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文化對話第四季 一流學者與大學精神
從儒家經(jīng)典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到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從哈佛大學校訓“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到清華大學的“厚德載物,自強不息”。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和著名的學者對大學精神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那么大學精神究竟是什么?中西方大學精神又有什么異同?“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對于一所大學來說,一流學者就是這所大學的仙,是學校的靈魂所在。那么,什么樣的學者才能稱之為一流學者,現(xiàn)代大學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一流學者?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走進今天大學對話的主題———一流學者與大學精神。大學精神的內(nèi)涵極其現(xiàn)代意義說起大學,很多人頭腦當中首先浮現(xiàn)的是現(xiàn)代化教學樓等物質(zhì)存在,然而我想大學之所以稱之為大學,主要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有學者指出“大學以精神為最上,有精神,則自成氣象,自有人才。”請問各位老師對大學精神是怎樣理解的?
歐明?。捍騻€比方,大學就像一個人,教學樓等設施是人的外形,是外在的,大學精神是人的靈魂,是內(nèi)在的。我們評價一個人,應該注重他的內(nèi)在,如修養(yǎng)、性情、學識和能力等。大學的內(nèi)在精神可以概括為自由精神、懷疑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和理性精神。
張允熠:大學就像是一個人,是個生命體,若沒有了精神,便是行尸走肉。精神既是大學的靈魂,也是大學的生命之源和動力來源。大學精神無外乎兩類:一類是人文精神,包括自由精神、批判精神、關懷精神等;另一類是科學精神,包括創(chuàng)新精神、懷疑精神等。這兩類精神是大學的精神支柱。如今我們的大學辦得不盡如人意,很多前輩高聲疾呼“中國的大學為什么培養(yǎng)不出一流學者”,譬如“錢學森之問”。錢學森先生帶著此問駕鶴西去,而我們至今仍未能很好地回答他生前的這最后一問。與科學精神相比,目前中國大學的人文精神相對較弱。即使是科學精神,我們雖然意識到了科學精神其重要性,但在對科學精神的理解方面仍有些偏差。
張能為:現(xiàn)代意義的大學起源于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和神學院。最早成立的大學是創(chuàng)立于9世紀末期的巴黎大學和博洛尼亞大學。1180年,法皇路易七世正式頒布“大學”稱號。真正的大學距離現(xiàn)今已有一千多年,而大學的建設在今天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隨著大學校園與社會各界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真正的大學精神被逐漸淡化。哈佛大學的名言“讓柏拉圖與你為友,讓亞里士多德與你為友,更重要的是,讓真理與你為友”,說明哈佛大學是以追求真善美為根本任務的。而現(xiàn)在大學越來越成為同質(zhì)化的組織形式。所以人們也在思考如何重塑大學精神。我國古代大思想家曾子曾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1931年,梅貽琦校長在清華大學就職演講時也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前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認為:“大學者,‘囊括大典,網(wǎng)羅百家’之學府也”,“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著名科學家,前浙大校長竺可楨教授認為:“大學是社會之光,不應隨波逐流”,“大學猶之海上之燈塔,吾人不能降落道德標準也?!边@些論述都充分說明,大學不同于一般的社會組織,它以求真求善求美為最高理想,而浸潤著偉大的道德、理性、自由、包容等非功利化精神。我們并非反對大學繼續(xù)蓋大樓,但一味地蓋樓恐怕會失去大學的本質(zhì),現(xiàn)代大學既需要大樓,更需要大師,尤其是必須塑造和堅持不同于一般社會組織的真正的大學精神。大學文化的背后是思想,而思想的背后是精神。現(xiàn)在的大學與社會形成了一種“張力性”的關系,我們既要看到大學自身的特色,又要看到它與社會的關系。大學精神就是大學在其建設發(fā)展中所形成的具有某種特殊性的精神理念和意識形式,它是大學文化的靈魂與核心,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獨立而不失依存;陳寅恪為王國維所作墓志銘寫道:“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大學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但又是較為特殊的社會組織形式,其理性、自由與批判的意識決定了它具有重要的“獨立”品格,不是一味地迎合社會需要,不是為社會功利所左右,而是以探求宇宙萬物本質(zhì)之真理、以人文教化“使人作為人而成為人”的道德提升為理想,超越于社會的一般的現(xiàn)實原則;但與此同時,在強調(diào)大學獨立品格的同時,也理應看到現(xiàn)代大學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只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育機構,實質(zhì)上,今天的大學已成為國家與社會重要的科學研究、社會組織力量,自然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般的依存關系。