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諳中華美食文化的人一定會懂得,真正的“美食”并不是魚翅燕窩,生鮮野味,而是富有濃濃地方特色的佳肴。
它們就像是養(yǎng)在深閨小巷里的布衣美人兒,往往比大家閨秀更為誘人,只等你來識(食)。逛了一趟云南,食出不少見識,食出這片美麗的沃土泱泱五千年文化底蘊。一、過橋米線昆明本就是個令你一見如故的地方,何況是故地重游,更生親切。二下昆明時,頭一天晚上便四處尋訪正宗的過橋米線店。就是這里了,狹小的店鋪,老舊的門面,昏黃的燈光,泛著油光的木桌。米線上來了,一大海碗油汪汪的雞湯,油是漂在上面的,厚厚的一層,還“咕嘟咕嘟”冒著熱氣。旁邊一盤)白的米線,五六樣繽紛的配菜。未飽口福先已賞心悅目。我等不得米線下碗,先拎了一片嫩嫩的小牛肉,在湯里汆得顫顫的,閉上眼吃下去,氤氳的暖意在呼吸吐吶間滲入了肺腑。每一根神經(jīng)都松弛了,喧囂的心被這蒸騰的熱氣熨帖得無一處不妥帖舒適。滾熱的雞湯里汆熟的米線又鮮又滑,令人食指大動。那是一種———溫馨的、愉悅的、家的味道。
是的,家的味道。家只是一個概念,就在這一刻心找到了故園,于是對這片萍水相逢的土地泛起了深深的依戀。風塵仆仆的心終于找到了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咽下這一口濃香四溢的雞湯,不知有多少人在默然無語中感激著上天?
二、乳扇作為四大古城之一,大理古城不同于麗江、平遙,雖名“古城”,實是整新如舊,骨子里的繁華燦爛是脫不去的。大理卻是真正的古意盎然。古墻離落,碧瓦參差,霽光浮動,那種細致的風情,絲毫不遜于“明朝街頭賣杏花”的江南,而大理背倚一段皚皚的)山,卻又平添了一種厚重與迷離。
在一條條古舊的巷子中。被熏燎成煙灰色的黛墻下,擺開一個個小攤。攤主大都沉默———金黃的乳扇躺在那里,本身就是一聲有力的吆喝?!芭D炭境缮茸淤u”是“云南十八怪”之一,一小勺發(fā)酵的粘稠牛奶,在滾熱的鍋底上三盤兩盤弄,竟就漲成扇子那么大,卷在竹簽上倒也頗具氣勢。乳扇色燦香濃,酥嫩可口,入口即溶,甜而不膩,直令人欲罷而不能。
面對幾十米外的城門外面那個花花綠綠的繁華世界,那些形形色色驚嘆著,贊美著的游客,攤主拘謹在古意里,沉默地收錢,殷勤而誠懇地遞過一串金黃的乳扇———仿佛全世界的陽光都灑在了上面。那片古意盎然的城垣,是白族熱情淳樸的“阿鵬哥”和“金花”們固守的對純潔的信念。嘗一口乳扇,鮮甜溶進了口,感動溶進了心。
三、酥油茶酥,油,茶。這三個字光念起來就很令人垂涎。那醇厚的奶,大葉子茶,極香的酥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濃郁的風味在舌尖肆意蔓延,很輕易地就俘虜了你的味覺。你不需要牢記“三口為品”的茶訓,“咕咚咕咚”一大碗灌將下去,抹抹嘴巴,主人自會殷勤地上前給你添滿。那些豪放的扎西們,同樣豪放的好客的卓瑪們,把這當作是你對他們的手藝最高的贊揚與敬意。腳下是香格里拉天堂般神秘的大地,窗外是藍月山谷夢幻般圣潔的)山,身邊是康巴漢子們跳著熱情如火的“鍋莊”,手中是一杯熱氣騰騰濃香四溢的酥油茶,在這寒冷的冬夜里先暖了胃,后暖了心,只覺得人生如此,夫復何求!舌尖縈回著鮮味,鼻間繚繞著酥香,恍然間自己也成了半個藏民。
臨行時買了兩盒速溶酥油茶帶回來。沖泡好了,卻品嘗不出那份香甜。再細細一嘗,就是這個味道,沒有錯啊。熟思良久,才恍然大悟:或許是脫離了它生長的根吧。
的確,沒有扎西們在堂前踏著無言的舞,沒有卓瑪們在屋里唱著無詞的歌,沒有藏家大地的嶙峋莽蒼,再香的酥油茶,都失去了風味。
城市太瑣碎狹小,容不下酥油茶粗獷的心。(唐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