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徐老師,你在那里還好嗎?


2011年國慶節(jié)前夕,我們一行六人來到渤海曹妃甸,執(zhí)行一項重要任務——徐玉如院士主持研制多年的水下智能機器人“智水V”將協(xié)助中海油在拆除廢棄導管架和井口的工程中首次應用。
我們到達天津后,中海油一再壓縮調試時間,承諾的7天變成5天,最后變成3天。我們感到壓力巨大,電話向徐老師請示:“怎么辦”?電話里,徐老師說了:“租一天吊車,中海油要花20萬,爭取一天完成調試”。
從早上5點到第二天凌晨,連軸轉了近24小時,我們終于完成了調試。電話那頭,徐老師長出了一口氣。
雖然因病不能親自帶隊執(zhí)行此次任務,但徐老師時刻關注著任務進展。在作業(yè)母船上只要有手機通訊信號,我們就及時向他匯報最新的工作動態(tài),遇到難題,也會向他請示。
凌晨時分,作業(yè)結束。隨著嘩的一聲巨響,長6米有余、外觀貌似潛艇的水下機器人在吊車的牽引下從海面騰空而起。海試數(shù)據(jù)經(jīng)人工核實,準確!
此時,在工程母船上的我們心中既激動又欣喜,我們沒有歡呼雀躍,只是用顫抖的雙臂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此刻,所有的語言都不足以形容我們心中的快樂和驕傲,我們知道,自己是代替已經(jīng)臥病在床的徐老師,代替“水下智能機器人”團隊百余人見證這個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多年來,徐老師一直致力于讓“智水”在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和國家經(jīng)濟建設方面發(fā)揮作用。當他傾盡畢生心血的“智水”系列水下機器人終于能夠服務于國家經(jīng)濟建設時,平時對成績“低調處理”的他一改常態(tài),恩師、校領導、合作伙伴、業(yè)界專家,他給很多人打電話,傳達這個好消息。這是一個熱愛海洋、醉心于海洋開發(fā)的人,在實現(xiàn)夢想時的情不自禁。然而,沒能看到研制多年的水下機器人在軍用領域“上型號”,還是成為徐老師最大的遺憾。
從“八五”開始,我就在徐老師手下工作。這20余年,我和水下機器人一同成長了起來。如今,“智水”系列順利通過了湖試、海試,逐步走向工程應用的道路,而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這20年,徐老師就像一面旗幟,指引我前進,就像一座高山,成為我標榜的偶像。
誓將熱血許軒轅,這是一個杰出科學家的品質。作為這個團隊的中流砥柱,徐玉如院士身先士卒,勇挑重擔,帶領大家同心同德,打造水下機器人領域的“國家隊”。他,有資格享受一切盛贊科學家的美譽。
我永遠記得,當我在實驗現(xiàn)場病倒時,已經(jīng)病得很重的徐老師和老伴兒拿著營養(yǎng)品到醫(yī)院看我;也記得他當選院士后,帶我到vip候機廳,給我拿飲料……
我記得,當我取得一定成績后,他總是細心叮囑我:“一定要親自動手,不能高高在上,當甩手掌柜,一定要親自關注技術細節(jié)”;也記得當我遇到阻礙時,他寬慰我:“心有多大,就能做多大事兒”……
我記得,他在接受采訪時反復強調保護及開發(fā)海洋資源的重要性,呼吁青少年報考海洋工程的相關專業(yè),也記得他在新生入學教育和青年教師培訓時反復重申軍工精神的重要性……
我記得他開會的時候常說“拜托各位”,也記得他臨終前告訴我們:“很遺憾,沒法帶著你們繼續(xù)做了……”
徐老師離開我們快2個月了,可我總覺得徐老師還在我們身邊。路過他的辦公室,總覺得他還在里面辦公。每當我遇到科研上的難題,總會感到徐老師正在某處用殷切的目光注視著我,鼓勵我不要放棄。這樣,我又充滿了無限的動力。
憶及徐老師,淚眼朦朧,總想問一句:徐老師,你在那里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