二、自由而不失責任;要追求真善美,現(xiàn)代大學必須要有自由的大學精神,對于個體來說,要有自由意識,對于大學來說,要有自由的學術研究氛圍和環(huán)境,缺乏自由精神,就會受制于各種功利化、技術化、行政化等因素的束縛,也就難有偉大的精神與科學創(chuàng)造。但同樣需要明確的是,自由與責任是統(tǒng)一的,自由的背后是重大的社會責任,是對社會建設與發(fā)展,對人類進步的重要擔當。三、批判而不失引領;大學教育與科學研究絕不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否則培養(yǎng)的人才只是所謂“聽話的”照搬古人、照搬權威的傳授之人,而毫無創(chuàng)造性。大學的批判精神就是鼓勵對已有的一切要有質(zhì)疑的態(tài)度,不唯上、不唯權威、不唯書本,而敢于發(fā)問,敢于批判,為此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也才會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和對科學的推進與發(fā)展。正如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教授在北大校慶就“如何造就一流大學”演講中所指出的,“思想的價值是通過思想者所擁有的品質(zhì)來判斷的,而不是通過他們的地位來判斷的”。但也需看到,現(xiàn)代大學不是“象牙塔”,它是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有引領社會風尚與文明的重要作用,所以,不是“為批判而批判”,批判的目的和深度思考,是通過質(zhì)疑性批判,不斷地推進人類精神與科學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去引領社會塑造出嶄新的時代價值觀、科學觀、進步觀。四、傳承而不失創(chuàng)新。大學是人才培養(yǎng)之地,需要對已有的知識文明的學習、了解和掌握,因而大學也是知識文明的薪火相傳之所。古人有“傳道、授業(yè)、解惑”之說,應該說,知識的傳承是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任務,但如果局限于這種對大學功能的理解是不夠的,現(xiàn)代大學不僅是知識傳承的人才培養(yǎng)之地,也是科學研究和人類精神創(chuàng)造的真正搖籃和策源地,沒有科學的創(chuàng)新,缺乏偉大的創(chuàng)造,這就難以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大學。這是我對大學精神的理解。謝謝大家!
徐國利:安徽大學在建設高水平大學,討論這個問題有現(xiàn)實意義。前面三位老師說了大學精神應是什么,那么我來談一談如何概括當代大學精神。我認為概括當代大學的精神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考慮:
第一個方面:大學精神應該具有世界性。只要是大學就應該有普世性、世界性的價值。人類追求的價值是真、善、美,大學的精神應該體現(xiàn)在對真善美的追求上。比如大學的批判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理性精神是對真的追求,大學的包容精神、自由精神是對善的追求。
第二個方面,可以從時代性的角度去概括。從世界上有大學到現(xiàn)在,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不同時代,大學的精神內(nèi)涵必然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從歷史緯度來看,同樣是求真,在不同的時代其具體內(nèi)涵是有差異的,同樣是求美,在不同的時代其具體內(nèi)涵是也是會發(fā)生變化的。所以在概括大學精神時是有時代性的。
第三個方面:民族性。當今世界的國家是以民族國家的形式而存在的,大學存在于各個民族國家,應該體現(xiàn)本國的民族文化精神,否則,如何配稱該民族國家的大學?比如,中國的大學精神應該包含以儒家文化為主的兼有儒釋道精神的中國民族文化精神,其中包內(nèi)了中國歷代所弘揚的仁愛精神、經(jīng)國濟世精神。中國的仁愛精神、經(jīng)國濟世精神的價值理論是以道德理性為主的,西方的大學精神最核心的是知識的求真,我們稱為公共理性。概括中國大學的精神一定要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特征,到目前我們對大學所形成的許多認識主要還是以西方大學精神來概括的,說明民族文化復興之路還很遙遠。什么時候在世界上將大學精神的時候也能將中國的儒家文化精神概括進去,作為普遍的價值取向時,那時就真正視線里中國民族文化的復興?,F(xiàn)在中國很繁榮,我們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但是我們的文化被世界承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四個方面:具體性(或個體性)。大學精神好像是抽象的,但大學是具體存在的。例如,概括安大的精神需要體現(xiàn)安大的特征,安大的內(nèi)涵,使人一聽就知道是安大的精神。概括安大精神,應該從辦校歷史,辦學成就,師生的貢獻等方面來概括。
主持人:天津大學的前身是北洋大學堂,基于當時的社會背景,提出了“興學強國”的主張。請問四位老師,“興學強國”的主張與如今的大學精神有什么關系嗎?
