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諾貝爾獎”大家談


  本期話題
隨著今年“諾貝爾獎”的分項逐一揭曉,中國人的“諾貝爾情結”又被勾起來了。
  這幾年,有一種現象耐人尋味,從社會精英到普通百姓,每到華人獲得諾貝爾獎之時,總要高興一陣子,好好尋思一番獲獎者與中國“沾親帶故”的淵源,從中找到揚眉吐氣的感覺,可仔細琢磨,又陷入尷尬與困惑中。長期以來,中國作家和科學家對自己遲遲未能在諾貝爾飯桌上分一杯羹而耿耿于懷,可以說,中國人的諾貝爾情結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深。但在你個人看來,中國人離“諾貝爾獎”究竟還有多遠?"中國本土作家和科學家怎樣才能獲得“諾貝爾獎”?
編者按:“我說”是四版開辟的欄目,它的宗旨是提供互相學習與借鑒的平臺,方便我們對社會上出現的各種文化熱點事件和價值觀問題,匯集各方觀點,發(fā)出我們的聲音。
潘梅森(計算機學院):因為中國的教育模式落后于西方國家,學生是被迫接受知識,而不是主動去探究,所以中國學生是學習能力有余,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缺乏研究型人才。想要得到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為宗旨的“諾貝爾獎”,還需要努力改善國家教育體制!對于目前國家加大了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重點領域的投入以及對硬件設備的更新,這一切文化環(huán)境的改善無疑為我們科研工作的展開提供了一個優(yōu)良的客觀條件。其實不管是科學也好,還是文化也罷,都是一個長期的投入,而且在短期內產出并不那么明顯。中國正在向這方面加倍努力。個人認為中國最有可能的是在生物和醫(yī)學領域奪得“諾貝爾獎”,畢竟中國現在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還需要十至二十年時間去努力!
  黃向陽(法學院):我認為從“諾貝爾獎”的構成來說,以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文化背景,加上評委會的評審標準,有一項獎中國人不可能得到,那就是“諾貝爾和平獎”。關于其他的獎項,那就主要看中國人能否走到科技發(fā)展的前沿,這與國家的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息息相關。從“諾貝爾獎”的設立到現在,一百多年來,中國人遲遲未能獲獎的最大原因就是沒有強大的科技實力。中國需要的是科技創(chuàng)新動力,需要追求自主的知識產權,同時又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和物質基礎來提供給科技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增強國家的科技競爭力。就中國本土作家而言,要想獲得“諾貝爾獎”要有兩方面的條件,但是照目前來說都不具備:一個是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學作品,另一個就是這些作品能夠讓西方人看懂。中國目前的文學作品大多遠離現實和生活,缺乏時代特色,加之東西方文化差異太大,而專業(yè)翻譯人才又比較缺乏,要想讓西方人看懂中國的文學作品,難度相當大。所以說中國的本土作家很難獲得“諾貝爾獎”。如果以40年為限,到2050年左右,中國將有實力獲得“諾貝爾獎”,這個實力是由中國的社會需要和自身發(fā)展需求等方面因素產生的,中國要想發(fā)展就必須更新轉型,這就成為其科技創(chuàng)新等的強大推動力,也就必將使中國具備這樣的實力。不過話說回來,中國有這樣的實力是不是一定會獲得“諾貝爾獎”呢?這其中又有一定的政治偏見問題:中國的日漸發(fā)展和崛起,逐漸削弱了主宰世界的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西方國家有了強烈的失落感,對中國不滿,導致他們出于防范中國的需要,可能不會公正的把“諾貝爾獎”頒給中國。所以總體上來說,在2050年以前,若西方國家和評審會等不改變價值取向的話,中國是很難得到“諾貝爾獎”的。
