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學期間衣食住行等情況介紹(節(jié)選)
自從伯克利大學通知接受我的訪學申請開始,就開始了考慮美國的衣食住行了。首先,是住房問題。我是提前5個月開始申請伯克利大學學生住房,手續(xù)很復雜,諸多程序要走,所好的是都是通過網(wǎng)絡進行的。在我即將動身前的一個星期,才接到住房安排的通知,但是要到那以后一個多月才能搬入。所以訪學前期的一個多月要靠自己另尋住房,在住賓館10天以后終于找到了短期住房,后來就搬進大學村。鍋碗瓢勺,桌椅板凳等等都要靠自己置辦。大學村的房價相對市場有些優(yōu)惠,但最小的房子也要一千多美元一個月。為了減少開支,于是選擇了一套便于合租的住房,但每月房租也要用去一多半學校支持經(jīng)費。
其次是交通問題。因為所住伯克利大學村在伯克利市的邊臨城市奧爾巴尼市,所以每天去學校面臨交通問題。于是購買了每月30多美元的交通卡,也較方便。后來因上語言班、調(diào)研以及參加社會活動需要,又購買了二手車,為全方位了解社情民意和參與活動等提供了便利。
再次是調(diào)研、參加活動與學術交流消費。訪學期間伯克利的教授以及國際學者等進行學術交流,一般喝杯咖啡或是便餐。課題調(diào)查對象多是殘疾人和老年人,有的是入戶調(diào)查,所以有時要買些禮物帶上。參加社會活動一般主要是交通消費,過路過橋費和停車費。有的會議需要注冊費,比如在8月在舊金山召開的美國社會學年會要注冊費200多美元,6月在紐約召開的殘疾人社會研究會議需要往返機票一千多美元。由于受經(jīng)費限制,所以學術會議一般是參加校內(nèi)或者距離比較近的會議。
最后是生活問題。日常吃飯多自己做,一周購物一次,將食品置于冰箱保存,節(jié)約不少時間。有些生活學習用品比較貴,但是相比較而言,服裝相對便宜一些。
另外醫(yī)療保險也是主要消費之一。我所在的學校有保險公司通過學校為訪學人員提供醫(yī)療保險服務,價格比較貴,一個月將近180美元。所以也有不少人選擇便宜一些的非主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