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舌尖上的寧波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老夫子把對物質(zhì)的追求抽象成對美食的享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老人家在飲食方面的確講究,而我等粗鄙之人則難窺美食堂奧,只能羅列一二家鄉(xiāng)特產(chǎn),以解莼鱸之思。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然中國地域遼闊,各地飲食風俗差異頗大,以辣為例,四川的麻辣和中南地區(qū)的干辣就風格迥異。北方人以魚羊為鮮,沿海人以蝦蟹為鮮,所以才會有食客穿梭往來各地,"旅食"天下。
家鄉(xiāng)靠近沿海,據(jù)外地來寧波的人說,初到寧波,剛下車就能聞得到空氣里的腥味。從小在海邊長大,自然已經(jīng)同化其中,置身于干魚之肆中才覺腥味逼人。
最近很火的《舌尖上的中國》有一集提到了寧波的年糕,此物在家鄉(xiāng)甚是常見,百吃不厭。爺爺家附近有一家水磨年糕廠,小時候親眼看到糯米經(jīng)過奇形怪狀的機器加工后,變成一條條瑩白柔軟的年糕。趁著還在冒熱氣直接揀起一條先解饞,雖然并無其他美食佐味,但是糯米特有的清香和年糕柔而不粘的口感已經(jīng)讓我有滿足感了。年糕還有"年年高"的美好寓意,所以過去一般人家里過年時都得吃年糕。年糕的吃法很簡單,最直接的有紅糖蘸年糕、熇菜年糕,這些都可以當平時的點心。遇上正式場合可以做毛蟹炒年糕,毛蟹的鮮美配上年糕的口感真是一種享受。到了北京之后發(fā)現(xiàn)難尋家鄉(xiāng)年糕的蹤跡,偶爾有幸在外吃盤炒年糕,竟然是韓國細長風格,就算遇到"形似"的,嚼起來也沒有熟悉的感覺。
江浙地區(qū)多糕點,袁枚在他的《隨園食單》中提到寧波另外一種名聲遠揚的點心:湯圓。書中學名為"水粉湯圓":用水粉和做湯圓,滑膩異常,中用松仁、核桃、豬油、糖做餡,或用嫩肉去筋絲捶爛加蔥末做餡亦可。寧波城隍廟里一家有名的小吃店叫"缸鴨狗",店里就有味美細膩的正宗"寧波湯圓"。用料講究,加工細膩,餡料品種繁多,有芝麻、桂花、鮮蝦、蟹肉、火腿……據(jù)傳湯圓起源宋朝,最早是用糯米粉將各種果餡包裹揉搓成球,放在鍋中煮時上下浮沉,所以被叫做"浮元子",有些地方也稱為"元宵"。湯圓無論是名稱還是外形都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團團圓圓的美好寓意,而臺灣一首《賣湯圓》的民謠更是將其變成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必備道具。
另外比較常見的特色糕點還有寧波人口中的"青團"。這在《隨園食單》中也有記載:搗青草為汁,和粉做粉團,色如碧玉。這種糕點一般在清明時節(jié)才會出現(xiàn)于人們的視線中。所謂的"青草"其實是艾青。艾青是一種野菜,顏色碧綠,聞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清香,跟糯米的清香配合起來令人印象深刻。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風俗歷史悠久,據(jù)《周禮》記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于國中"必須"寒食三日",像青團這種點心可以事先制就,不必舉火為炊,且容易保存,方便速食。
家鄉(xiāng)多竹林,到了初夏時節(jié),一場雷雨過后,竹筍一個個破土而出。而其中又以色白肥壯,蔀頭泥土尚濕,芽頭嫩黃的"黃泥拱"味道最為鮮美。竹筍歷來是盤中佳肴,詩經(jīng)中有記載"其蔌維何,維筍及蒲",宋代一個叫贊寧的人還編著了一部《筍譜》。紹興的魯迅先生也曾經(jīng)提到過"我在故鄉(xiāng),吃了十多年的筍"。大名鼎鼎的蘇軾蘇大吃客在吃完筍燜肉后也情不自禁地吟了兩句打油詩"若使不瘦又不俗,還是天天筍燜肉"。
家鄉(xiāng)有將筍曬干的做法,將筍干做成湯,的確鮮美,但是個人還是以為竹筍排骨湯才是終極美味。筍也適合與肥肉相配,"以之伴葷,則牛羊雞鴨等物皆非所宜,獨宜于豕,又獨宜于肥。肥非欲其膩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筍,則不見其甘,但覺其鮮之至也。烹之既熟,肥肉盡當去之,即汁亦不宜多存,存其半而益以清湯。"上大學后,在食堂鮮見竹筍蹤跡,不知何故。
身在異鄉(xiāng),家鄉(xiāng)的美食總帶有一種懷舊的味道。離家太遠,所幸喜好吃肉,舌頭也不至于太寂寞。(信息學院 10信管 謝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