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這里是思想的盛宴,這里是學術的圣堂,歡迎大家來到問道現(xiàn)場。本期問道的主題是大學生應該如何盡孝。2012年1月,我校84級校友著名作家彭學明的長篇散文《娘》在湖南文藝出版社隆重推出。五個月后,《娘》的全本在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出版。這篇長篇散文乍一問世,就以震撼人心的力量讓億萬讀者感動落淚。彭學明的《娘》讓我們在感動落淚的同時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認識母愛,珍惜母愛,留住母愛,我們當代大學生又該如何盡孝?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我校84級校友、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研部副主任彭學明老師以及文學評論家、美學家、我校正校級督導張建永教授作為本期的話題嘉賓,讓我們掌聲歡迎二位嘉賓上臺就座。
?。ǘ唐榻B嘉賓)主持人:我知道呢,張建永教授是第一個為《娘》撰寫評論的人,并且為這部作品感動落淚。那么娘究竟是一部怎樣的作品,能夠催生億萬讀者的眼淚?讓我們通過一段朗誦來認識一下:
?。裕┲鞒秩耍簭倪@段文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彭學明老師對自己的母親有著非常復雜的情感,也使我們腦海中縈繞著很多的問題,究竟是一股什么樣的力量促成了這部作品的誕生,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歷練造就了偉大的作家彭學明,我們當代大學生又該如何盡孝?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進入今天的訪談。
彭老師您好,首先我想代表全國的觀眾問您第一個問題,俗話說事出有因,那么我想了解下您為什么要寫這本書?
彭學明:我母親是2003年元月3號去世的,從那時起我自己也在回想著對娘的點點滴滴,我和娘生活的日子里對娘犯下我自己認為不可饒恕的錯誤,有一些懺悔?,F(xiàn)在的社會,越來越世俗化、功利化,人間的真情缺失,朋友之間的感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親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薄,這個時候越來越感覺到母愛的的無價,所以我寫了這本關于娘的書。
主持人:您的母親去世十一年了,為什么是在去世十一年以后才寫這本書呢?
彭學明:我一直在糾結,糾結是一種情感的自然流露。把書寫出來,也是解脫內心的痛苦,就像書上寫的,世界上最牽掛我的人去了,世界上最寬容我的人也去了,世界上最怕我的人也去了,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人像我娘一樣寬容我、包容我、牽掛我。所以我覺得我應該在我的有生之年,把娘的恩情寫出來,把平凡而偉大的最樸實的娘寫出來。用我自己的教訓,讓這個社會上更多的人知道,親人的珍貴,要珍惜親人,不要拋棄母愛。
主持人:我想知道,您為什么在短短的時間內出版了兩個版本的《娘》呢?
彭學明:最初的版本是六萬字,我沒想到會在社會各階層引起這么大的反響。很多讀者給我寫信、打電話、網(wǎng)上留言說看了之后很感動,覺得娘一定還有很多故事,能不能把這些故事再整理下。我自己家的親人們也覺得還有很多娘的故事沒有寫出來。我當時寫得比較匆忙,一完成就急于把作品拋出去,給讀者看,讓讀者知道我有這么一個偉大的母親。曾經(jīng)我感到過羞辱,現(xiàn)在我蘇醒了、悔悟了,為我有這樣一位母親感到光榮。后來我家的親戚也給我講了很多的關于娘的故事,我回想了平時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所以補充了很多。以前的版本對娘的情感信息比較大,這一本娘的生活信息量更大了。
所以現(xiàn)在新版本的 《娘》就更形象更生動更豐滿。
主持人:您的這本書確實是老少皆宜。不同層面的人對這本書都有著相同的理解,那就是:您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聽一段朗誦:(略)從剛剛的節(jié)選中,我們可以讀懂,彭老師對娘懷著一種深深的愧疚之情。平時我們可能也在有意無意的傷害到自己的母親,我不知道彭老師是哪里來的勇氣面向全體讀者對自己進行一種懺悔?
