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在大學,你是否還記得那些“之乎者也”


  本報訊(通訊員 何立靖 沈倩倩)“漢樂府繼承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活動和人民的愛憎感情……”老師在講臺上激情洋溢地介紹著文章的背景,解析著詩篇的內容,屏幕上展示著一排排制作精美,記錄著無窮鐫刻在時光里的方塊文字,說到動情處,聲音抑揚頓挫,仿佛要將人帶入那神秘而富有意境的先秦諸子,兩漢魏晉,唐風宋雨中去了。
  這是3月25日張藝老師在給09家紡3班的同學們上大學語文的課程,講解著《服飾文學作品選》內容時的場景。本學期同學們多了大學語文這門課程,剛開始大家都感到很驚訝,因為作為家紡專業(yè)的學生,開始大學的學習后我們明顯的感覺到課程上接觸的更多的是各種專業(yè)課,而伴隨我們12年的語文數學等課程已經漸漸遠去,轉身回首,那些之乎者也卻成了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而更多的同學也在質疑,作為一個高職的學生這種詩詞散文對于我們未來的就業(yè)有什么幫助呢?而畢業(yè)以后我們根本就用不到吧?誠然部分同學對此是有些不屑的,上課時也多少會表現出和上專業(yè)課所不同的心態(tài)。
  然而當大家真正上了這門課以后卻有了些不同的想法,課上大家聽老師講解著文章的內涵,將內容和我們當下大學生所面臨的人生階段和現實心理結合,例如老師從詩經名篇《君子偕老》的內容聯(lián)系到愛情與倫理道德等都是正處于愛情觀形成期的我們所需要認識的,老師盡量將課文聯(lián)系到我們身邊發(fā)生的大小事件,拉近文章和同學們的距離,讓同學們感到親切。“我挺喜歡上這門課的,在有些小迷茫的大學生活中能靜下心來聽聽這些聲音,想想自己的人生方向,確實挺受用的。”王同學開心地告訴筆者。
  是啊,在我們日益浮躁的大學生活中,從網絡游戲,K歌逛街中走出來接觸一些文學作品,并從中獲得一些感悟或許如一道清風,能夠給大家降降溫,而不得不承認當今的大學特別是??聘呗氃盒鹊恼n程設置上是存在輕視大學語文教育的現象的,這是一種教學功利化,培養(yǎng)目標過于短線的反映,而這樣的教育方式在造就一大批專才的同時也使他們缺少一種人文素養(yǎng)。當然可以看出現在大家也漸漸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很多學校都開了大學語文課,這樣可以取得思想啟迪、道德熏陶、文學修養(yǎng)、審美陶冶、寫作鑒賞等各方面的綜合效應。而如《服飾文學作品選》這樣的課本將語文與專業(yè)結合更能彰顯我們專業(yè)學習中的人文關懷,相互融匯,能給我們的學習更多的啟迪。
  大學生活,你是否還記得那些之乎者也。同學們,如果我們真的可以在學習生活中抽出半小時或者一小時時間多多品味這些人類歷史長河中的閃光思想,不論古今中外,不求精但求通,那也遠遠超過這門課九十分鐘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