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與南洋公學新論(下)□王宗光
盛宣懷人才觀的演變
今天的交大以理工教育聞名中外,但是南洋公學初創(chuàng)時期確定的辦學宗旨是培養(yǎng)高端法政人才的文科類大學。公學最初幾年的辦學活動服務于這個辦學宗旨,1901年開設經(jīng)濟特科班,1902年開設政治班,派遣出國的留學生也多學習法政專業(yè)。
盛宣懷之如此設定辦學宗旨,是希望在人才培養(yǎng)上與早一年創(chuàng)辦的以培養(yǎng)工程技術人才為主的北洋大學堂有所區(qū)別。同時也是盛宣懷的西學觀從科技層面上升至政治制度層面的反映,說明其在設學目標上已經(jīng)突破僅為實業(yè)培養(yǎng)人才的局限,開始著眼于為國家廣育法律、政治、外交、商務等各類人才。這是盛宣懷教育理念的一次轉變與提升。
1902年底到1903年初,公學接連發(fā)生墨水瓶退學事件,致使公學辦學方向發(fā)生重大轉折。盛宣懷改變原先擬開設政治、外交、法律專業(yè)的設想,認為學生在學習這些科目時容易引發(fā)思想浮躁,進而誘發(fā)學潮,此后公學應“專重泰西實業(yè)與留學生”,盡量向學生灌輸科學,少講社會哲學。此外,北洋大學堂因為八國聯(lián)軍入侵而停辦,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yǎng)無形中斷,而盛宣懷所管工業(yè)企業(yè)對這類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這也成為促使南洋公學轉變辦學宗旨的一個原因。
從1903年開始,公學辦學方向由政學轉向實學,原設政治班,擬設法律、外交科一律停設,而商學為實學之一種,成為重點發(fā)展的學科,籌建商務學堂;1905年后公學相繼歸屬商部、郵傳部、交通部,則完全轉向實業(yè)工程科,以培養(yǎng)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為目標。
盛宣懷傾其心力辦南洋
綜觀盛宣懷一生的教育活動,南洋公學是盛宣懷投入精力最多的一所學校。從1896到1905年,南洋公學創(chuàng)辦近十年,常駐上海的盛宣懷始終擔任南洋公學督辦。對于南洋公學,大到經(jīng)費籌措、校長人選、辦學方向,小到招生考試、學生出路、教習聘任,盛宣懷事無巨細,親歷親為,而非常人理解中的只出錢不管校的“甩手掌柜”。
比如,對于經(jīng)費問題,盛宣懷總是盡心籌措。1901年,公學的兩家供款單位輪船、電報兩局拖延公學撥款長達半年,致使公學經(jīng)費緊張起來。盛宣懷當即致函兩局負責人,措辭嚴厲地說:“此系額外支要款,豈能任意宕延?!眱删制扔谑⑿麘训膲毫Γ诋斈?月份撥解全部辦學費用。
又如,聘請師資與招生考試,他極為重視。1901年夏秋,盛宣懷主張設立經(jīng)濟特科班,有人推薦翰林院蔡元培擔任總教習。盛宣懷兩次接見蔡元培,當面詳細詢問后決定聘任。南洋公學招考生時,考場往往設于盛宣懷上海斜橋的家里,考卷批閱后也由盛宣懷最后定奪錄取名單,黃炎培、邵力子、李叔同等都是盛宣懷親自錄取的南洋公學學生。
南洋公學籌建和興辦時期,曾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甚至幾次面臨中途夭折或關門停辦的危機。每次出現(xiàn)危機時,都是盛宣懷親自出面,極力維持,化險為夷。
第一次發(fā)生于1896年10月。盛宣懷上呈光緒帝奏折,要求興辦南洋公學。然而,光緒帝諭旨表示,辦學可以,不用盛宣懷出錢,“以崇體制”。盛宣懷清楚知道,甲午戰(zhàn)敗后的巨額賠款,使清政府國庫空虛,所謂不用他籌款而由政府撥款的諭令只能是一紙空文,這樣下去學堂不知何時才能辦成,必將胎死腹中。育材心切的盛宣懷并沒有遵從諭旨,等候國家撥款辦學,而是堅定地利用電報、輪船兩局捐助的籌資渠道創(chuàng)建了南洋公學。
