益的幫助,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扎實牢固的專業(yè)基礎,豐富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使鄭振鐸的知識結(jié)構(gòu)打破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單一化”、“國粹化”模式,向著開放的、多元多層的新類型發(fā)展,對他的快速成才、趕上時代步伐和形成個人風格與創(chuàng)造特色,成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史家、考古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鄭振鐸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兼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1954年任文化部副部長兼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中國文聯(lián)主席團委員,當選為首屆人大代表和第一、二屆政協(xié)委員。著有《文學大綱》等著作,以及巨著《鄭振鐸文集》20卷。
?。ㄈ囊浴堵沃袊髮W叢書--北京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