彭學明:……(哽咽,向主持人示意先訪談張教授)主持人:張老師是第一個為《娘》撰寫評論的人,并且和彭老師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請您對《娘》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好嗎?
張建永:彭學明在這里講《娘》是給失去娘的社會找回娘,這個觀點是我一直以來讀《娘》的認識。當彭學明寫出《娘》的時候,他給我打了個電話,很晚的時候。我說那你發(fā)過來,那時候很晚了,照理說應該睡覺了,結果我一看,引人入勝,一直看完,看完之后很感動。我在最原版給他寫的評論中,我當時用了很粗俗的語言,我說狗日的彭學明,我都十幾年沒掉淚了。后來正式本發(fā)行的時候,彭學明把它刪掉了,他顧忌到我是教師,應該用文雅的語言,不講粗話。確確實實,我是真的被彭學明感動。彭學明是我校的杰出校友。他的文字是非常好的文字,好到什么程度,我不想在這里給大家堆砌形容詞,我只講一個例子。就是我給我女兒推薦的讀物中,中國的當代作家?guī)缀鯖]有,唯一的就是彭學明。我和我女兒說,我們湘西的彭學明文字很跳脫,很自由,很奔放。所以我對我女兒說,你可以把彭學明的散文做范文來閱讀,這是以前對彭學明文字的印象。當我看了《娘》,我有個徹底的轉變,就是說在語言這個層面上,向下面再深入一步,實際上《娘》的整個語言是比較粗糲的,就像我們裝修有比較細膩的裝修,它還不是一個精裝修,它是有意做成的粗獷的裝修,他是有意的把這種粗獷表達出來。他現(xiàn)在的文字已經(jīng)到了這個層面,非常的感人,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彭學明的《娘》是他寫作的高峰。所以第二天我們在QQ上聊,我說你這個文章寫得真的是非常好。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的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用散文作長篇來寫的,在我有限的知識中,那就是沈從文了,還有就是彭學明。我覺得這是個破天荒的,而且寫得這么長,而且寫得非常好。
主持人:張老師,請問您對《娘》有什么具體的評價?
張建永:《娘》一定會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也許我們靠得它太近,我們不會感覺到,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再回頭看,它的份量就會顯現(xiàn)出來。我認為讀娘有這么幾個層面,一個就是從最直接的層面深入下去,就是娘的形象。我就感覺到我們作為晚輩對長輩的感恩,在整個國民教育上是殘缺的。而長輩對晚輩上的愛,除了在教育層次上獲得的愛之外,實際上是一種生命層面上的,就是任何父親、母親對孩子的愛,除了特例,那種愛是發(fā)自本能的,它是不用教育的,它是天然的,它甚至是不管下一代用如何惡毒的語言或者深刻的誤解,毫不會動搖父母對下一代的愛。我覺得從這一層面上彭學明展示了這一點。在讀這本書時,我被感動了,除了他們母子之間的關系,實際上還觸動了我自己對我的母親,對我的父親的感情。我對我父母的愛實際上是非常的深,是可以用生命去愛他們的,但我就不知道方式方法。有的時候我給他們提供了東西,他們舍不得用的時候,我就用一種惡毒的語言迫使父母就范。但是我就認為這是我對父母的愛。比方說我給父親買的衣服,他總是舍不得穿,在我看來這是蠢,勸來勸去勸不動的時候我就會強迫。實際上現(xiàn)在看起來就是一種錯誤。