張允熠:北洋大學堂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所西式大學,它所提出的主張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成為西方的手下敗將,從此積貧積弱。為挽救國家民族的危難,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提出的了“實業(yè)救國”、“教育興國”等主張,這些主張一直延續(xù)到五四運動時期,可以說貫穿了整個中國近代史。我認為當時的主張與今天的大學精神有密切的關聯(lián),甚至影響到今天的大學教育。當時我們只意識到科技上的落后,開展洋務運動,向西方派遣留學生,學習西方制槍、制炮、造船的技術,但卻忽略了西方的哲學、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在近代歐洲進步中的歷史性作用。這種思維延續(xù)至今,導致了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以及金錢至上主義在大學里橫行,最根本的人文精神反而跌落了。《大學》中寫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边@里提到的“道”,正是時下大學校園中所最缺乏的。暑假期間我去麻省理工學院參加了一個座談會,十年前我在哈佛訪學時常來這里,我發(fā)現(xiàn)該校雖然名為理工大學,但整個校園仍洋溢著濃郁的人文氛圍。西方的大學都普遍重視人文精神的熏陶,諸如愛因斯坦與其他一些科學大師,都很注重哲學、歷史等人文學科方面的修養(yǎng)。
由于我們對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痛苦回憶,我們立志要在科技上趕超西方,這是無可厚非的,科技不發(fā)達,國家的硬實力上不去,我們就要繼續(xù)挨打。然而,許多搞科技的人卻忽略了西方近代的科學精神原是生長在人文主義這棵大樹上的果實,而且科學精神并不等于唯科學主義。科學精神是好的,唯科學主義是不好的。若把科學精神單純地理解為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這恰恰是違背科學精神的。一流學者的當下價值與擔當主持人:現(xiàn)在社會上有這樣一句話:馬克思是一流的哲學家,二流的經(jīng)濟學家,三流的政治學家。請問張允熠老師,您作為馬克思主義研究方面的專家,怎么看待這句話?
張允熠:“一流學者”的概念是值得辨析的。何為“一流學者”?首先,我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一流學者?!耙涣鲗W者”是個相對概念,是相對于二流、三流學者而言的。其次,所謂的一流學者,應該指在他研究的學科領域內(nèi)出類拔萃。關于這個方面,我們必須要避免三個誤區(qū):一、名氣大的未必是一流學者,“盛名之下其實難符”的學者有的是,“名高實秕糠”的學者也大有人在;二、在名校任教的教授未必是一流學者,名校中也有濫竽充數(shù)和混飯吃的人;三、通過自我吹噓出名的人不是一流學者。我認為一流學者必須要在自己的學科領域中有原創(chuàng)性成果;二流學者只是重復一流學者曾經(jīng)做過的工作,缺少原創(chuàng)性;三流學者僅對別人的原創(chuàng)性作品進行些普及性的傳播工作。由此推及馬克思,若將他置于經(jīng)濟學家或政治學家之列,那實際上是貶低了他。因為經(jīng)濟學家、政治學家都是某一具體科學領域中的專家里手,科學相對于哲學來言是形而下的,而馬克思并不是從事某一具體學科的專家,他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人類的思想大師和革命導師,這不是一般的“一流學者”可以比擬的。
張能為:從哲學本身來說,哲學是用概念的方式來理解和認知世界的。雖然西方哲學并未特別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是將其作為一種哲學理論形態(tài),但如其他西方哲學形態(tài)一樣,馬克思主義哲學也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的哲學理論。我們難以從哲學本身去判斷哪一種哲學理論最好。隨著新流派和哲學家的不斷出現(xiàn),很難斷言我們現(xiàn)在思考的問題就一定比亞里士多德、康德、黑格爾等思考得更深入。不同的哲學流派有著各自的哲學體系,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更高明之處在于,它給世界帶來了巨大變化,這是許多西方哲學流派難以達到的高度。一是作為一種哲學理論文化深刻地在西方哲學中產(chǎn)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乃至出現(xiàn)了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現(xiàn)象學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等“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二是上個世紀BBC曾做過一個全球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果顯示馬克思位列十大思想家之首,是影響世界最大的思想家。因此從“哲學不僅在于解釋世界,而且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語)的角度來看,馬克思確實是一流的哲學家。
主持人:請問西方如何鑒定一流學者?