1899年公學面臨了第二次辦學危機。欽差大臣剛毅南下南京、上海等地,以籌措海軍軍費為名,指令盛宣懷停辦南洋公學,將輪船、電報兩局提供的辦學經(jīng)費10萬兩移歸國庫。盛宣懷一方面極力強調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性,一方面反復與輪電兩局股東商議,每年籌措相應經(jīng)費,充作海軍費,又一次度過了停辦危機。
最嚴重的一次危機發(fā)生在1902年10月。南洋公學發(fā)生了“墨水瓶事件”,導致一百多名學生集體退學,并由此引發(fā)全國新式學堂的學運高潮。很多守舊官員紛紛上奏清廷,要求停辦新學。不少新式學堂因此停辦,但是盛宣懷表示南洋公學絕不能停辦。他對學部大臣張百熙說:“弟學識谫陋,何足以言興學,惟辦事必需人材,成材必由學校,故不惜延訪通人,創(chuàng)開風氣,而自忘其才力之不及,始終不肯退步?!痹诠珜W生死存亡關頭,盛宣懷的“始終不肯退步”,使公學得以傳承不輟。
1903年墨水瓶事件過后,又逢盛宣懷所管輪船招商局、電報局被袁世凱接管。袁指示兩局停撥公學經(jīng)費,要求公學停辦。1月24日,袁世凱致電盛宣懷:“聞南洋公學已罷散,能否趁此停辦?或請南洋另籌款。”2月3日,盛復電稱公學“并未罷散”,堅決不同意停辦。他一面裁撤譯書院、東文學堂及特班師范班,以收縮公學規(guī)模;一面另募款項,又使公學順利度過此次危機。
盛宣懷是近代著名教育家
交大著名校友、1920年代校長淩鴻勛曾說:“盛氏雖為政治上一犧牲者,然對于南洋公學則為一首創(chuàng)之功臣。”盛宣懷在辦理南洋公學過程中,頂住了重重非難與阻力,憑借自身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實力,積極倡導興學救國的辦學目的、學以致用的辦學原則、學習借鑒西方教育經(jīng)驗、開創(chuàng)新的辦學模式、努力尋找中西教育的結合點,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中國教育近代化進程。
作為教育家身份的盛宣懷早已受到人們的關注。蔡元培早年曾說:“逮盛杏蓀先生瞭于大勢所趨,始奏立南洋公學,以與北洋大學并峙,其規(guī)模宏遠,不特為當時華校所罕見,抑亦在華西校所難幾然?!备叨仍u價了盛宣懷首開南北洋大學的教育功績。近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孟憲承在1932年《新中華教育史》一書中稱清末制定全國學制時,“李(鴻章)、張(之洞)的議論,和盛宣懷的事業(yè),并為后來國定學制的先聲?!币簿褪强隙耸⑿麘训霓k學實踐活動在1902年和1904年兩次全國性學制的頒布實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988年近代史專家夏東元在考察了盛宣懷教育生平事跡后認為:“南洋公學是我國最早兼師范、小學、中學、大學的完整教育體制的學校。促其成者為盛宣懷,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應給予一個席位?!?004年,夏先生又在《人民日報》刊文明確稱盛宣懷為“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早期的實業(yè)家、教育家”。
我們認為,從同光年間因發(fā)展實業(yè)需求而不自覺地辦理單純性不成體系的技術學堂,發(fā)展到甲午之后順應時變主動設立正規(guī)體系的近代高等學堂,再到20世紀初年以遣留學、開譯院、設圖書館以輔助學校教育的大教育模式,作為實業(yè)家的盛宣懷終其一生參與了整個晚清時期近代教育的過程。他以對新式教育的敏銳感和付諸實施的能力,首創(chuàng)中國近代最早的兩所大學、最早實施近代三級學制、最早開設師范教育,成為中國教育近代化過程中非常有影響力的實際推動者,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