我拿到第一份工資的時候,我看到我父親的箱子是他參加工作的時候,在國民政府那個年代買的箱子,幾十年一直隨著他東南西北的走,舍不得扔掉,我勸了很多次他都不肯扔掉,最后我把它扔到了垃圾堆里,結果我下了班回到家又發(fā)現(xiàn)這個箱子又被老人家撿了回來。其實當時我很感動,但是我覺得很生氣,所以攻擊了我的父親。這是我們這一代人不會表達愛。一方面我們這一代對父母的愛程度不深,就算有,我們的感恩方式也是錯誤。我跟我母親也是,我母親是非常的啰嗦,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最麻煩的就是母親的啰嗦,但是現(xiàn)在啰嗦還存在的話多幸福。所以從這個直觀層面上,彭學明是非常出色地表達了這么一層關系。但是在我的閱讀過程中,我還有更深一層理解,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方方面面都在迅猛的發(fā)展,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實體了,我們的教育、經(jīng)濟、文化都發(fā)展到相當高的水準,但是我們的幸福指數(shù)并沒有隨著這個成正比地提高,甚至我們感覺到我們現(xiàn)在生活得很麻木,就是被一個東西所牽引,這就是利益,而利益下面就分化出權利、金錢、社會地位等等,就變成物質的追求遠遠大于我們精神的追求。深入一步看的話,彭學明的這部作品正好切入了我們這個時代。我們失去了娘,我們失去了我們的精神支柱,我們活著干什么,我們活著為什么,甚至我們掙錢為什么 ,甚至我們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是為什么?這個問題很多人都答不出來了。在這個當口,學明的這個《娘》是為我們這個民族在尋找我們的精神,這是更深一層的。當然我不相信一部作品能改變整個社會,但是如果大家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去呼喚娘,我們在荒原中呼喚我們的娘,我們在山巔上呼喚我們的娘,我們在靈魂的深處呼喚我們的娘,來建構我們的價值、意義。這樣的話,有一天娘會在我們心中,會像燈塔一樣指引著我們,所以我覺得學明的這個作品更重要的分量在后面這一部分,誰讀到了這一方面,讀懂了這一方面,誰就是真正的找回了娘。
主持人:《娘》這本書不像我們平常的教科書那樣枯燥,我相信大家在讀的時候肯定會被里面的情節(jié)吸引的一點一點看下去,因為這本書真的是值得大家去閱讀、去珍藏的。好的,接下來我們來聽一段朗誦:(略)主持人:謝謝,剛剛這位同學朗誦的文字就是出自《娘》的全本。我們應該看過很多文學作品,大部分文學作品里的內容可能是文采飛揚的,有很多優(yōu)美的詞句,但《娘》中并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但是它就是用這種最樸實的話語感動了億萬讀者。那么請彭老師給我們談一談為什么《娘》這本書用詞用句這么簡單卻感動了億萬讀者?
彭學明:我想還是那句話:真心實感。我是用我全部的真心在寫作,里面的娘是最真實的娘,里面的我也是最真實的我,里面的湘西大地也是最真實的湘西大地,風土人情、父老鄉(xiāng)親都是真實的。我之所以把自己的短處剖析在世人面前,是娘給予我力量。娘為了我們孩子幾個人改嫁到了小山村,在當時是不貞潔的表現(xiàn),所以很多人會欺負我,人家說我娘是個不守婦道的娘,說我們是野孩子。我從小就沒有那種尊嚴,我就經(jīng)常不回家,想逃離那樣的環(huán)境、那種屈辱。那時我把娘當成給我?guī)韾u辱的人。所以就不愿和娘多交流。長大以后我懂得了娘的艱辛、不容易。我才真正的讀懂了娘的偉大,敢于剖析自己。但是我沒有站在娘的角度,以我自以為是的愛去規(guī)范娘的行為。比如她做了小生意、撿點廢品,我總是不讓她做,一是擔心她的身體,二是覺得丟我的面子。我總是用自己的生活閱歷要求母親、傷害母親。