張能為:“一流學者”(thefirstratescholar)是個相對的比較性概念。西方對“一流學者”并無明確的定義。個人認為,要成為一流學者,除了在學術領域內(nèi)學識精深、大有成就外,還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一流學者要有崇高的學術理想和人類的責任意識。真正的一流學者,要放眼世界,放眼整個人類社會。沒有這種社會擔當和人類文明意識,難以成為一流學者。其次,一流學者要有自由的明確的主體意識和學術理念。若沒有明確的主體意識和自我批判精神,學者無法作為一個真正創(chuàng)造性的主體存在并成為一流學者。
主持人:來自龍河校區(qū)的同學通過微博向四位老師提問:一流學者是大學精神所系,我以為一流學者的標準不僅是在本專業(yè)與領域內(nèi)的造詣,還包括對社會及公眾福祉的一份責任與擔當。此觀點妥否?請四位老師批評指正。
歐明?。何覍σ涣鲗W者的理解是:既要在專業(yè)領域內(nèi)做到最好,又要超越專業(yè)領域。如果只局限于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只能稱之為專家,若想成為一流學者,必須具有現(xiàn)實關懷、道德關懷、人文關懷和終極關懷。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歐老師是研究古代文學方面的專家,請問歐老師古代文學史中有誰符合一流學者的標準?
歐明?。何覀冋劦氖菍W者而不是文人,這點首先要清楚。古代學術路徑有義理之學、考據(jù)之學、詞章之學之分,義理之學相當于現(xiàn)代的哲學,考據(jù)之學近乎歷史學,詞章之學就是文學,古代主流觀念,詞章之學層次比較低。因此,古代哲學、史學的一流學者比較多,而文學史上的一流學者則比較少。
主持人:謝謝歐老師,請問徐老師您有什么觀點?
徐國利:剛才三位老師談到如何看待一流學者。微博上也有位同學提了一個問題,那位同學說的還不能涵蓋一流學者的內(nèi)涵,還應該包涵另外一些東西。唐代史家劉知幾提出“史才三長論”,包括才、學、識、。清代大史學家章學誠很了不起,但因?qū)W術路徑與眾不同,未被時人所認同。他認為光有才、學、識還不夠,還要加上“德”,史家還需要“史德”,這叫“史才四長論”?!笆凡湃L論”和“史才四長論”得到很多近代學者的認可。大學者梁啟超認同并發(fā)揮了此觀點。近代以來到當代,許多專家對此做了進一步的闡述?!笆凡潘拈L論”不僅僅針對史家,任何一位學者都應以此要求自己,培養(yǎng)自己。才,一般指才華,天生的成分比較多,但也可以靠后天來彌補。學指的是學識和知識。知識應該包括知識面(專業(yè)知識)和知識結構。學歷史的不僅要看史書還要看哲學、人類學等其他學科的書籍。學經(jīng)濟學的不能光看經(jīng)濟類的書籍,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識指的是見識,體現(xiàn)為較高的思維水平和理論水平,能站得高看得遠,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德指的是作為一位學者要講究學術規(guī)范和學術道德,還要有擔當意識、社會責任感、經(jīng)國濟世的情懷和民族愛國心等。我們可以從以上四個方面來考察當代一流學者。有些學者很有才華,特別是學理工科的,二十幾歲就能出人才,有的學者知識淵博,有的學者很有見解,也有的學者兼?zhèn)淙?。但我認為真正一流的學者,除才、學、識外,更要有德。如果一位學者只有才、學、識,而缺少道德,缺乏仁愛精神,非但不能為國家做出貢獻,還可能會危害國家。因此,我認為真正一流的學者需兼?zhèn)渌牟?。一流學者的培育與成長主持人:再次感謝四位老師為我們解答問題!微博上有位網(wǎng)友想問四位老師,現(xiàn)代大學應當如何培養(yǎng)一流學者?
張允熠: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一流的學者在自己所研究的領域內(nèi)必須具有原創(chuàng)性。這是狹義的一種理解。若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來看,一流學者理應是一位大師。唐代的韓愈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所以,僅僅傳授知識的學者還不能稱之為大師。首先是傳道,其次是授業(yè),再次是解惑。無論是學業(yè)上的問題,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