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圖片新聞











(上接七版)人類往往靠水而居,是因為水是萬物之源和生命之泉。然而在敦操鄉(xiāng),許多村民組和自然村寨就沒有水,筑個水壩修個水庫,名字也取得好:“天生橋水庫”,名符其實天不下雨不見水。這一帶喀斯特地貌典型,土地石漠化嚴重,即便老天下點雨也留儲不住。莊稼種一坡收一籮,干旱之年則顆粒無收。何謂水土流失?走進敦操鄉(xiāng),就會有切實的感受。那么當?shù)卮迕袢诵箫嬘盟绾谓鉀Q呢?
  散落在麻山腹地的農(nóng)家,每家每戶房前屋后,都建有一個或幾個井窖,大圓口,俯看像“地眼”,七八米直徑,三四米深,若儲滿水,少則三四十噸,多的五六十噸,接“望天水”,接滿管用一年,水貴如油呵!今年還沒有下過一場透雨,扒在井邊往里看,水位低下,水質(zhì)發(fā)酵,水色深綠,水汽冒泡,水中沙蟲可見,水面布滿漂浮物,水質(zhì)之惡劣無以復加。居住在這里的人包括在這里工作的干部,口渴了大都不喝水,而是喝一口淡淡米酒潤潤嗓子,水貴勝酒呵!在艱苦地區(qū)生存立足,需要有一種特殊的抗體。
  “窮山惡水”是對惡劣環(huán)境的一種描述,而“惡水”好歹也算有水,有水就有辦法,總是可以治理,“無水”卻往往無招。石幫說,生態(tài)移民是必須要走的路!
  光禿禿的山喲稠糊糊的水……五石幫是一位溫厚謙遜的年輕人,將近兩年的“背篼”磨礪,和學生時代的印象相比較,只是感覺更沉穩(wěn)更淡定。他說他工作太忙對媒體關注不夠,不知道“背篼干部”精神的影響那么大,也不知道母校、老師和師弟師妹們對他的關注度那么高。他認為他只是在做一個共青團員、一個共產(chǎn)黨員、一個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應該做的事,而且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
  敦操鄉(xiāng)黨委書記胡榮忠介紹,石幫承包的村民組30戶人家139口人,一般情況下是一個人下去開展工作,如何走近群眾、深入群眾、被群眾接受和融入群眾,對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80后石幫是一個考驗,石幫很堅韌很有耐心,真心真情真意,腳踏實地,做得很不錯,很快就得到村民的認可和喜愛。
  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有一個任期,能不能長留敦操鄉(xiāng),石幫說我想長留,這里唯其貧窮唯其艱苦,需要我留下和我需要留下,為這里的村民背一輩子背篼,但到時候我又不知道我能不能留下。有形的背篼背在我的肩上,無形的背篼背在我的心中,都是裝著民生,背著民心,不管能不能留下,青山依舊,背篼常在,為人民服務的本色不會改變,這是我們“背篼干部”的一種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石幫是政教系培養(yǎng)的學生,樸實的語言中有深刻的哲理,淡定中更有一種堅定。六有一種感動是奉獻。貴陽學院黨委副書記任飛教授說,來到敦操鄉(xiāng)走一走,越深入越感動,高山深壑,空谷足音,汗流浹背,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優(yōu)秀學生石幫,能夠很快融入并成為“背篼干部”中光榮的一員,其堅韌的意志和奉獻的精神,其高尚的品質(zhì)和黨性修養(yǎng),值得我們學習,看看“背篼干部”,想想石幫同學,我們沒有理由不盡心盡力竭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
  有一種感動是境界。貴陽學院副院長周貴發(fā)教授說:“背篼干部”有一種境界,在二十個春夏秋冬,把一包鹽、一瓶油、一把面、一節(jié)電池、一只燈泡、一個本子、一盒感冒藥……裝在背篼里,就等于把老百姓裝在了心坎里,背上有形的背篼,同時又意識到更要背上無形的背篼,背篼在身上,人民在心中,甘為人民背背篼,麻山幽谷,天高云淡,是一種高境界大胸懷,貴陽學院人要以“背篼干部”為榜樣,以石幫同學為光榮。
  有一種感動是榜樣。貴陽學院學生處處長唐運前副教授、團委副書記周強副教授說,石幫同學工作雖然平凡,堅守卻非常不易?!扒Ы兴Ы?,萬里無云萬里天”。石幫同學是當代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的榜樣,是真正深入和融入到艱苦地區(qū)和基層,真真切切為老百姓服務,用自己的辛苦指數(shù)換取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shù)。
  有一種感動是奮起。貴陽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孫德高博士說,麻山腹地是貴州的“經(jīng)濟洼地”,卻孕育出“背篼干部”精神,成為構筑貴州“精神高地”的重要元素,反差中有一種精神在勃然奮起,貴州要團結奮進、開放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xiàn)后發(fā)趕超,需要這種精神在黔中大地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