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相看兩不厭


  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寥寥數(shù)筆色勒出一幅寧靜悠遠(yuǎn),怡然自得的山水畫卷,頓時人的心境也恬淡不少。
  中國人一向是崇拜山水自然的,天地孕育了人這一精靈,《周易·系辭》說道“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人對自然的向往那是一種本性的回歸,與其說名山大川是鬼斧神工,倒不如說是人精神的家園。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人和,人也是自然,愛山川草木猶如愛自己的母親,那是情理之中的返璞歸真。
  殊途而同歸,一致而百慮。東方人的修身養(yǎng)性貫穿于各家各派,以儒釋道為基礎(chǔ)的東方文明達(dá)成了默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懷著出世之心入世,無意于功名利祿又返歸田園。先哲們苦苦思索為后世人指引出兩條宜進(jìn)宜退的處世之道,人既實(shí)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又不因此失去本真,這是華夏文明特有的智慧。
  《老子》中所說的“道法自然”,萬物莫不順乎一種法則而生生不息,人欲養(yǎng)生就得學(xué)學(xué)庖丁解牛:不要勉強(qiáng)自己的本心,要學(xué)會順其自然。人蜉蝣于天地之間,與天地精神往來,要有一個恰如其分的定位,源于塵土歸于塵土,最終同乘化以歸盡。
  在中國人心目中,把性情寄予于山水能陶冶人的心靈,鮑照、謝靈運(yùn)、陶淵明、王羲之、柳宗元、王維、孟浩然、蘇東坡、范成大……把人縱情于山水的心態(tài)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出來。人受盡了世態(tài)炎涼,社會不能滿足自己,便躍出樊籬,復(fù)返自然。不與世俗同流而求得個灑脫盡心無欲無求。陶淵明的“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用借代手法道出人所追求的淳樸恬淡的特質(zhì)。推而廣之,跳出我們狹小的視野,天地一體,生死又何必執(zhí)著的貪求,王羲之所言的死生虛誕,游目騁懷。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人人都能夠做到的,就在于你是否放開心境,懂得如何取舍。
  人有悲歡離合,那是定數(shù),懷一顆平常心,樂天知命是一種高境界。不過在紛繁的社會中,細(xì)細(xì)想來,人往往處心積慮究竟又追求到了什么,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簡單是一種大智慧,聰明反被聰明誤,正是常況的“無為而無不為”。
  常常尋思,宗教之所以具有魅力,他在很大程度上讓人精神解脫,讓心靈得以凈化。無論是簡單的崇拜自然還是狂熱的信教都無可厚非,最怕人沒有信仰,沒有信仰就沒有精神的支柱。法顯和玄奘能不辭艱辛取經(jīng)弘法,也能夠很好理解。在西藏,信徒們?yōu)榱说讲歼_(dá)拉宮朝圣,甘愿忍受難以想象的跋涉之苫,那是發(fā)自肺腑的對佛的虔誠,這也是一種超乎平凡的境界。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確,坐井觀天是得不到什么智慧的。心胸更開闊一點(diǎn),會看到這個世界更美的一面,這亦是造化之功。
  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要細(xì)細(xì)品讀才會覺得心地的幽靜。“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那種悠然,只有拋卻世俗的煩惱才能悟出真諦。
  李白登敬亭山,寫下“相看兩不厭”,這似乎與這樣一首意味雋永的詩形成呼應(yīng):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