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之人 其言藹如———我心中的郭豫適先生
記得我們讀大學的時候,郭豫適先 生的課是搶著聽的,連歷史系也有人過 來聽。雖然從小喜歡《紅樓夢》,但《紅 樓夢》研究史上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是 從郭先生的課上聽來的。慢慢就成了先 生的追隨者。那時先生住在一村的小房 子里,夏天就在走廊里擱塊板,穿著背 心汗涔涔地在那里寫文章。離他幾步之 遙就是廚房,師母邵老師在那里濃油赤 醬。這一幕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 象,心中暗暗以此作為今后家庭生活的 模板。
我考過先生的研究生,先生也樂意 收我,但因為種種原因而未能如愿。盡 管如此,先生仍把我當他的學生看,每 每出書,總不忘送我一本。去年春天,我 又拿到先生贈予的厚厚四本 《郭豫適 文集》。驚喜慚愧之余,認真思考了一 下,覺得先生在做學問方面有好幾個地 方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首先,是先生為紅學研究建史的眼 光和創(chuàng)意。
先生屬意紅學研究歷史之時,正是 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之日。誠如先 生所言,其時,“不僅還沒有一部關于 《紅樓夢》研究史的專著,甚至連一般 的介紹《紅樓夢》研究歷史的專篇文章 都很難看到?!毕壬翡J地發(fā)現(xiàn)這是一 個需要去填補的學術空白,于是窮數(shù)年 之力從講義發(fā)展而為“《石頭記》問世 以來第一部研究紅學發(fā)展史的專著,也 是‘文革’以來第一部文學類學術史專 著”。在學術史研究方興未艾的今天, 先生的篳路藍縷之功,自是不可磨滅 的。由此想到,做學術研究實在是需要 一種眼光的。魯迅在寫 《中國小說史 略》的時候也說到 “中國小說自來無 史”是他做書的重要原因(當然,有學 者認為其時并非“無史”,這是另一個 話題)。
既是治史,就有一個如何面對客觀 材料的問題。在《紅樓研究小史稿》有 一令人注目的章節(jié),那就是關于李辰東 的《紅樓夢》的研究。李辰東河南省濟 源縣人,1907 年生燕京大學畢業(yè),法國 巴黎大學文學博士,曾執(zhí)教于河北女子 師范、西北師院、臺灣師大等校。1942 年 于中正書局出版《紅樓夢研究》。雖然 他的著作在上世紀 40 年代的紅學研究 中至關重要,但他去卻有一個要命的 “政治污點”,如何面對他的研究?郭先 生可以選擇回避,在那個時候沒有人會 因為這一點而指責你,相反,如果寫了, 倒可能引出些麻煩。政治立場一貫堅定 的郭豫適先生這一次選擇了公正客觀 的學術立場。有人以為,1991 年出版的 馮其庸、李希凡主編的 《紅樓夢大辭 典》、1995 年發(fā)表的論文 《李辰冬和他 的〈紅樓夢研究>》、2001 年《紅樓夢研 究稀見資料匯編》等書是較早介紹李辰 冬紅學研究的,殊不知,郭先生的研究 和介紹要早了足足十多年!
其次,是先生對方法論的關注。
紅學研究是個龐雜的門派,從古到 今,很多匪夷所思的想法和做法都出現(xiàn) 過。作為紅學史的研究者,郭先生讀史 明智,對紅學研究的方法尤其關注。在 四卷本的《郭豫適文集》中,可以清晰 地看到先生對這些問題的卓見。比如 , 用西方文藝思想來研究 《紅樓夢》的 “新談”“新評”“新敘”,或用古人的 思想來研究《紅樓夢》的“還原法”,郭 先生都提出了自己鮮明的觀點。對胡 適、王國維、聞一多等人的治學方法,先 生也多有關注。或介紹,或評價,總是力 圖做出客觀的展示和辯證的分析。讀先 生的文章,四平八穩(wěn),不故作驚人語,但 觀點鮮明,材料翔實,思辨清晰,尤為奇 特的是,竟能于學術文章中讀出一片仁 厚之心!不論對脂評、對王國維,還是對 胡適,那些文字,今天看來不免還帶有 那個時代的痕跡,然放在當時的環(huán)境 下,卻是何其難得!從中亦可見先生自 身所追求的科學方法。
再次,是先生對青年的關心。
文集中除了《和青年同志略談紅樓 夢》以及《和青年同志談治學體會》兩 篇標題上明確為寫給年輕人的文章之 外,郭先生其實一直很關心青年的治學 問題。記得那次去先生家,他興沖沖地 給我看他寫的《擬曹) 芹答客問》。對 用這樣一種活潑的形式來表達學術問 題的看法很有興趣。若不是身罹重病, 假以時日,先生會用微博和青年人談 《紅樓夢》也未可知。有時,看到“文化 中國”之類的電視節(jié)目上有了關于文學 問題的不當言論,他也會很著急地和我 說,生怕誤導青年。我負責為教育部做 國家級培訓項目的時候,有幾次教室安 排在沒有電梯的 6 樓,其時,先生年事 已高,又是學校的“重量級”人物,但他 硬是爬樓上來給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干 教師講課,介紹做研究的方法。郭先生 待學生,并不讓你覺得熱情如火,但溫 厚仁慈,其言藹如,諄諄教導總能讓人 感到心里很熨帖。
又是一年的春天了,郭先生的小園 里應該有了鮮艷明媚的顏色。有時,繁 忙雜亂中,被浮躁攪得煩了,想想郭豫 適先生,就會有一種寧靜從心頭彌散 開來。對于我們應該怎么做學問,應該 怎么對學生,似乎也有了更清楚的理 解。 (作者系中文系教師 王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