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小張寫好一篇稿件后,發(fā)過來讓我?guī)退匆幌?。他說:“總覺得自己寫的稿子比較平,不突出,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什么辦法可以糾正?”
我對他說,你可以再讀一遍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把文中有關(guān)對比的句子找出來,體會一下,試一下學習運用對比手法來寫作,補充些背景材料,文章就可以從“平躺”到“站起來”。過了幾天,他把文章改了以后,果然好了不少。
《岳陽樓記》中的對比手法
什么叫對比?對比,就是把兩件不同的事物、甚至是對立的事物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和比較。在寫作中運用這種手法,可以反映矛盾,表現(xiàn)沖突,達到生動有力的效果。
在《岳陽樓記》中,范仲淹就充分調(diào)動了寫作中的對比手法,使文章文采飛揚。他在寫天氣差的時候洞庭湖的景色時是這樣寫的: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寫到天氣好的時候,作者這樣寫道: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這一組景色的強烈對比,為文章寫情寫理打下了基礎(chǔ)。果然,作者在寫了景色后,就寫登樓者的心情。天氣壞時,登樓者“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天氣好時,登樓者“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span>
接著,范仲淹又以“物喜、已悲”“廟堂之高、江湖之遠”“民、君”“進、退”等對比,通過相輔相成的比照與呼應,最后寫出 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
這種通過對比步步推進、層層深化的寫作手法,值得我們學習。
向詩詞學習對比手法
“詩言志”。說的是詩歌要表達思想、抱負、志向,抒發(fā)情感。為此,許多詩人在寫詩時,會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富有哲理的句子。
劉禹錫的詩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span> “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span>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等,都是運用對比手法寫成的?!俺林叟c千帆”“病樹與萬木”“新葉與陳葉”“東與西”“無晴與有晴”,強烈的對比,凸顯了詩的意境與情感。
在讀詩時,只要多加留意,對比的詩句就常常會遇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薄八暮o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薄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薄皺M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薄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睂懙枚嗝歹r明,反差多么強烈,多么有立體感。
在詩歌中運用對比,使事物對立的兩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使情景步步推進,抒發(fā)強烈的感情,能引起讀者共鳴,達到強烈的表達效果。我們在寫稿時,這種手法是可以學習并運用的。
文章標題巧妙運用對比
稿子要想有吸引力,標題運用對比是好辦法。
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的成名作《分清主流與支流 莫把開頭當過頭 》,標題即從改革的“主流”與認為改革亂了套了的“支流”的碰撞中、從認為擴大農(nóng)民自主權(quán)是剛“開頭”與認為“過頭”的討論中,通過扎扎實實的調(diào)查,用事實來回答那些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有懷疑、有抵觸的人。
以下這些稿件的標題對比強烈,可以借鑒。
《小地攤彰顯大民生》,說的是疫情過后適當發(fā)展地攤經(jīng)濟,成為搞活各地經(jīng)濟的一個“潤滑劑”,是低成本的創(chuàng)業(yè)方法。
《一口方言講出千萬流量》,說的是一位用方言口音講唐詩的老師的故事,讀來饒有興致。
《爺爺?shù)募Z票和孫子的股票》,說的是居民生活的變化?!盃敔敗迸c“孫子”成一組對比,“糧票”與“股票”成一組對比。
《博士中關(guān)村買電腦被騙,七個博士沒搞定一個商戶》。你看,反差多大:博士對個體商戶,七個對一個,學歷差距也大,博士仍被騙。
《51歲養(yǎng)生專家去世,發(fā)人深思》,養(yǎng)生專家是講長壽之道的,是對長壽有訣竅的人,怎么51歲就去世了?
《為了忘卻的紀念》,這是魯迅的一篇文章的標題?!巴鼌s”與“紀念”本來是對立的,但魯迅把它們統(tǒng)一起來,要“忘卻”的是悲哀的重壓,決心化悲痛為力量,以戰(zhàn)斗來記念白莽、柔石等左聯(lián)五烈士。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深沉的悲憤和堅韌的戰(zhàn)斗精神。
這些文章標題,一看就很吸引人,就會引起讀者讀完全文的欲望,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常言道:“題好文一半”。在標題中,巧用對比的效果實在是太好啦!
文章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富與窮,大與小、先進與落后、文明與野蠻、成功與失敗、廉潔與貪腐、事實與謠言,都是具有強烈對比的事物。在文章中間運用對比,作用很大。
在對敵我雙方的力量比較上,對比是常用的方法。
《中原我軍占領(lǐng)南陽》(見人民日報1948年11月9日)一文的導語就是一句強烈的對比:“在人民解放軍偉大的勝利的攻勢下,南陽守敵王凌云于四日下午棄城南逃,我軍當即占領(lǐng)南陽?!?/span>
在《南京完全解放》(見人民日報1949年4月25日)一文中,對敵我力量對比,是這樣寫的:“在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后三天時間內(nèi),人民解放軍便攻占全中國第一個大城市,這說明解放軍威力的強大,國民黨匪軍一觸即潰,已經(jīng)無法進行有組織的扺抗?!薄霸谌嗣窠夥跑姲偃f大軍攻擊之下,千余里國民黨長江防線全部崩潰,南京國民黨反動賣國政府已于昨日宣告滅亡?!?/span>
(人民日報發(fā)表南京完全解放的消息對比一文中,敵我力量對比)?
富與窮的對比,是在各種消息、通訊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丁摆w光腚”的后代富了》(見人民日報1995年4月3日)一文,在寫到當年窮時,“隊里欠27萬元,社員干一年掙不到20元錢,全村大約有30%的農(nóng)戶有變成‘趙光腚’的危險?!倍趯懙礁母镩_放后富裕起來時,“元寶村富了,全村有80余人坐過飛機旅游,孩子上學和醫(yī)療全部免費,‘趙光腚’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span>
正確思想與錯誤思想的交鋒,是對比中又一可寫的內(nèi)容。在《縣委書記的榜----焦裕祿》(見人民日報1966年2月7日)一文中,就多次提到焦裕祿對錯誤思想的批評。其中,有對縣委干部想裝潢辦公室的批評,也有對自己孩子沒花錢就看電影的批評。
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重視安全生產(chǎn),是為了杜絕忽視安全生產(chǎn);講提高質(zhì)量,就要反對粗制濫造;反對形式主義,說明以前有形式主義存在;強調(diào)勞動紀律,必須糾正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寫稿件,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問題,就會比較客觀與真實。
總之,文章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文章就從“平躺”變成“站起來”了。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人和事,安排在一篇文章中,讓讀者去作比較,就能分清好壞、曲直、是非,文章的感染力就大大提升了。
讀完此文,請記住以下13個字:“富與窮,大與小,學會對比文章妙”----這就是對比的力量!
(作者系人民日報資深記者、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培訓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