我用這本書和我的娘說話,我娘在世時我沒有跟她交流、覺得她多管閑事都很少叫她娘。我覺得這么大的人叫聲娘,有種羞于出口的感覺。所以我就用書名就叫娘,書中也沒有用一個她字,全部都是用“娘”。每寫一個娘字,我就在內心叫一聲娘。也算是彌補對她的虧欠。我是在和娘說話,向娘檢討,在和娘講故事,講娘的點點滴滴。所以我還要隱瞞什么?在和娘檢討時就沒必要裝成名人、不平凡的人。我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對娘的傷害,跟娘說你做了錯事,娘永遠都不會嫌棄你的,在娘心里,你永遠是好女兒好兒子。其實娘在世時我寫過兩篇文章,一篇是《莊稼地里的老母親》,一篇是 《住進城里的老母親》,當時發(fā)表后反響也是非常大,有的女讀者打了毛線衣寄給我的娘,但是我從來沒有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給娘朗誦一下,她甚至不知道這回事。當時我的心里也是愛娘的,但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把自己自以為是的愛,去強迫娘,這是我今生今世不可饒恕的錯誤。有的錯誤犯了是沒辦法改正、彌補的,今天來到這里談及時盡孝的事,我都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我娘是什么時候生日我都不知道,每年過生日我都在外地出差,根本不記得娘的生日。這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希望能讓天下的讀者吸取我的教訓,及時盡孝理解父母、孝順父母。所以我告誡在坐的各位,之前對父母做錯了什么,不要緊,因為你們現(xiàn)在比我幸福,父母都還健在,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改進。
主持人:那么,您認為我們大學生應該怎么樣盡孝呢?
彭學明:有時候你對父母就是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一封簡短的書信、短信,對父母大聲說出自己的愛。勇敢的說出第一句,與父母的心靈通道就完全打開了,一句我愛你會讓父母終身的快樂、幸福。
還要理解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愛永遠都是最無私的。父母時刻的在牽掛著我們,在學校里吃得怎么樣、穿得怎么樣、是不是比其他同學吃得差一點?可我們不會關心在鄉(xiāng)下的父母是不是過得不好。父母對孩子最簡單的要求就是平平安安的,多給父母報聲平安、打個電話。
孝順,一定要以順為先,順著父母是最大的孝,父母是心里的快樂。當時母親身體不好,我就逼她住進城,她不愿意,我就私自把她鄉(xiāng)下的房子賣了。她住進城后我又不和她交流,成了精神上的陌生人,娘一夜之間頭發(fā)就白了。雖然住進城里吃好的、穿好的,但是娘的心里就住進了牢籠里。還有最好的孝,不是在意兒女在外邊當了多大的官,掙了多少的錢,而是你不要因為做了違法亂紀的事讓父母在人前人后丟臉感到羞恥。所以你們一切都還來得及,所以每次臺上一朗誦我都會淚流滿面,這一些我都沒有了,我現(xiàn)在想叫一聲娘都沒有地方叫了。大家都要吸取我的教訓,理解父母、愛戴父母、尊重父母。多想想為父母做點什么,多一點付出少一些索取。
主持人: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像彭老師說的那樣,從今天開始善待、理解、孝順我們的父母。同學們有沒有問題要問一下兩位老師?
