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初心———我校生物學院1982屆校友鄒曉明教授的求學路




  儒雅的氣質,親切的笑容,謙和的話語,記者眼前的我校校友鄒曉明教授,學者風范一覽無遺,不由讓人心生敬佩。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石城縣的鄒曉明教授,1978年9月考入南京林產工業(yè)學院(我校前身),1982年畢業(yè)。1986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攻讀碩士,后進入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博士畢業(yè)后,經導師推薦,進入波多黎各大學任教,成為華裔生態(tài)學者在美終身教授的第一人。
  鄒曉明是我國文革后第二批大學生,屬于改革開放初潮中的弄潮兒,也是改革開放的幸運兒。值此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我們以鄒曉明的求學故事,追憶那段崢嶸歲月,致敬偉大的改革開放。
  半工半讀,把握機遇談及自己的高考,鄒曉明自覺十分幸運。1978年7月參加高考時,他才16歲,是應屆生。鄒曉明坦言:自己恰好在歷史轉折的瞬間,抓住了機遇。
  回憶起自己的求學經歷,鄒曉明不由神采奕奕,仿佛回到了那段曾經激情燃燒的歲月,那屬于他的芳華。從小學到高中,由于特殊的歷史時期,他的求學生涯是和半工半讀、挑肥勞作這些詞語聯系在一起的。他回憶,有時找不到馬糞牛糞作為肥料,他就跑到臭水溝里去掏肥。勞動后,他時常到縣里的文化館里讀小人書?!端疂G傳》《三國演義》《西游記》……這些文藝作品都是他熟稔的記憶,盡管是半工半讀,潛移默化中,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功底。
  在得知可以參加高考時,鄒曉明和同學滿懷期待與惶恐。幾個月內要將從初中到高中的四年所有知識整個梳理一遍,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時鄒曉明所在的縣中為了突擊高考,在進行了分班考試后,又在300多位同學中選拔出15人組建了一個 “火箭班”,他也名列其中。后來,那一年石城縣考入大學僅14人,其中9位都來自這個“火箭班”,鄒曉明以全縣第三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南京林產工業(yè)學院。
  “那時老師也不知道考試內容是什么,就將概念從早講到晚,沒有什么復習消化?!编u曉明回憶,高考那一天,在教室外簇擁圍觀的人群比教室里考試的學生還要多?!爱吘故鞘嗄曛袛嗟氖虑楹鋈换謴土?,大家都新奇激動啊?!痹谀莻€改變千千萬萬青年命運的考場上,16歲的少年與20歲、30歲的人同場競技?,F在想來,這些不可能再次出現的場景都記錄了那代人不可磨滅的鎏金歲月。
  1978年9月,當鄒曉明和父親提著大包小包來到了南昌火車站時,父親落淚了?!拔矣∠笾懈赣H只哭過兩次,一次是我奶奶去世的時候,另一次就是在這個火車站里,而我卻欣喜憧憬著未來美好的大學生活?!北藭r,16歲的鄒曉明不識愁滋味。
  志存高遠,勤奮追夢從南昌到南京并不容易。鄒曉明首先輾轉來到了上海,在上海停留了一個星期。也就是這一個星期,對他今后人生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我第一次到上海,住在我舅爺爺家里。那是一個真正的上海高級知識分子,舅老爺當時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编u曉明說,上海令他感受到一種開拓視野的震撼?!拔业谝淮我娮R到了什么是 ‘馬桶’,第一次聆聽到鋼琴的聲音,第一次體驗到高級知識分子的生活方式?!编u曉明為此萌發(fā)了一個難以平息的念頭:出國深造!“出國深造的夢想,在我還沒有進入南林就已經確立了。”后來他回憶,就是這一個星期,改變了他今后的人生軌跡。
  進入大學后,學校組織了英語水平測試。鄒曉明憑借著當年那個暑假自學的500個單詞的英語功底,考了18分,被編入英語班學習。據說,這次測試中,成績在18分以上的學英語,18分以下的學日語。也就是這個18分的成績,為他日后留美鋪下了基石。
  上個世紀80年代,出國深造并不像現在這么普遍。作為有出國夢的大學生,在南林的四年,鄒曉明一直勤奮學習,未曾荒廢任何一寸光陰。
  1982年,鄒曉明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留校。工作后,始終不忘出國夢想的鄒曉明工作之余發(fā)奮苦練英語。1986年,在通過了一場場艱難的出國考試后,鄒曉明踏上了美國的土地,他用8年的青春芳華圓了自己的出國夢。留學期間,鄒曉明勤奮刻苦,并且很快適應并融入了美國的生活。在美讀碩士、博士期間,鄒曉明科研成果突出。1992年,經導師推薦,鄒曉明順利地進入美國波多黎各大學任教至今。
  盡管已從南林畢業(yè)30余載,鄒曉明始終不忘母校的培育之恩,每年堅持回校兩次,每次兩到四個星期,專門為母校博士生開設高級應用生態(tài)學一課,啟發(fā)博士生做科研,幫助他們找出科學問題,并采用合適的實驗方法去解決。鄒曉明的課深受學生歡迎,甚至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錄像,課后再反復觀看。
  回首自己的求學生涯,鄒曉明感慨萬分:“我們這代人,真是幸運的一代,趕上了歷史的轉折,并且抓住了高考這個機遇,如果說現在作出了一點成績,那也要感謝我們碰上了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