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歐陽修的《鵲踏枝》
□ 爾 然">
電子報
電子報

總是春閨恨最深
———— 品歐陽修的《鵲踏枝》
□ 爾 然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從此詞的主題來看,這是一個老題材了,寫閨怨,寫薄情;從此詞的表現(xiàn)手法來說,也是最常見的“男子作閨音”———男性詞人化為青年女子的身份來抒發(fā)其感情遭遇,可說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傳統(tǒng),從俚詞到散曲多用之。這一類的作品容易失之流弊:或?qū)懙贸C情,雕飾太濃;或?qū)懙脺\薄,流于淫靡。這首詞卻充分顯示了歐陽修用沉著深情之筆作艷語的功力,風流而自成高格。
  敲開深深庭院,撩起重重簾幕,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寂寞孤單的身影。詞人沒有刻畫位名感傷、纖弱的貴族婦女的憔悴容貌,也不曾追憶她歡愛甜蜜的往昔,只是抓住暮春時分的特色景觀,以一聲“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含淚叩問,把她既悲且恨、自憐自傷的內(nèi)心世界揭示出來了。
  每到春盡,人們都要苦苦留春,正如黃庭堅《清平樂》詞中語:“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币驗橹挥写禾觳庞凶砣说逆弊湘碳t?;ㄖ榔G是天下最美好的事物,花之美艷又是世間最短暫的事物。而如花美眷,同樣是最經(jīng)不起歲月蹉跎的。如花一般的憔悴,如花一般的紅消翠減,如花一般的紛紛揚揚漫天飄落,是人世間一種何等凄哀的況味!
  飛花弄晚,亂紅飛盡,這一份美麗而又繽紛的凋零,殘酷地提醒著所有有情生命自身無法抗拒的悲哀。更何況,青春的季節(jié)還未被盡情享受,匆匆又被黃昏的狂風暴雨碾落成塵,人生就更顯凄黯了。這其中透露出來的深刻體驗,已超越了單純的閨怨離恨而擴展為普遍的生命哲理。這一主題到了《紅樓夢》而臻于極致,《葬花歌》中“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正是極力描寫了美好人生的哀感頑艷的毀滅。
  開頭是問,結尾仍是問,從“庭院深深深幾許”到“淚眼問花花不語”,我們看到的,除了孤獨還是孤獨。只問不答,看似亂紅的無心,實乃人與花的共同傷心,不忍答,無須答,一切盡在無言中。無言而意味深長,正體現(xiàn)了宋代士大夫詞作中典雅蘊籍的審美價值取向。
  從藝術手法上看,這首詞的特色是運用多種間隔手段,把詞境打造得幽深曲折。首先是庭院,首句疊用三個“深”字,奠定全詞意境。深深的庭院靜悄悄地,把路拉得很長,亦把人藏得很深,一路上還有如煙的楊柳和一重重的簾幕把光線遮蔽得很暗,教人看不清里面的人物,且人物的心事也被渲染得撲溯迷離,有巧妙的懸念感。接下來仍沒有正面寫閨中少婦的容貌和心事,而只是從她的眼中看出去,現(xiàn)實與幻想交織處,透露著多少幽怨。過風處又是一晦境,一簾風,一簾雨,一簾暮色,把境界弄得更加凄迷。直到“亂紅飛過秋千去”,又是一道昏暗,少婦的心事盡在不言中。全篇通過環(huán)境的渲染,把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解剖得婉轉(zhuǎn)曲折又淋漓盡致。
  這首詞因為境界刻畫成功,頗能說明詞含蓄曲折的美學意蘊,故歷來評價很高。王又華《古今詞論》中這樣點評:“詞家意欲層深,語欲渾成。作詞者,大抵意層深者,語便刻畫;語渾成者,意便膚淺,兩難兼也?;蛴e其似,偶拈永叔詞云:‘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何也?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花竟不語,此一層意也;不但不語,且又亂落,飛過秋千,此一層意也。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人,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成耶?”
  簾暮、風雨、欄桿、庭院等物事,都是詞作者喜愛用的景物,為何?按照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的說法:“美感的養(yǎng)成在于能空,對物象造成距離,使自己不沾不滯,物象得以孤立絕緣,自成境界:舞臺的簾幕,圖畫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臺階、欄干、詩的節(jié)奏、韻腳,從窗戶看山水、黑夜籠罩下的燈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離化、間隔化條件下誕生的美景。李方叔詞《虞美人》云:‘好風如扇雨如簾,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钌屉[詞:‘畫檐簪柳碧如城,一簾風雨里,過清明。’風風雨雨也是造成間隔化的好條件,一片煙水迷離的景象是詩境,是畫意。中國畫堂的簾幕是造成深靜的詞境的重要因素,所以詞中常愛提到。”
  藝術講究想象,詞境尤其要曲折,直寫物體本身太實、太明,需要一些風風雨雨的遮攔物,才能起到虛暗迷離的效果,留下藝術的距離和想象的空間。
  詞人還特別擅長以“影”來幫助達到迷離之態(tài)。最能說明詞境朦朧之美的例子,要算“張三影”的典故了。張先是北宋初期的詞人,他詩格清新,尤擅長于樂府。張先的詞與柳永齊名,因善用“影”字,更令文壇矚目。古書上記載,宋祁尚書奇其才,特地訪問張先,令隨從通報說:“尚書欲見 ‘云破月來花弄影’朗中”。張先回答說:“得非‘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耶!”有客對張先說:“人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睆埾日f:“何不目之為張三影?”客不曉,他接著說:“云破月來花弄影。嬌柔嫩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風絮無影。此余所得意也?!?br>  一次,張先謁歐陽修,歐陽修迎接說:“好!云破月來花弄影。”蘇東坡比張先小四十六歲,兩人過往甚密,東坡尊張先為前輩,稱其“能為樂府,號張三影者”?!坝啊弊譃槭裁春??其實不難理解,因為詩境闊詞境狹,詩境以通達明亮為美,詞境以曲折幽暗為妙。由詩境入詞境,是由明境入晦境了,一個影字就具有了迷離搖曳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