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同齡人,你是否會想:“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在干嘛,他又在干嘛?”如果對比兩個人的成長史,一定很有意思。近來,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對照記@1963》,就是由楊照、馬家輝、胡洪俠三位中生代知名作家合寫的成長史對照。
臺灣的楊照、香港的馬家輝、河北衡水的胡洪俠恰巧都生于1963年,同寫一個報紙專欄,每周以同一關(guān)鍵詞為題,寫文章讓讀者對照閱讀并結(jié)集出版,故名《對照記@1963》。彼時才四十八歲的三個人提前進入“回憶錄時刻”,書寫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與感悟,在私人記憶之外展示了廣闊的視野。個人的成長與時代和社會背景息息相關(guān),同一個詞,在三地不同的語境里意思迥異,對照出這一代人成長的三個社會。
譬如第一篇寫臺灣,楊照寫騎機車時發(fā)現(xiàn)山中的孤兒院和卑南部落,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原先認識的臺灣只是臺灣的一小部分,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各種臺灣人過著各種生活。馬家輝則回憶起上世紀70年代赴臺旅行手續(xù)的繁瑣和民間“個人走私”的盛行。開征高稅,繁化入境手續(xù),當時臺灣有意封鎖對外交往可見一斑。胡洪俠寫到最早知道臺灣,居然是在華北農(nóng)村的玉米地里撿到國民黨投過來的傳單。今時今日,兩岸三地之間皆可自由往來,簡單的故事里充滿著時代進步和社會開放的影子。三位同齡人聯(lián)袂完成一個通過回憶對照的寫作和出版計劃,在三十年前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就像胡洪俠說的,“對六零后而言,這是我們小時候做夢都夢不到的事情”。
在很多文章中,三人提供的細節(jié)有鮮明的時代感和地域特色。比如“收音機”,楊照談到他在“地下電臺”廣播的往事,馬家輝說的是“收音機殺人事件”,胡洪俠則談到每天村里播送《東方紅》的小喇叭。寫“初戀”,楊照的初戀夾雜著惡作劇和暴力,讓人不得不想起臺灣電影里的情節(jié);馬家輝的初戀發(fā)生在幼兒園,對象居然是一位馬姓的六歲小女孩;胡洪俠至今還在疑惑什么才是真正的初戀,那個年代談戀愛還要考慮商品糧問題———“農(nóng)村戶口的姑娘倒是看得上你,因為你是老師,吃商品糧啊”。
讀這本書,處處皆是驚喜。三位都是我熟悉的作家,楊照致力于推動臺灣民主進程,寫下許多政治評論,闡明現(xiàn)代社會的觀念價值,給人一種冷靜理性的印象。馬家輝的作品多是影評和游記,文筆老道,把粵語的精煉上口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胡洪俠的《書情書色》表現(xiàn)了其愛書、藏書之癖。這本對照記則展現(xiàn)了他們的另一面,胡洪俠曾這樣形容:楊照是渾厚、正氣的鋼琴,馬家輝是優(yōu)美、炫技的華彩小提琴,而他自己則是節(jié)奏慢、感慨哀怨的二胡。
三人進入“回憶錄時刻”,不早不晚剛剛好。若太年輕,沒有故事,沒有沉淀,便沒有味道;七八十歲的人寫回憶錄,多半會記憶模糊,內(nèi)容不夠真切。瞻前顧后,這三位中年大叔猶有機會補償或修正。專欄仍然在出,我們靜靜期待續(xù)作。(作者單位 社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