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青春在這里綻放——《成都紡專報》及其記者團簡介















《成都紡專報》(以下簡稱校報)創(chuàng)刊于1994年,是學校黨委的機關報,擁有全國統(tǒng)一發(fā)行刊號CN51-0814/G,面向全校師生發(fā)行,同時校報還寄往全國各大高校進行交流。作為學校宣傳思想工作和新聞輿論的重要陣地,長期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校報的建設和發(fā)展,把校報工作納入到學校整體工作之中,校報的每一步前進,都伴隨著成都紡專的發(fā)展,校報見證了成都紡專逐步走向輝煌的發(fā)展歷程。
十七年來,校報充分發(fā)揮校園主導媒體的作用,對學校進行全方位宣傳和報道,校報憑借其巨大的影響力,成為校園師生了解校園動態(tài),傳遞心聲的最佳選擇。目前,校報已經形成了集校園新聞、校園文化、校園生活三大板塊為一體的辦報內容,新聞以獨家為主,時評以縱深見長,副刊則佳作迭現(xiàn)。此外,校報還根據(jù)學校發(fā)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制作專刊和專版,如建校七十周年??h九十周年專版等。
校報已發(fā)行170期,每月一期,一期四個版面,一版為學校重大新聞;二版為學校綜合新聞;三版為校園生活,涉及校園故事、旅游、情感、就業(yè)等欄目;四版為在校師生及校外的征文,為校內外廣大文學愛好者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同時也為培養(yǎng)一批文學新秀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校報學生記者團隸屬于成都紡專黨委宣傳部,由校報編輯部主管,主要負責校園網新聞及校報稿件的采編工作。成立至今,經過多年的努力,校報學生記者團日漸壯大,現(xiàn)擁有學生通訊員及記者41名,形成了一個較強的學生團隊組織。團內分為新聞組、副刊組、排版組、美編組、秘書組、攝影組、活動組、紀檢組、發(fā)行組共九大組。十七年來,校報學生記者深入到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挖掘反映廣大師生精神面貌的事跡,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歡迎和贊譽。
“哪里有新聞,哪里就有學生記者忙碌的身影”這是對校報學生記者團的真實寫照。幾乎在學校的每一個活動現(xiàn)場,都能看到學生記者的身影。一個證件,一支筆,一個筆記本,一架相機,就是他們的工作伙伴?,F(xiàn)場記錄、寫稿、修改、排版、美化、校稿、定稿,廢寢忘食、孤燈伴影,每一位學生記者都經歷過跋涉的艱辛,勞作的充實和豐收的喜悅。在近年來的四川省高校校報研究會好新聞評選中,校報記者撰寫的多篇稿件獲二、三等獎,如:137期郭闐的《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國》,149期柳川艷的《我校為振興蜀繡產業(yè)獻(技)獻策》,144期周曉慧的《親手縫制的棉衣暖身更暖心》,70年校慶特刊王云的《雨中舞動的翅膀》等。
校報學生記者團的成員均來自于學校各系,他們中沒有一個人是學習新聞專業(yè)的學生,但他們將絕大數(shù)課余時間用在采訪、寫稿、排版等工作上,即使沒有豐厚的報酬,他們仍然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校報辛苦的工作。他們在“校報一家親”這個口號的凝聚下,一起采訪、一起交流寫作心得、一起郊游,他們親如兄妹,彼此關心,風雨同舟。
每年九月,校報學生記者團都會舉行招新及迎新活動,并進行一星期的新成員入團培訓,每年舉行一次讀者見面會,一次年終總結暨表彰大會,并定期進行海報宣傳,長期對校內外進行征稿,每年組織一次大型外出旅游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報生活令人難忘。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記者團為學生提供新聞采訪和社會實踐的平臺,十七年來,校報培養(yǎng)出的數(shù)百名學生記者、編輯,以其扎實的綜合素質和寫作能力成為行業(yè)的佼佼者。此外,有一些校報記者團成員畢業(yè)后從事了報紙雜志編輯工作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通訊員 郭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