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上學期我給09對外漢語系上“外國文學史”,課上課下與同學們有一些交流。除了外國文學方面的問題,有時我們也探討一些課堂知識之外的話題。下面的通信是09級對外漢語2班的幸紹菲同學與我的一次email通信。發(fā)表時只做了零星改動,以保存原貌。 陳戎女
陳老師,您好!
最近讀的一些書,看的一些電影,引發(fā)了我對人性和教育的一些思考:我發(fā)現(xiàn)教育是個很有意義很值得探究的話題。一個民族的雄起與教育息息相關(guān),而對教育優(yōu)劣的評判標準又是什么?人們到底通過教育想塑造出怎樣的人?
接受過的這些年小學中學教育,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凡事都應有“對”與“錯”,“善”與“惡”。就拿小學中學回答語文題目來說,與答案一致或接近的就得高分,否則不管你怎么跟老師討論,她都會說“還是從答案出發(fā)想想”,我知道對于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說沒辦法,應試要求,那么從應試中獲得成功的學生,他們又能得到什么?人們也許覺得,小時候班里的優(yōu)生,以后步入社會未必混得最好,為什么?他們不是一直都嚴格跟著標準走,沿著正確的方向成長嗎?是什么地方出錯了嗎?是標準錯了,還是手段出了問題?
而其實在我看來,很多時候問題的對與錯、善與惡并沒那么大的分野,一個人的對在另一個人看來也許是錯的,一個人的行善對某些人卻是種傷害。我總是認為人們對對錯的討論并不一定要一個明確的結(jié)果,真正的目的在于我們能怎樣修改才能做到更好更人性,“人性化”?!叭恕弊鳛橐粋€生靈、個體,應遠遠超于任何審判、結(jié)論之上,那么什么又是“人性”
呢?又怎樣做到更“人性化”呢?很慚愧,目前我的想法與學識閱歷只允許我想到這么多。但我想舉個例子,藥家鑫一案前段時間傳得轟轟烈烈,很多人都在憤憤地控訴,你們看看中國大學教育出什么樣的人?很多網(wǎng)友也持著所謂的“正義”評論:這種人早該死,殺人償命,我們要追求法律的公正。要不然就是對其父母的同情:他們的孩子一死,父母依靠誰???極少人對其產(chǎn)生同情,并且這種同情似乎不被認同。但我覺得,怎么可以因為一條人命的喪失而歡呼?當然,我的想法可能太天真了,但我總覺得這并不是個該不該死,判不判死刑就能解決的問題。毫無疑問藥家鑫的做法在人們看來是 “惡”的,無可救藥,但他的死同時也能映射一群人的心態(tài),一些披著正義外衣的“殺人兇手”。
老實說,您是我遇到的第一個我愿意敞開心扉討論問題的老師,因為我從老師身上能得到一種堅持與投入自己喜愛的工作的力量,還有一種安寧的心境。
祝工作順利!
幸紹菲
紹菲:
謝謝你的來信!
教書這么多年了,你也許是第一個對我提出這么嚴肅問題的本科生。我知道你的問題,既有比較具體的求學問題,也有更寬泛的對教育,特別是中國教育的思考。我自己身為教育者多年,也常思考到,或者跟別人討論到你說的一些問題。這一次,你讓我又一次更嚴肅地迫近這些問題。
我想談一談我對教育的看法,以及文學在教育中的功用。
大學教育改革這么多年了,我個人認為,其產(chǎn)業(yè)化的方向,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關(guān)鍵就是我們?nèi)绾慰创髮W教育:是為了生產(chǎn)出合格的某知識某產(chǎn)業(yè)的可就業(yè)的機器,還是廣義上的博雅教育?我的答案當然是后者。但是,就業(yè)的壓力使得整個時代的選擇不可避免地是前者!一個大學的就業(yè)率,是衡量這個大學的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籌碼,這讓辦學者也不得不功利起來,實用起來。大學廢通識教育,重專業(yè)教育,更無智慧、心靈和情感教育,其結(jié)果———當然是藥家鑫這樣的人的產(chǎn)生,他可能音樂專業(yè)非常優(yōu)秀,卻是一個缺乏基本人性關(guān)懷的人??膳碌氖俏覀兊臅r代已經(jīng)越來越多這樣的人了,因為教育者并沒有在他們應該學習的階段教他們那些東西,用好的東西滋養(yǎng)他們的心靈。
試比較中國和大部分西方國家教育之區(qū)別,別人是從幼兒園、小學開始先教孩子怎么做人,然后才學知識;我們是從小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猛學各種知識,到了大學才開始學怎么做人,但很遺憾,就是這種遲到的教育也是充滿缺憾的。更高階段的研究生、博士生教育的擴大招生 (都跟產(chǎn)業(yè)化相關(guān)),造就了海量高學歷低水準的人。
所以,藥家鑫的悲劇,的確是教育的悲劇,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劇。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并不單單是他的錯,他的學校、他的父母家庭以及整個社會,共同塑造了他和他的悲劇。
你對此事的看法,反映出你不想將事情簡單化,也就是你說的,沒有絕對的對錯的觀點。這當然是對的。我們對一件事的認定,如果僅靠道德激憤,肯定會走入某種極端。法律是另外一回事,法律必須有對與錯的判定,否則會亂套,但好的法律給了雙方去糾正對與錯的機會。
如果,我是說如果藥家鑫是一個喜歡讀文學書籍的學生,或許他不會犯下這樣的錯誤。他不小心撞人后,勢必不會在一種簡單情緒的唆使下把刀子舉向他人。
你的信里多次提到的 “人性”,就是文學理應涉足的地盤。文學不會教給我們對與錯,但文學豐富我們的心靈,用哈羅德·布魯姆的話說,閱讀名家經(jīng)典,不會使我們變成好公民,因為審美只是個人的而非社會的關(guān)切。當我們的心靈在各種各樣好的文學作品里徜徉、浸染,歷經(jīng)各種人生悲喜后,我們對何謂人,何謂人性會有更深的領(lǐng)悟。對不那么社會化的人來說,文學引領(lǐng)他們走向個人內(nèi)心的最深處。對較為社會化的人來說,文學會教會他們?nèi)绾晤I(lǐng)會這個世界,如何面對世界的種種變化寵辱不驚。
所以,真正的博雅教育必須有文學的一席之地??尚Φ氖牵F(xiàn)在我們身處一個“文學無用論”的時代,讀文學,喜歡文學居然成了小眾的,或小資的情調(diào)。這在我看來,是一個時代衰頹的標志。我可能悲觀了一些。
不過,遇到喜歡文學的同學,我就像遇到知音一般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傾囊而出。這就是你在課堂上感覺到的,教文學給大家,于我是一種幸福感的傳遞———至于有多少人收到這個信息,憑宙斯起誓,全靠天命。
暫時就說這些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陳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