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記 憶 里 的 年 貨


  每年到了春節(jié),家家都要置辦年貨,年貨,成了過年美好的記憶。辦年貨是過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臘八節(jié)一過,咸魚、醬肉、香腸便開始掛上戶戶的陽臺,年味也漸漸濃了起來。
  我很小的時候,家里窮,記得有一年臘月二十八,外面下著很大的雪,再過一天就要過年了,但家里沒錢買年貨。母親念叨著,再窮也要過個好年啊。于是父親便在母親的囑咐中,冒著鵝毛大雪,趕往幾十里外的叔叔家借錢買年貨。父親回家時,外面已黑得看不見人,他用向叔叔借到的錢,買了二斤瓜子、二斤豬肉、三掛鞭炮,二斤酒,還有一些糕點,這就是我家那年的年貨,雖然是借來的錢,但有了年貨,便有了年的喜氣和味道。
  漸漸大了些,春節(jié)前爸媽置辦的年貨,除了一些吃的,就是為我們兄妹做的新衣服。那個年代買啥都得憑票,過年也不例外,記得有一年春節(jié),父親帶我買年貨,年三十排了大半天的隊,買回家一個大豬頭,足足有十幾斤,夠我們?nèi)页院脦滋斓?,父親喜出望外,一臉地興奮。說到買肉,我不禁又想起有一年春節(jié),父親提前買了幾斤豬肉,怕放在室內(nèi)容易壞掉,當(dāng)時也沒有冰箱,就掛在屋外房檐下。那時住的是平房,房外就是人來人往的路,當(dāng)天夜里掛在外面的肉就被人拎走了。第二天早上父親發(fā)現(xiàn)后急壞了,眼看春節(jié)就到了,這下過年吃不上肉了。遠(yuǎn)親不如近鄰啊,鄰居們知道后,東一家西一家,湊了幾張肉票,有了肉票,父親又重新買來幾斤肉,那年的年味很濃,彌漫著深深的鄰里情。
  到了八十年代,生活好了起來,物質(zhì)也豐富了,魚和肉都可以比較方便地購買了。我記得1984年春節(jié),我們家最大的年貨是搶購了一臺14寸的彩色電視機(jī)。我們住的單位大院,上下三層樓幾十戶人家,我們家是第一個添置彩電的。過年時,全家人便守在在電視前收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那年鄰居們都跑到我們家看電視,整個春節(jié),大院里都熱鬧非凡。
  進(jìn)入了九十年代,我讀高中了,感覺年味沒有小時候那么濃,但過年的喜慶仍然不減。我印象特深的有一年,我們家的年貨特別豐富,家里安裝了空調(diào),買了摩托車,并且裝上了電話,家人可以通過電話拜年了,我們家的年夜飯第一次搬到了酒店里,那幾年家里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年貨”也變得大不一樣了。
  隨著市場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想吃啥都能買到,根本不用等到過年去專門置辦年貨,也不用借過年這個時機(jī)打牙祭改善生活。我家的廚房就是一個大倉庫,平日里里面的米、面、油、蔬菜、肉類、海鮮,應(yīng)有盡有,根本吃不完。人們已經(jīng)不愁吃不愁穿了,只要有錢什么都買得到。我們過年回家,不會再大包小包的帶年貨回去了,能夠回家團(tuán)圓,那種濃濃的親情才是最好的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