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
任何東西都是有味道的,酒、茶有味道,歲月也有味道,即使是記憶也是有味道的。
年,對于我來說有多種多樣的味道。小時候,年的味道是母親親手縫制的大棉襖,是可以自己支配的壓歲錢;再大些,年的味道變成了燈火與煙花輝映的璀璨,變成了歡笑聲與爆竹聲的合奏;當(dāng)我離家求學(xué)后,年的味道變成了一張單程的車票,變成了親人望眼欲穿的期盼,變成了車站洶涌奔流的人潮。由此往后,年的味道于我而言將越來越濃。
在我的記憶里,年的味道首先是香甜的。蒸幾塊南瓜,去掉薄如蟬翼的南瓜皮,再將其搗碎和入面中,隨后加入牛奶、糖、雞蛋,揉成面團,再用搟面杖搟成面皮,疊好,切6厘米左右,再翻個花,或者切成小塊,將提前準備好的沙棗面、紅糖、煮稀的雪花梨攪拌均勻包入其中,再將其搟成餅的形狀,放進油鍋,一會兒就成了金黃酥脆的油果子和油餅子。家鄉(xiāng)過年每家每戶都少不了這一樣吃食,大家還會時不時地自創(chuàng)花樣,總能讓人從中感到驚喜。許是因為量大的緣故(一家至少用一袋面),每年一到這個時候,門口鄰近的幾家都會約在一起為過年準備果子“騙工”,因為操作簡單,所以小孩也可以參與,因此年前的這幾天鄰里間總是分外地?zé)狒[。
炸完了果子,還要煮肉,所以年的味道還是咸香的,是熱氣與香氣氤氳的蒸騰。雖然我從不吃肉,但是對于肉香味還是較為敏感的,大大小小的肉塊、骨頭,洗干凈后放入鍋中,加水慢燉,放入調(diào)料,當(dāng)肉在鍋中翻滾時,咸香的肉味便會撲鼻而入,但是對于這種香味沒有抵抗力的并不是我,而是兩只對肉香無法抗拒的貓。還未等母親將肉撈出,兩只急不可耐的小家伙便會用它們的頭使勁蹭著母親的腿,又或是試圖抬起兩只前爪以便離這香味更近一些?;蛟S這咸香的味道對它們來說,也是年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煮完了肉,離年也就更近了,每家每戶都會被各種香味圍繞著。年三十的時候,大家總會去鄰居家轉(zhuǎn)一圈,孩子們是為了向小伙伴炫耀自己的新衣,順便討幾顆糖吃,大人們則是相互看看各家過年準備了什么樣的年貨,以便來年準備得更充分。年三十下午大家都會吃上一碗臊子面,取個長壽、長久的寓意。吃完飯,大家便會在門口聚集起來,一起放煙花,討個熱鬧。年的味道,或許就是鄰里間的和睦親香。
除了這些美食,我認為過年最重要的事之一便是貼春聯(lián),因為小時候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才能“派上用場”。今年趕得巧,恰巧碰上了立春,據(jù)說下次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要等到35年以后,所以中午父親便和好了糨子和我一起把春聯(lián)貼了。小時候的春聯(lián)都是村里有文化的人挨家挨戶的寫,許是時代發(fā)展了,現(xiàn)在寫春聯(lián)的事我再也沒有見過了。小時候貼春聯(lián)要張貼對聯(lián)及門神、門花,有的還要剪紙貼窗花,若是讀書人家自然更加講究。家里人還在街門外邊加貼“出門見喜”、“迎喜接?!钡亩搪?lián),也叫做報春的“報條”。在住房炕墻上貼“身體安康”“福壽康寧”“身臥福地”;在糧倉上貼 “五谷豐登”“米谷滿倉”;就連牲口圈也要貼上“糟頭興旺”“牛羊滿圈”等,以祈來年人壽康寧、六畜興旺。但隨著時間的慢慢消逝,這些習(xí)俗也漸漸被簡化。但是年的味道依舊在這其中,在這春聯(lián)所象征的吉祥如意當(dāng)中。
年的味道,自然還有跨越山河湖海的闔家團圓,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我才能見到已經(jīng)工作了的表哥表姐,一年一次的見面便顯得極為珍貴,還未盡興就又要告別。當(dāng)然,那還是在手機微信未普遍使用的日子,現(xiàn)在的科技雖已解決了這樣的問題,但我卻覺得在這其中少了當(dāng)年的味道,說不清,也道不明。
拜年,自然是過年最重要的事情,這時候年的味道便會藏在爺爺奶奶慈藹的面龐中,當(dāng)然也會在厚厚的壓歲紅包里露出微笑。親人團聚一堂自然少不了美味佳肴,大人們談天說地,從莊稼收成說到來年計劃,小孩們則互相打鬧逗樂。有時趕上下雪天,在院子里堆兩個雪人,也為過年增加了不少的樂趣,在一幅溫馨的畫面中添了不少浪漫的氣息。
湯圓的味道也是年,縱使有萬般不舍,吃完了湯圓也便過完了年。在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最具特色的年俗就是地蹦子了,它會于元宵節(jié)早上在城市的主街道進行表演,它有說有唱,載歌載舞頗受群眾喜愛。再加上它那樸實矯健的舞姿、高鏘激昂的配樂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就更加顯現(xiàn)了河西人民淳樸敦厚、豪放驃悍的性格。據(jù)說這項年俗在2006年被文化部確立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說唱兼?zhèn)?、歌舞并序是地蹦子最大的特點。說唱的內(nèi)容也極為豐富,有唱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美好前景向往的、對神靈祈求的;有唱通過辛勤勞動獲得豐碩成果后,人們愉悅心情的;有唱當(dāng)?shù)睾萌撕檬碌?;有唱自然現(xiàn)象和頌揚吉利的;也有說唱古詩詞的。地蹦子的唱詞里既包含著古老的文化內(nèi)涵和酒泉的風(fēng)土人情,也根據(jù)時代發(fā)展,融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例如在《酒泉文史資料》的記載中,酒泉當(dāng)?shù)刈顐鹘y(tǒng)的一段唱詞應(yīng)是:“五月初三到十三,求神降雨保莊田,秋后五谷豐登日,高燒長香謝龍?zhí)??!倍诟母镩_放后,它的唱詞就改成:“正月里來是新春,社火來到你家門,鞭炮震得財門開,發(fā)家致富帶頭人”。地蹦子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丑婆子”和“和尚娃”,光是看名稱也能在心里將他們的形象勾勒得八九不離十。年會在這歡聲笑語中慢慢走遠,年的味道也會不斷地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記,但無論走多遠,年的味道都會將我們與故鄉(xiāng)緊密地相連。
年的味道是家里的飯菜香,是離家后才會懷念的嘮叨,是拿著一張單程票便會在腦海中想念家的分分秒秒,是不知不覺間用歲月沉淀的輕狂,是家鄉(xiāng)不斷飛落的片片雪花。年的味道終會芬芳每一座記憶的城堡,抹甜每一縷成長的煩惱,讓我們用心面對生活,擁抱每個年輪扉轉(zhuǎn)的暮暮與朝朝。(藝術(shù)學(xué)院 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