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種品質(zhì),對為官者來說,這是廉潔的信仰;清明,一個節(jié)氣,對農(nóng)民來說,這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農(nóng)耕信仰;清明,一個節(jié)日,對每一個人而言,這是追思祭情的信仰。
據(jù)史書上說,清明祭奠曾是古代帝王個人獨享的信仰,或許他不肯與人分享這清明時節(jié)的情思?可是,當(dāng)晉國公子重耳下旨在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不準生火做飯,只吃冷食,紀念為之“割股奉肉的介之推”以后,青青的柳枝便拂去“寒食節(jié)”的哀思,反而讓“清明節(jié)”承載了一場全民祭奠的盛典。在那紛紛細雨中,唐代詩人杜牧著一襲素袍,騎一匹跛驢,吟出了“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千古名句,把這虔誠的祭奠之情渲染到了極致。其實,清明就是一種信仰,一種民族、國家、家族的精神文化信仰。
清明,無論是陜西黃帝陵的“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還是河南新鄭黃帝故里的拜祖盛典,拋開“黃帝之爭”的經(jīng)濟利益,剩下的全是信仰:“同根同祖同為炎黃子孫,同心同愿同拜炎黃始祖!”是的,一個民族的認同感,是建立在積極傳承、弘揚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基礎(chǔ)之上的。我們祭黃帝,他人文始祖,勤勞勇敢;祭炎帝,他嘗遍百草,創(chuàng)立農(nóng)耕文化;祭帝堯,他禪讓,大公無私廢除家天下;祭大禹,他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清明的公祭,就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民族信仰。
清明,萬物生長皆此時,蒼松翠柏環(huán)英烈,人們在銘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前默哀獻花,一種愛國主義信仰油然而生。無論是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還是建立新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或是改革開放中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大批革命先烈為之前赴后繼、不懈追求、流血犧牲,忠誠著自己的信仰。清明,我們凝望著鴨綠江的對岸,遙祭長眠異國他鄉(xiāng)的英魂,保家衛(wèi)國;清明,我們在南京“ 遇難者300000”的石壁前深鞠一躬,勿忘國恥;清明,我們獻一束鮮花在汶川大地震的廢墟遺址上,多難興邦……清明的緬懷,和國家聯(lián)系在一起,就成為一種振奮向上的信仰。
愛讓我們手同攜,身相依,心相連。理所當(dāng)然,親人永逝的時候,我們的愛也就應(yīng)該隨著他們漸行漸遠的身影而去,為他們做一盞引路的明燈。所以,不管逝人如何,我們這些生人都會在清明這個特定的日子,扶老攜幼、拖家?guī)Э?,來到親人的墳前,燃上香燭紙錢,奉上瓜果祭品,并在內(nèi)心的深處道一聲: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千百年來,人們都是這樣做,沒有人問過為什么。似乎只有這樣做了,才能讓逝者溫暖、生者踏實,對得起列祖列宗,或許這就是清明的家族信仰吧。
清明,祭祀亡靈,為民族、為國家、為家族,它是我們最虔誠的精神信仰。
張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