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就是我的生活”——訪“第七屆北京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獲得者聞亭
2011年5月,漢語學院教師聞亭代表我校參加北京市教育工會舉辦的“第七屆北京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在強手如林的比賽中,一舉囊獲“一等獎”、“最佳教案獎”、“最佳演示獎”和“最受學生歡迎獎”四項大獎。聞亭老師是如何練就這樣一身本領的?讓我們一起來走近聞老師,探一番究竟。
因為熱愛,所以優(yōu)秀
十三年前,緊張的高考剛剛結束,一個小女孩惴惴不安地拿著一把改錐、一支筆和一張紙來到了北語,在這張紙上,她給上天寫了一封信:“神啊,請讓我來到這片土地吧?!比缓笸诹藗€洞把信埋了進去。兩個月后,小女孩如愿來到了這片土地,才知道當時挖洞的地方叫“來園”。這個女孩就是聞亭。對外漢語引領她來到北京語言大學,北語也為她打開了對外漢語之門。
人文學院的四年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功底;漢研中心一流的二語習得訓練拓寬了她的思路;近五年的校會、院會、研究生會主席的經歷培養(yǎng)了她的勇氣和膽識;兩年的本科教學評估磨礪了她的斗志與耐力。2007年,聞亭老師調至漢語學院,正式走上對外漢語的講臺。
聞老師的對外漢語之路看似筆直、平坦,其實充滿了岔路。碩士階段,面對涌動的社會大潮,聞老師也曾迷茫、困惑,希望到學校外面的世界去闖闖、看看。憑借英語專業(yè)八級、二語習得賦予的統(tǒng)計分析能力,以及以往的學生會經歷,聞老師嘗試著所有想做的工作。她在進入中國的第一家公關咨詢公司體驗了白領生活,在北京市外事辦公室感受了公務員的工作,給中央電視臺當過見習記者,給商務印書館《漢語世界》當過策劃和寫手,甚至還風光地給美國空軍一號當過翻譯。在這些工作中,聞老師一直在力圖實現“國家與自己的結合”。當聞老師發(fā)現公司中無人談愛國、行政單位中自己力量微薄時,曾經躁動的她重歸對外漢語之路。一節(jié)對外漢語課后,學生們能夠使用自己教的詞匯、語法去交流,這才是為國家貢獻實在的力量。聞老師發(fā)現,自己最愛的還是對外漢語,最適合自己的也是對外漢語。從此,她便再也不愿離開,在對外漢語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以往的經歷變?yōu)榱苏n堂上的種種思考與創(chuàng)新。
學生才是主角
“一位留學生來晚了,想坐電梯,可是擠不進去,只好爬樓。走進教室,大家正在看節(jié)目,他坐在了最后一排。前面的人太高了,他看不見,坐到了前一排??墒撬劬Σ缓?,看不清楚,所以又坐到了第一排?,F在他看得清楚了,可是發(fā)現今天的節(jié)目是京劇,他一點兒也看不懂?!边@是聞亭老師自編自導自拍自制的一段默片,同學們在笑聲中為這段情景配音,自然地練習著本課的語法點——可能補語。
聞老師認為在課堂上學生才是主角,老師只是導演,引導學生用課本中的語言知識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在使用漢語的過程中了解中國,實現文化適應與社會化,同時也找到適合自己的漢語之路。
教零起點班級時,聞老師給學生們掛過一副對聯:上聯“好好學習”,下聯“天天向上”,橫批“漢語不難”。這幅對聯降低了學生的焦慮、營造了班里的文化氛圍,更練習了漢語的四聲。聞老師常常將新鮮的內容引入課堂,讓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和思考。有時,聞老師會請學生用漢語介紹自己的國家,讓大家在多語多文化中感悟漢語與中國;有時,聞老師會要求學生做記者出去采訪,回來報告,親身了解中國社會;有時,聞老師會變成面試官,要同學使用恰當的言語和行為求職;有時,聞老師會向學生們展示自己拍的視頻和圖片,請學生們用漢語描述或表達自己的看法……在這些新鮮有趣的活動中,學生積極、自然、盡情地用漢語來展示自我、學會漢語、愛上漢語。聞老師的課堂就是這樣,隨時有新奇的點子,總能聽到老師和學生的笑聲,永遠不會沉悶,讓人覺得這是朋友間的交流,知識在潛移默化間傳遞給學生。
“榮譽不只屬于我一個人”
聞老師在談到獲獎感受時,反復提到了自己只是T型臺上的模特,這些獎項不僅是獎給自己,更是獎給身后強大的團隊。此次獲獎是學校對聞老師十三年培養(yǎng)的體現,也是學校各部門橫向聯合的成果。比賽前,校工會、教務處、人事處、督導組、留學生學院組建了精銳的教師隊伍,對聞老師的教案進行反復修改。聞老師的教案曾三次被推翻,比賽前一周終于在前輩的帶領下實現涅槃。尤其是速成學院的蘇英霞老師,漢語學院的劉希明老師和魏萍老師,聞老師對他們充滿了由衷的感激。他們在保持聞老師原有教學風格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逐字推敲,對聞老師的發(fā)音、體勢、節(jié)奏、走位逐一打磨,這些訓練將聞老師的課程推上了領獎臺,也將對外漢語教學提升到教育學、傳播學、藝術學的層面。這些痕跡一直留在了聞老師的課堂中,聞老師因感而寫的論文《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的藝術視角》也成為了北青賽頒獎典禮的主題發(fā)言之一。
在北語,每個成熟的對外漢語教師都會擁有自己的風格,聞老師的教學風格源于她之前的學習、工作經歷,也源于漢語學院這個厚重、包容、大氣、創(chuàng)新的團體。剛到漢語學院時,學院委派經驗豐富的劉希明老師為包括聞老師在內的新教師進行一年的培訓。那一年中,劉老師每周和大家探討一下午,將北語對外漢語教學的精髓傳授給大家。那一年也是“提心吊膽”的一年,院、系、教研室各級領導隨時聽課,語法階段、短文階段各錄像一次,集體點評。最讓聞老師記憶深刻的是,劉老師坐在教室里,一手拿一塊表,記錄教師和學生說話的比例,目的是檢視學生的開口率,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經過集中的培訓和每一堂課的實際操練,北語優(yōu)秀的教學傳統(tǒng)讓青年教師們的羽翼逐漸豐滿。
聞老師說,自己絕不是一個特例。從本科進入北語,此后是研究生畢業(yè)再留校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此次參加學校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的六個老師中,有四個都是這樣走過的??梢哉f,在北語,在這樣的培養(yǎng)模式下,想成為一個不好的老師也挺難,此次獲獎正是北語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聞老師身上的放大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