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思政課上引導學生關注中國政壇新氣象圍繞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進入訪談流程

  本報訊2月20日,春寒料峭,校本部EJ106的階梯教室燈火通明,暖意融融。濟濟一堂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程班的170名同學早就在期盼。當晚,他們將首次體會本校思政課創(chuàng)新教學“項鏈”模式的魅力,第一次感受主講教師許靜儀和校黨委宣傳部部長陳志宏聯(lián)袂訪談課程的樂趣。
  一開場,主講教師許靜儀用清晰、標準的普通話介紹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在熱烈的掌聲中,請出了我校宣傳部部長陳志宏。一上講臺,陳老師不乏幽默的言語把學生們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從中國致公黨主席萬鋼被任命為科技部部長、無黨派人士陳竺擔任衛(wèi)生部長,陳老師引導學生們關注中國政壇的新氣象,并點出了這新氣象的背后,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重要步驟,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戰(zhàn)略舉措。
  從這個視角切入,兩位老師圍繞著中國獨具特色的政黨制度進入訪談流程。許老師設計了很多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陳老師則翻開中國近現(xiàn)代史冊,揭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不是哪個人一時沖動的奇思妙想,而是在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各民主黨派及社會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選擇。找尋歷史淵源,就我國之所以實行現(xiàn)行的政黨制度做了詳細的解釋,使同學們有了更明確認知;介紹我國的八個民主黨派及其新領導人,使同學們對中國的政黨制度有了基本了解;比較美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國的政黨制度,使同學們全方位認識各國制度實施背景。陳老師對我國和各國政黨制度的縱橫比較,思路清晰,使看似枯燥的課本內容一下子深刻、生動。陳老師最后總結出了幾點啟示,更是給了同學們提高思維能力的訓練,“潤物細無聲”地增強了同學們對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熱愛。
  陳志宏抑揚頓挫的講解、許靜儀清晰默契的配合,一個半小時的授課時間不知不覺已經(jīng)過去。最后,許老師發(fā)動同學與陳老師進行互動,同學們就自己感興趣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等問題向陳老師發(fā)問。陳老師熱情作答,言語中充滿對同學們要關心國家大事的鼓勵。課后,參與聽課的幾位青年教師饒有興趣地與兩位任課教師共同評課。
  象這樣精彩的訪談式“項鏈”教學模式在社科學院冬季學期的“毛鄧三”課程已成功實施了3次,邀請的嘉賓教師有知名哲社專家顧駿教授、有來自國企第一線的黨委書記王山校友。主講教師與訪談嘉賓默契合作這一新穎授課形式正越來越得到課程班學生衷心喜愛。
  社科學院顧曉英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