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代,西方列強憑借其“船堅”、“炮利”之勢,強行打開了文化綿延悠長的東方國度大門,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之災。一批志士仁人開始尋求救治中國的道路,積極仿造、引進西方武器裝備和科學技術,企圖使中國走向近代化之途。然而,1890年代的甲午海戰(zhàn),徹底地粉碎了國人“自強”、“求富”之夢,民族危難日深。中華民族的出路究竟何在?“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1896年,時任清朝太常寺少卿的盛宣懷,稟明兩江總督劉坤一,并經清廷正式批準,在上海正式創(chuàng)辦了新式學堂、今天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
南洋公學創(chuàng)建伊始,始終堅持“求實學,務實業(yè)”的宗旨,以培養(yǎng)“一等人才”為目標,精勤進取,篤行不倦,培養(yǎng)了一大批國家建設急需的杰出人才;1910年,學校又厘定“勤、儉、敬、信”四字為校訓,注重“一等人才”的人格培養(yǎng),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社會精英,并創(chuàng)造了國內諸多第一。及迄1920年代,學校已成為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被譽為“東方的MIT”。
然而,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學在其發(fā)展進程中,校名多有變化:1905年,因改隸商部,校名由之初的“南洋公學”易名為“商部高等實業(yè)學堂”;1906年,學校改隸郵傳部,校名改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1911年,學校改名“南洋大學堂”;1912年,學校歸交通部直轄,改校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yè)專門學校”;1920年,時任交通總長葉恭綽以“交通要政極需專材”為由,提交國務會議議決,將北京郵電學校、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唐山工業(yè)專門學校及上海工業(yè)專門學校合并,改稱“交通大學”;1922年,交通大學分設兩校:“交通部南洋大學”和“交通部唐山大學”;1927年,學校校名改稱“第一交通大學”;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內遷西安。1957年,交大分設西安、上海兩部分。1959年,交通大學上海、西安兩部分各自單獨為校,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嗣后,“上海交通大學”校名長期沿用。
上海交通大學的創(chuàng)建及其變遷過程中,學科設置、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無不與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緊密相連。因此,在發(fā)展中,交通大學主事者逐步凝練出了“為萬世開太平”的立校理念。學校的核心目標就是通過傳統與現代、科學和文明、國際與國內的交流、交往、交叉與融合,推動中華民族現代化和人類文明的進程,正所謂“天地交而萬物通”。
“天地交而萬物通”源自于《周易·上經》“泰”卦,其下一句是“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前人云:“《易》之有泰,泰者通也”。按照古代陰陽五行學說,任何事物都是由陰、陽二氣構成。先人認為,天為乾,其氣為陽,上騰;地為坤,其氣乃陰,下降?!疤必允乔吕ど希刺煳挥谙?、地位于上。天地陰陽之氣在騰上、降下之中,遂有氤氳交融?!疤斓刂蟮略簧?《周易·系辭下》)、“生生之謂《易》”(《周易·系辭上》)。儒者認為,天地的根本在于“生”萬物。何以“生”萬物?關鍵在于天地陰陽二氣的交融:“天穹隆而上覆,地旁薄而下承,四時何由而行?萬物何由而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氤氳交通,然后四時行而萬物生矣。……天地交而萬物通,所以為泰也?!斓刂?,生成是也”(林栗:《周易經傳集解》卷 6《泰》)。《周易·上經》“泰”卦名之由來,根據唐代儒者孔穎達之說,也就在于“天地氣交而生養(yǎng)萬物,物得大通”(《周易注疏》卷3《上經·泰》)??傊?,綜合歷史時期學者對“天地交而萬物通”的詮釋,其基本涵義、內容有三:
第一,從目的看,“交”就是“通”。儒者對此有較多的論述,如:“泰者,通也。天地之用,交相通之謂也”(王宗傳:《童溪易傳》卷7《泰》)、“天地交則氤氳而化醇,故萬物通”(方聞一:《大易粹言》卷11《泰》)、“泰者,天地之交也”(易祓:《周易總義》卷4《上經》)等等。有了天地之交,于是便有了難窮其近的萬事萬物,“往來不窮謂之通”(《周易·系辭上》),隨之才有豐富多彩的世界。
第二,從積極結果而言,“交”乃“通”,“天地交而萬物通”為“泰”,為“吉”,為“亨”?!搬尅唷蛔忠?,……通者,亨也?!?丁易東:《易象義》卷9《彖上傳》)第三,“天地交而萬物通”是大“通”,是宇宙人間之大“道”,是人們行為舉事的基本原則?!疤斓刂溃蔚酪??一言而盡,曰:交而已?!笤眨恢疄榈篮?!”(楊萬里:《誠齋易傳》卷4《泰》;張獻翼:《讀易紀聞》卷1《泰》)相反,若天地之氣“各自閉塞不能相交,則萬物無由得生”(李鼎祚:《周易集解》卷4《泰》)。這種情形,在《周易》中被稱作“否”(阻隔不通,困厄)。“泰言‘天地交而萬物通’,否言‘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朱震:《漢上易傳》卷9《說卦傳》)。對此,《周易·上經·否》說:“否,……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梢?,沒有天地之交,就沒有萬物。中華民族文化之綿延不斷,何嘗又不是如此呢?華夏文明之所以巍然屹立于世,關鍵就在于法天地“交通”之大“道”。我們“交通大學”之命名和辦學理念,也蘊含著這樣一種中華民族傳統的人文精神。交大橫跨 3個世紀的蓬勃向上發(fā)展歷程,正是充分汲取天地之大“交”、使萬物致大“通”的傳統營養(yǎng)資源的結晶。
