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體育,不是文化的荒漠









  悠悠中華,浩瀚五千年,體育與文化貌似是水火不相容的兩個層面。以前,提到體育,人們就會想到是靠身體不靠腦子的社會活動,體育人"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F(xiàn)在,談到體育,人們腦海中浮現(xiàn)的不僅是靠身體舞出來的運動,而且是靠身體秀出來的文化,具有極強的生命文化氣息。
  其實,體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僅包含著文化的影響力、沖擊力和滲透力,還包含著日新月異人類一切美好的文化品質,是社會的一種碰撞和交融,是智慧美和力量美相結合的一種象征。體育綜合了每個個體的素質,在文化上達到了社會文化的制高點,實現(xiàn)了人的身體、精神、心靈、性格的塑造。體育與文化是水與火的完美融合,是相互聯(lián)系、缺一不可的,是紅花和綠葉的關系,只有二者統(tǒng)一起來才能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
  文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是一切精神與物質的總和。從這個意義上說,體育也是世界共享的一種文化,為什么體育被人誤解?其根源是人們沒有真正領悟體育的內(nèi)涵和精髓。前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先生2005年6月24日來吉首大學考察時,為體育科學學院題詞:"奧林匹克運動是體育和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從奧運精神的高度對體育文化給予了精辟的詮釋。吉首大學副書記白晉湘教授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任體育系主任時,探討了歷年來體育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過強的功利性、過分的專業(yè)化、過弱的文化熏陶以及腦體分離、體教分離的現(xiàn)實。審視了體育專業(yè)育人問題,從而在教育思想觀念層面,將"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優(yōu)個性"的人才培養(yǎng)共性模式,提出了"做體育文化人"的理念,這一理念的提出,既能符合人才培養(yǎng)新要求,又獨具專業(yè)個性的人才培養(yǎng)新理念,為我們體育人才培養(yǎng)指明了新的方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十四年來,體育科學學院在這一科學理念的正確指引下,奮勇向前,不斷探索,為了把"做體育文化人"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工程、三個平臺、四個關鍵"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思想道德素質較高、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并重、文化素質和專業(yè)素質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合格的體育文化人。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育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如體育教育專業(yè)為"省級重點專業(yè)"和"省級特色專業(yè)",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湖南省教學成果獎6項,省級精品課程2項,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獲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1項,國家體育總局課題24項、省廳級立項課題80余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論文6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160余篇,13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復印,6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和摘登,出版專著、教材25部等,獲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5項,省級優(yōu)秀社科成果獎4項。獲"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湖南省民族體育先進集體"、"湖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南省芙蓉標兵崗"、"湖南省優(yōu)秀教學團隊"等榮譽稱號。學生參加全國、湖南省體育教育專業(yè)大學生基本功大賽獲團體總分一、二等獎;健美操隊、武術隊、排球隊、體育舞蹈隊、舞龍隊在省部級以上的各類競賽中獲得獎數(shù)500人次,其中獲國家級獎勵達150余人次,考取研究生學生數(shù)達80余人。
  由此可見,體育以其活躍的文化因子和獨具的魅力,與文化一張一弛,一進一退做到完美的結合,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體育文化人。
  體育———不是文化的荒漠,而是文化的沃土。
  (作者系體育科學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