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從遇見朱迅開始——《阿迅》讀后感
2018年12月1日星期六,主持人朱迅來到山東書城進行《阿迅》的簽售活動。
朱迅,1973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十三歲擔任中國中央電視臺青少年部《我們這一代》主持人。十四歲主演電影《搖滾青年》,飾小小,1990-2000在日本留學十年,2000開始回國發(fā)展主持人生涯。在日留學期間,她做過清潔工,在餐廳后廚刷過盤子,當過服務(wù)員,后來經(jīng)朋友介紹還做了主持人,成了日本最受歡迎的中國主持人。
《阿迅》是一本敘述式的自傳,融合了她在日本留學時的日記和后來回國后寫的訪談心得,她的形象在她潤物細無聲的文筆中逐漸豐滿。我第一次見到朱迅是在2017年的春晚上,被她那一聲響亮的“過年好”驚艷;但是在看過《阿迅》這本書之后,才知道在2017年春晚直播當天她已經(jīng)禁聲30小時,而且一直含著止咳片,就是怕在直播時咳嗽,怕在十三億觀眾面前喊不出那一聲響亮的“新年好”。
在日本勤工儉學時,她晚上發(fā)高燒,可是第二天仍然去堅守崗位。她和姐姐在日本小小的出租房里,一直堅守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向更美好的生活靠近。雖然當時朱迅的父親和母親都在新華社的東京分社,但是由于日本嚴苛的制度,朱迅不能去找她父母,他們甚至不被允許見面。但是一直支撐她繼續(xù)在日本生活的是,當初她決定留學時姥姥說的一句話,“老不離家是貴人,少不離家是廢人”,當時朱家三姐妹都在東京留學,朱迅的父母也在東京工作,只留下了姥姥一人在北京看家。姥姥的智慧點醒了決定留學的朱迅,同時也然后多年之后在外求學時看到《阿迅》這本書的我茅塞頓開:外出求學,習得一身本領(lǐng)回家,這就是我們年輕人的使命。生活對于當時的朱迅是艱辛的,是貧窮的,但是她從未想過回國或者逃避,而是選擇積極面對,自己打工賺錢維持生活,靠獎學金交學費。
第一次親眼見到朱迅是在周六的山東書城,她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親切、知書達理,這些氣質(zhì)的形成離不開她的家庭和留學經(jīng)歷。她說在她主持過的那么多節(jié)目中,她最喜歡的是《正大綜藝》,因為她喜歡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世界。對于她之前的經(jīng)歷,她說“我曾經(jīng)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的是翅膀”。
所幸她也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貴人——王志,一位同樣知書達理而且吃苦耐勞的主持人。他們并沒有舉辦隆重的婚禮,朱迅只是穿了一條紅褲子,就成了“王的女人”。朱迅就是一位率真、大膽、知書達理、吃苦耐勞的北京女孩兒。這樣的女孩兒誰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