面對新的形勢,以較高的起點為基礎,我們交通大學對“天地交而萬物通”之“交通”,又有新的理解,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面向未來,我們的理想是把交通大學建設成為一所大師云集,精英薈萃,科技成果和人文思想交相輝映,不僅能夠推動國家的工業(yè)現代化,而且能夠促進人類健康、引領社會發(fā)展、對人類社會進步貢獻卓著的世界一流大學。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引領下,今天的交通大學之“交通”,有著更全面的理解和更高的要求,是在更高起點上實現全方位的“交通”。
其一,注重國際交流,實行聯合辦學。我們已經和美國密西根大學合作,創(chuàng)辦了密西根學院,希望通過全面借鑒密西根大學的成功經驗,實現在中國快速建設一個國際一流的研究型高等教育機構,為社會培養(yǎng)一代創(chuàng)新性領袖型人才。同時,積極從海外引進高層次、高水平人才,服務于交通大學的國際一流大學的建設;并選派優(yōu)秀人才出國深造,學習國際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與模式,促進交通大學的快速發(fā)展。
其二,人才培養(yǎng)方面,注重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交通大學始終把人才培養(yǎng)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萬物以“交”而“生”、以“交”而“泰”。人才的催生和培養(yǎng),也需要“交”而“通”之。在“交通”辦學理念的引領下,我們交通大學人才輩出。歷史時期的交通大學,既培養(yǎng)出了如錢學森、吳文俊、茅以升、張光斗等科學巨擘,也造就了如江澤民、汪道涵這樣的政治家,更誕生了如李淑同等學術大師和如王安等產業(yè)界巨子。各類人才的脫穎而出,實現了我們的辦學理念,充分體現了交通大學之“交通”的深意。
今天的社會發(fā)展,專業(yè)分工日益專門和精細,要求人才務必精專;同時,學科間交融越來越強,綜合集成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專門人才必定具有相關綜合基本素質、知識和能力。一個人知識面越廣、越豐富,其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融會貫通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越強。因此,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也離不開“交通”。為此,我們積極、主動地調整課程設置體系,在加強專業(yè)教育的同時,加大通識教育的力度,實現中外、古今、文理知識和學科的“交通”,并及時付諸實施。
其三,科學研究方面,我們站在學術前沿,打破學科畛域,實現邊緣學科與主流學科、新興學科與既有學科、理工科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融貫通”,并積極采取力度較大的措施,促進這種“交通”的實現;鼓勵科學研究、學術的探索,以海納百川、虛懷若谷的胸襟和廣博的氣度,容存不同的知識體系、不同的學派、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聲音。先賢早云:“有容,德乃大”(《尚書·周書·君陳》)、“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國語·鄭語》)。只有不同學科交通融會,允許、鼓勵價值取向多元化、差異化,求同存異,才能促進研究者勇于探索,激發(fā)其煥發(fā)出蓬勃向上的活力和永無止境的創(chuàng)造力,推動科學研究事業(yè)生生不息地發(fā)展。
其四,在服務社會、引領文化方面,堅持科學技術服務社會的方針,注重產學研的社會功能與導向,致力于建立以企業(yè)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以推進自主創(chuàng)新、服務社會。學校設有科技合作部、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專門從事校企合作、成果轉化、技術轉移的管理及服務工作;同時,依托學校的智力優(yōu)勢、整合校內外各種創(chuàng)新資源,進一步成立專門服務于社會的機構,為實現科技創(chuàng)新、高新技術產業(yè)化、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提供全方位服務平臺。
總之,上海交通大學深厚的辦學傳統,奮發(fā)圖強的發(fā)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國內外所矚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百年學府正乘風揚帆,以傳承文明、探求真理、振興中華、造福人類為己任,秉承“交通”辦學基本理念,力爭早日實現把上海交通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