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從“泉州學研究”到“閩南文化研究”———《泉州師范學院學報》特色欄目的構建與拓展


  “泉州學研究”可追溯到85年前———1926年10月,廈門大學成立了國學研究院,一批著名學者如沈兼士、林語堂、魯迅、顧頡剛、張星火良、陳萬里等應聘南來,首開泉州學研究之風氣。“文革”結束后,1978年11月泉州歷史研究會成立,翌年7月《泉州文史》雜志創(chuàng)刊。1980年,泉州文史界諸前輩醞釀提出“泉州學”。1991年2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綜合考察泉州活動和國際學術討論會在泉州舉行,同年11月8日,中國泉州學研究所在泉州正式成立。1996年5月8日,泉州師專(2000年升格為泉州師范學院)泉州學研究所正式成立,又相繼出版“泉州學研究叢書”。1999年10月19-22日,海峽兩岸泉州學研討會在泉州師專舉行,使“泉州學”研究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30年間,地方學研究悄然興起,《泉州師范學院學報》雖然重視泉州學乃至閩南文化的研究,但沒有設置相應的欄目,缺乏有組織的系統(tǒng)研究。2001年,教育部啟動高校學報“名刊名欄工程”建設,編輯部抓住這一契機,于2002年第1期的顯要位置推出重點欄目“泉州學研究”。
  從2002年至2009年8年間,“泉州學研究”欄目共刊發(fā)論文94篇。其中海外交通、方言、南音、古建筑(包括名城保護)各9篇,歷史人物14篇,地方學、宗教及民間信仰、閩臺區(qū)域文化各5篇,戲劇及民間音樂舞蹈8篇,文學、家族與宗族、教育科舉史、文物與考古、民間風俗、回族問題各3篇,美術史、出版史、僑鄉(xiāng)問題各1篇。2006年與2010年,在全國高校社科學報評優(yōu)活動中,該欄目兩次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yōu)秀欄目”。
  “泉州學”與“潮州學”(潮學)、“徽州學”(徽學)、“溫州學”相類,在地方學上應有一席之地。那么,從2010年開始,我們又何以將“泉州學研究”拓展為“閩南文化研究”呢?其中又有什么樣的社會歷史原因呢?
  2001年12月以來海峽兩岸學者在廈門、泉州、漳州、臺北、龍巖等地舉行多屆的閩南文化研討會;其間,《閩南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規(guī)劃綱要》頒布;2007年6月9日,閩南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成立。這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以閩南文化為聯(lián)系紐帶的價值選擇,是有識之士整合海峽兩岸地方學研究力量的明智選擇,也是我們轉換欄目的主要社會原因。此前,漳州師院有“閩南文化研究所”;泉州師院有“泉州學研究所”,泉州又曾有《泉南文化》雜志;廈門有“閩南人”雜志,“閩南文化研究所”;臺灣省有《閩南雜志》、《泉南文化》雜志等。將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可以適當加以整合。
  閩南文化、泉南文化、泉州文化諸概念有著互涵、互滲、互釋、互通的關系。這從歷史上行政區(qū)域的演變可以窺見。福建古代的行政區(qū)域:隋朝平陳,改閩州為泉州,州治即今福州,管轄范圍包括今閩北、閩南;唐代久視間(700-701),改泉州(福州)為閩州,景云二年(711),以武榮州為泉州,州治即今泉州。至此,今泉州地域在閩南始確定。而唐初泉州(今福州)以南的福建地域,皆為泉南。唐中期泉南演變?yōu)槿莸膭e稱。金門、廈門兩島,歷史上長期隸屬泉州府。宋明時期,澎湖一帶為泉州軍事力量“屯戌”之地。南宋乾道七年(1171),泉州知府汪大袱派兵屯戌澎湖,“春夏遣戌,秋暮始歸”。元朝至元間,在澎湖設巡檢司,隸晉江(一說隸同安)。明末清初,顏思齊及鄭芝龍、鄭成功、施瑯相繼率閩南漳、泉人披荊斬棘,開發(fā)臺灣。故臺灣文化與閩南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因此,《泉州師范學院學報》于2010年將“泉州學研究”欄目拓展為“閩南文化研究”(至今已刊4期23篇文章),使其在更為廣闊的舞臺與空間,對接“閩南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與和平發(fā)展,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W報編輯部 林振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