  周鴻雁(體育學院):在文學方面,中國的當代文學已經變得缺乏中國味了,正如季羨林老先生所講的,中國作家中除了魯迅,也就只有沈從文的文章還有些中國味。中國當代文學首先得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文學主張,這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學,可國人卻很少懂得這個道理。就像中國的應試教育,就在扼殺中國青年的創(chuàng)造靈魂,我們的教育體制,不是小問題,而是大問題,諾貝爾獎是小事,民族的生存才是大事,我認為應該去尋找一條正確的育人之道才是重中之重。而從社會角度來看,“戀官癖”是中國的群體性心里疾病,它將影響中華民族振興的進程。這與我國歷史頗有淵源,“學而優(yōu)則仕”已經成為老祖宗的基因植入了中國人的骨髓了。如果大家都置身于“鬧劇中,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官場中,誰還會沉下心來做學問?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了,“諾貝爾獎”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肖學周(文史學院):其實對于“諾貝爾獎”的獲得與否,中國人不必妄自菲薄,中國本土還是有非常出色的作家,譬如沈從文,魯迅,老舍等人。特別遺憾的是沈從文,本來那一次的“諾貝爾文學獎”有很大的把握是他獲得,但是他卻不幸去世了。這個特別遺憾!為什么沒有中國本土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政治因素對這個的影響很大,譬如說文革時期的國內背景,大環(huán)境下的文化氛圍,是不可能產生“諾貝爾文學獎”的。作為一個要獲“諾貝爾獎”的作家,具有開闊的視野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種視野不僅僅是對國際事件的了解與關注,更重要的是具備一種人文關懷。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確是不斷開放的,然而象沈從文那樣的作家反而不再出現。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深度不夠,視野不夠。再就是翻譯問題,事實上很多中國經典的作品翻譯成英文以后會丟掉很多原有的精髓,作品的深度,技法,美感都會大打折扣,國外沒有非常優(yōu)秀的漢語言翻譯家,造成這樣的結果也是不可避免的??蒲蟹矫娴脑?,應該和文學這一塊差不多,另外中國的科研經費和國外相比還是很有差距的。我覺得中國離“諾貝爾獎”還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去努力!
  申有名(化學化工學院):從理工學科來講,中國想要獲得“諾貝爾獎”,這要看中國在這方面努力得怎么樣了,中國人在科研技巧,文化修養(yǎng)方面絕對不缺乏智慧,但為什么那么多美籍華人科學家能夠獲得“諾貝爾獎”,而國內卻沒有?很大一部分還是中國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與國外有很大區(qū)別,中國的科研投入不似國外那么多,學術氛圍也不似國外很具有凝聚力。在教育方面,中國要建立起一個人才培養(yǎng)機制,學術研究就應該專心于此,而不應該將科研與從政混為一談。一個好的團隊組合對科研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也不能缺少政策的支持,資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養(yǎng)。雖然國家近幾年關于經費的投入非常大,所立項目眾多,但是更需要科學家戒驕戒躁,沉下心來鉆研學術。我們應該鼓勵人才培養(yǎng),給他們一定的自由發(fā)展空間,現在我國的人才培養(yǎng)注重的不是能力培養(yǎng),只是應試教育,這就非常不利于個人發(fā)展。年輕人沒有后進之力,不說獲得“諾貝爾獎”了,想在學術方面獲得成就也會變得非常艱難。
  雷明全(經管學院):中國人再三失緣于“諾貝爾獎”,這無疑是無數國人心中的隱痛。獲得下個百年的諾貝爾獎,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首先,我們缺乏引起世人矚目的作家和科學家。中國的本土作家應減少些功力化,繁華落盡見純真,洗盡鉛華的文筆才能寫出引起世人共鳴的文字。中國的科技也并不落后,卻缺乏創(chuàng)新與交流,中國應創(chuàng)造多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科研。其次,中國的教育體制亟待完善。素質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依然將作為我們不變的追求,堅持發(fā)展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依然是我們的戰(zhàn)略目標。再次,實現“諾貝爾獎”的夢想離不開社會各方面的努力,我們應致力于創(chuàng)造更有利于人才振興與科學文化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