張建永:同學們在提問之前,我先做一個親情測試?!按_確實實記得住自己母親生日的請舉手?”———不錯,這個時代很有希望?!按_確實實記得住自己父親生日的請舉手?”———不錯,很有希望?!按_確實實記得住自己父親和母親生日的請舉手?”———這個時代很有希望。“確確實實記得住自己姥姥和奶奶生日的請舉手?”———還有十幾個,很有希望?!按_確實實記得住自己爺爺和姥爺生日的請舉手?”———真不錯?!按_確實實記得住自己姥姥、奶奶、爺爺、姥爺生日的請舉手?”好,謝謝大家。
這個測試讓我很感動,在父母生日方面能記住的在百分之八、九十,這是完全超出我預測的結果。這一代孩子們比我們要好,比彭學明要好、比張建永要好。我只記得住我父親的生日,母親的生日記不住,母親的生日我永遠不知道,所以我要向彭學明學習。你們比我們好,我們這一代人經(jīng)歷了文革然后迅速進入了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時期,都在拼命地搶失去的時間。比如我沒有上過中學,上了大學我是爭分奪秒的爭奪時間、努力地發(fā)展自己。我們心中裝有大事,國家的、民族的、單位的一切都壓在我們身上。父親母親的影子離我們更遠了,成了我們的盲點,慢慢的我們就覺得精神上的很多追求成了盲點,所以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不足。但看到你們,八零后九零后有這么多人記得父母的生日,我作為父輩很敬重你們。我真的希望在物質世界,永遠不要忘記精神上的東西。
再談談懺悔的問題。盧梭有《懺悔錄》,彭學明的《娘》就是中國的懺悔錄。懺悔很難做到,我覺得彭學明偉大之處在于他敢于把自己犯下的錯誤剖析出來,這非常的不容易。到了我這個年紀,我絕對不相信有人是百分之百的偉大,人人都有不足。因為自己的不足所犯下的錯誤而敢于懺悔的人是不多的。也許在內心有懺悔但不敢把他表現(xiàn)出來。所以彭學明的偉大,娘的偉大他是雙重的,他給我們一種警示:假如我們做錯了我們一旦勇敢的承認他,打通這個事情,也許我們就獲得了精神上的重生。我們這個民族也是一樣,如果我們這個民族犯下的錯誤我們自己能夠進行懺悔,那我們的眼前就敞亮了。我經(jīng)常講:不是我們身邊沒有偉大而是我們離他們太近,感覺不出來。如果拉開點距離,我們誰敢像彭學明那樣懺悔?懺悔是善良的前提,是一種健康社會的所必須的一種品格。
學生:我是2010級廣告班的盧黎明。我想問下二位老師,請你們給我們一些提示,我們應該如何盡孝,以怎樣的形式盡孝?!!!!!!張建永: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你們不要模仿,它是殘缺的。別人說“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而我呢,恰恰相反,我是窮養(yǎng)女。我要懺悔一下的就是,我經(jīng)常打我女兒。有一次我在寫東西,她在我身邊鬧,我對她屁股打了一巴掌。那一巴掌我父親特別的責備我,三天巴掌印都沒有消掉。我一直是這樣一種教育方式。但是我八九年重病,差點死去,以前我就一直鼓勵女兒愛好文學,一次我剛剛住院回來,發(fā)現(xiàn)她寫了一部小說,是我鼓勵她寫的叫做什么歷險記。在小說的前面寫了一句話,當時看到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她說她之所以寫這部小說,是要“給我多病的爸爸看,讓他多一份快樂”。當時我看了之后就想,如果我的生命能夠繼續(xù)延展,我永遠不會再打她。當時醫(yī)生給我的診斷是我活不了多久,我想下輩子我還是要做一位父親。雖然從那以后我沒有再打她,但我對她的管教依然很嚴格。比方,她出國時,我就只送出大門。我看過動物世界,老鷹在懸崖上孵小鷹,小鷹不敢從懸崖上飛下來,母鷹就用翅膀把它扇下去。我記得有一次小鷹死活不敢飛,老鷹就啄住它的脖子飛到空中,把小鷹扔到空中,小鷹掉到一半時飛起來了。從此以后它勇敢地翱翔藍天。我當時就在想,我一直牽著女兒的手可能要牽到幾十歲她還不敢放。我想那時是最好的機會,我要把她拎起來,讓她自己坐火車去北京。
同學們,如果你們的父母對你們有苛責、嚴格要求甚至打了你們,請千萬不要恨他們,要知道如果父母打了你們,你們只會痛一時,父母會痛一輩子。后來女兒長大了,我問她恨不恨老爸,她根本就不在意。所以對上對下每一個鏈條都連結,大家互相關愛,這個社會是多么美好。這是垂直的鏈條,我沒把這個鏈條向外延展下,人和人之間再建立一種愛時,那么這個社會將是多么美好。
主持人:請問彭老師對我們同學的這個問題有什么高見?
