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大學那些事兒——答學校黨委宣傳部大學生通訊社學生記者五問


  面對不喜歡的專業(yè)沒有學習動力怎么辦?
  問:高考結束填報志愿的時候,我想報一個哲學類的專業(yè),但是我媽說這個專業(yè)不好就業(yè),以生活費相逼,讓我報了一個公費師范生。我想既來之,則安之,但是每當我面對課本的時候,總是覺得沒有學習的動力和熱情,我現(xiàn)在該怎么辦?
  答: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未成熟的人為生長而有的特殊適應能力,構成他的可塑性。”在學校招生就業(yè)處接待招聘單位工作中,我能深切地感受到用人單位尤其關注應屆大學畢業(yè)生是否具備較強的可塑性。所以,來到大學校園里,大學生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可塑性,而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能力是培養(yǎng)自身可塑性的好載體。
  山東省省屬高校公費師范生是我省為振興鄉(xiāng)村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采取的有力舉措。所以,如果在讀的公費師范生能夠做一名“樂教善教,終身從教”的人民教師,那就再好不過了,動力和熱情也就很充沛了。因此,建議在讀的公費師范生主動豐富并深化對教育事業(yè)和教師工作,尤其是鄉(xiāng)村教師工作的認識,這對公費師范生科學做好自我定位很重要。對于山東省省屬公費師范生,我曾在《山東省省屬公費師范生的緊箍咒》一文中有詳細評論,感興趣的同學們可以找來參考,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大學不是終點,大學恰恰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在這個新的起點上,大學學習生活適應能力的重要性要大于所屬專業(yè)本身。首先,專業(yè)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卻有喜歡與否之分,所以,如果確認不喜歡現(xiàn)在所學專業(yè),可以通過轉專業(yè)、修讀第二學位、跨專業(yè)考研等方式學習喜歡的專業(yè)知識。其次,專業(yè)不應以狹義范疇定義,應從廣義范疇著眼,為自己打造“無邊界校園”。
  在“萬物互聯(lián),掌上世界”“T型人才、復合型人才持續(xù)走紅”“崇尚文理交融”的當今時代,具備廣博的通識知識和深厚的專業(yè)功底已成為人才的金標準。因此,建議大學生積極拓寬視野、重視通識、深耕專長,主動培養(yǎng)專業(yè)大格局。再次,專業(yè)學業(yè)水平是社會判斷大學生學習能力的核心指標,而學習能力又是人才的核心指標,所以,大學生不應以不喜歡所學專業(yè)為由放棄專業(yè)學習,而導致專業(yè)成績很不理想。
  大學該不該談戀愛?
  問:我媽說她不看好大學時談的戀愛,畢業(yè)了也就意味著分手了。如果一場戀愛注定要以分手告終,那我還要不要開始?
  答:初戀之所以令太多人刻骨銘心,“初戀”這個詞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盡管戀人們都希望“相遇能相知,相知能相守,相守能相伴歲月長”,都希望第一次戀愛就是人生中最美的相遇,但很多戀人都陰差陽錯、情非得已、身不由己地曲終人散。但是,即使“飛蛾撲火”,愛情來電的青年大學生也熱情投入。
  這是為什么呢?我想,這是因為戀愛如打仗,抱著多半吃敗仗的心態(tài)還不如不開戰(zhàn);戀愛如做事,很多事情并不是因為有把握成功才去做,更不能怕失敗而不做事,也就是不能因噎廢食;戀愛如登山,登山一路風景如畫,并非只有登頂一覽眾山小才是景。所以,建議大學生朋友們,戀愛隨緣,緣來緣去,緣至珍惜,不強求,不將就,在一起時開開心心、坦誠相見、用心相待就好了,未來會如何,這個問題就留給未來吧。
  選擇考研還是直接就業(yè)?
  問:大三了,眼看就要畢業(yè)了,我爸媽希望我回老家參加工作,但我想要繼續(xù)考研,我該不該堅持我的想法,為了一個并不確定的結果而奮斗?
  答:《爸爸媽媽的話我聽了一半》,我在這篇小文章里詳細探討了如何與父母對話的問題,所以,這里就不展開了。從生涯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的一生負所有的、最終的責任。所以,實現(xiàn)獨立自主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使命。因此,隨著我們逐漸獨立,我們應該越來越多地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大學是從單純的學生向準社會人轉變的大舞臺,所以,大學生尤其要有意識地提高做選擇的能力,尤其是自己拿大主意的能力。
  在成長的道路上,最大的確定就是你在不斷成長。讀研深造是大學生繼續(xù)向上成長的A+選項,讀研可以讓有志于從事專業(yè)技術類工作的大學生有系統(tǒng)深入學習的好平臺,讓希望轉換專業(yè)方向的大學生有快速變軌的好機會,讓還沒做好進入社會準備的大學生有緩沖的好時空,讓鐘愛某城市的大學生有先入為主的好優(yōu)勢,讓期望進一步提高能力在畢業(yè)時獲得更高層次起點的大學生有提升自我的好載體。讀研這么多好處,干嘛不爭取讀研深造呢。
  考研,即使不成功,社會也會高看一眼,知名企業(yè)“攜程旅行”2019年春季校園招聘中就賦予考研失利同學“考研特權”。而準備考研的過程既是促進專業(yè)學習非常好的動力,也是自己將來可以享用一生的財富。
  爸媽讓我回老家安穩(wěn)工作,我卻想外出闖蕩。
  問:是遵從父母的意愿回老家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還是去向往的城市自己打拼?考個公務員或者老師,還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一個是穩(wěn)定安逸,一個是在不確定性中抓住機遇,我該何去何從?
  答:最根本的穩(wěn)定源于對自己能力的充分自信,而不取決于外在。最大的成就感源于對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高度認可,而不取決于其他。所以,大學畢業(yè)后到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是不是創(chuàng)業(yè)?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需要在大學校園里的你主動成長,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不斷深化對自我、專業(yè)、職業(yè)、社會和世界的認知水平,才能逐漸地科學定位自己,進而到高年級時水到渠成地選擇下一步的發(fā)展方向,并為之做好準備。而且,能夠達到這種狀態(tài)的你,在高年級時將不再有那么多的迷茫。
  具體來講,大學校園里的專業(yè)知識課堂、通識知識課堂、學術講座、人文類講座,圖書館、實驗室、網(wǎng)絡、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中心、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宿舍、班級、專業(yè)、學院、學生組織,教師、同學、團隊,甚至校園里的一圈石凳都可以是你學習成長的好資源、好載體。大學校園外,社會是一所大學堂,除了專業(yè)實習、社會實踐、就業(yè)實習單位以外,你可以學以致用、行者無疆,可以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把自己落在實土上,在實踐動手中加深思考,在思考總結中更好地實踐。
  在大學學習生活中,對自我、專業(yè)、職業(yè)和社會有愈加深刻認識的你,對于自己更喜歡去哪里工作,更喜歡做什么類型的工作,有沒有創(chuàng)業(yè)意愿,大學畢業(yè)后是否繼續(xù)深造學習,還是大學畢業(yè)先參加工作日后再考慮深造學習,亦或是參加工作后在職學習,都會有越來越清晰的認識,而這就是成長。
  因此,我們可以說誰的青春不迷茫,但不能因此而不再向上生長,否則就難有云開霧散之日了。
  怎么面對控制欲強的父母?
  問:上了大學,我媽還處處遙控我的生活。和朋友出去聚一聚,到了時間,總是不停給我打電話;想和同學去遠一點的城市逛一逛,說擔心我的安全,不讓我去。我總是不想和她說話,感覺自己就像被繩子拴著一樣。我想要自己的生活,卻不知道怎么和她溝通。
  答:媽媽處處遙控你的生活,是因為媽媽還不放心讓你單飛。但是,看著漸漸長大的你,媽媽打心底里希望你能單飛,希望你能照顧好自己,這是為人父母對子女最大的期盼。而能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時也是每個人的使命,所以,你想要自己的生活是對的,支持你。
  現(xiàn)在媽媽處處遙控你的生活,是因為媽媽還需要你向她證明你能行。所以,你可以為近距離外出注意安全、遠距離出游結伴而行增加安全系數(shù),等平安歸來再告訴媽媽,很隨意地聊聊在學校附近與同學聚會的情況,很高興地談談出去旅行的所見所聞,慢慢地媽媽知道你能行,就會放你單飛了。
  單飛的你,就像幼鳥振翅離巢,就像雛鷹展翅翱翔,媽媽會為你驕傲和自豪,會非常欣慰和安心,會放開手,讓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