彭學明:我覺得現(xiàn)在孩子和父母最欠缺的是一種溝通,父母和孩子好像是君臣關系、上下級關系,沒有平等的交流。父母總是喜歡包攬孩子的一切,甚至把自己沒有完成的理想強加到孩子身上,用自己的意志鍛造孩子。棍棒打孩子是種深沉的愛,比較無助的愛,自己沒有辦法和孩子溝通才會揚起手掌打孩子,恨鐵不成鋼,缺少平等的交流。父母從小就要當成孩子的榜樣,言傳身教。當我們長大以后,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對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的武斷,所以一代一代父母與孩子處于焦灼的狀態(tài)。好多孩子長大后都是和父母沒話說,對朋友無話不談。所以家長是最應該懂得平等交流的。父母老了以后變成了“老小”,也應該平等的溝通交流。做到情感相連,心心相通。相處得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談才能讓家庭和諧。你們能夠記住父母的生日我很感動,我提議一會我和張老師給大家鞠一躬。
張建永:我覺得愛其實需要學習,愛的方式也需要學習,所以我們的愛也要進行檢討,愛的方式需要改變。學明把他媽媽的房子賣了,媽媽在鄉(xiāng)下造的房子就是給他造的靈魂居所,也許正是山谷里的風,晨光熹微中狗和雞的叫聲及鄰居們的吵罵聲都是母親靈魂中間所需要的。把不適合城里生活的人強行移栽在城里,所以我們要學會愛。對下一代也是一樣,父母都是在日常生活里默默的付出。父母的很多心聲兒女都是不知道的。我從小就把女兒送到長沙讀書,當時她很不情愿,但她上大學后,很多同學都不適應第一個學期都在想家,我的孩子沒有想家很淡然的融入了大學生活。
其實兒女“蒙騙”父母很容易,發(fā)一條短短的短信,我們都會感動半天。有時候我和女兒發(fā)短信,長長的發(fā)深情地寫著,她就回了個“嗯”。所以上到父母,下到孩子我們都要學習如何去愛。
彭學明:我覺得兩代人之間也需要一些小浪漫、小情調、小溫馨。長輩多給子女一些空間、自由飛翔的翅膀。孩子給父母心靈的家園、精神的通道。這能讓兩代人都記住。
主持人: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這一期的問道就到這里了。
彭學明的長篇散文《娘》,是一曲獻給母親的贊歌與哀歌。彭學明通過11年的痛定思痛,從父親拋棄母親和自己開始寫起,真切描述了湘西大山深處一位中國母親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屈辱和苦難,全景記錄了母親犧牲所有的名譽,以血淚和生命撫養(yǎng)孩子、保衛(wèi)孩子,以品德和精神教育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經(jīng)歷與恩典。同時,完全徹底地從靈魂深處給世人展示了叛逆之子彭學明是如何一次一次地誤解母親、傷害母親、讓母親身心備受痛苦的種種遺恨。在母親遭受社會和兒子的雙重傷害與摧殘時,母親萬劫不死的傷痛、辛酸,母親百折不撓的頑強、堅韌,母親如山似水的博大、善良,母親窮且益堅的樂觀、豁達,讓所有的讀者都能流下一次次熱淚。而彭學明從良心、靈魂和人性私處,刀刀見血的解剖和完全徹底的反省,真實坦蕩、震撼人心,引起廣大讀者的強烈共鳴,共同反思———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更好地善待我們的父母、珍惜我們的父母、孝順我們的父母?這是《娘》不可多得的普世價值和警世意義。
再次感謝兩位嘉賓精彩的解疑釋惑,也感謝大家的光臨,下期《問道》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