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一個文明型國家的浴火重生———習近平總書記抗戰(zhàn)勝利日紀念重要講話學習體會
9月3日,我國隆重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并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式,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重要講話。習總書記指出,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br> 習總書記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8個字讓我感觸尤深。
其一,要注意“鳳凰”形象對中華民族的象征性意義。龍、鳳凰、仙鶴、龜等俱為中華民族原始的圖騰。所謂圖騰,乃是原始人的精神崇拜,是將某種動物確認為氏族共同的祖先,這顯然是蒙昧時代的做法。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后,原始圖騰崇拜的作用就弱化了,代之而起的是理性原則所確立的“精神圖騰”。精神圖騰即是傳統(tǒng)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的具象化表達。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里,龍、鳳凰和仙鶴、松、梅、蘭、竹、菊、蓮等都曾成為我們的精神圖騰。在這些精神圖騰里,龍與鳳凰是兼顧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的通用型精神圖騰,而仙鶴、松、梅、蘭、竹、菊、蓮乃是精英文化的精神圖騰。精英文化的精神圖騰的共同特征是對客觀現實境遇的超越,是立足于現實而高于現實,她是靜的、審美的和非功利的。通用型精神圖騰的龍與鳳凰則不同,他們是神秘的,來自上天,具有非凡威能。龍能騰云駕霧、行云布雨、上天入海、變化莫測;而鳳凰食竹飲露、飛舞九天并能浴火重生。值得注意的是,龍的形象似乎無所謂品格,他除了威能,幾乎沒有鮮明的道德形象。而鳳凰則不同,她不僅具有威能,而且具有德性追求。她性格高潔,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棲。她崇潔、愛火、向陽、示美、喻情。據古文獻記載,老子就以鳳來比喻孔子,他說:“鳳鳥之文,戴圣要仁,右智左賢?!敝腥A民族的傳統(tǒng)民族精神恰如鳳凰,注重德性,注重審美,注重心靈,貶斥物欲,貶斥功利,貶斥茍且。但是,有德性的鳳凰漸漸被少德性的龍所壓制,中華傳統(tǒng)精神文化漸漸受制于政治權力,中華民族的文化生命被窒息了。這是中國近代落后的主因。
其二,要注意理解中華民族在抗戰(zhàn)中“浴火重生”的雙重意義。一方面,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制度是存在問題的,積貧積弱與此緊密相關,但中華文明的積極意義不容抹煞,她對人生意義和心靈之美的堅守令人感動。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過程中燃掉了籠罩在中華民族文化生命中的塵埃、霧霾,焚掉了中華傳統(tǒng)政治文化制度中的茍且、昏暗、腐敗和墮落,生發(fā)了中華政治文明的新肌理,孕育了以抗戰(zhàn)精神為代表的新的文化生命體。中華文明歷盡劫波而生生不息,屢遭挑戰(zhàn)而香火遠播,靠的是向火而生的犧牲精神,靠的是對正義、和平的堅守,靠的是德化民眾,精神傳承。中華民族是當之無愧的偉大民族。另一方面,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過程伴隨著巨大的民族犧牲。3500萬人的民族犧牲,無數先烈聞義赴難,朝命夕至,有死無退,血肉之軀化為灰燼,戰(zhàn)斗意志卻堅如鐵石,其陷陣之勇,死事之烈,令人唏噓悲歌。他們不是歷史的塵埃,他們的精神氣貫長虹,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不僅是現實現時的生命體,而是包括民族記憶、民族精神在內的物質與精神的統(tǒng)一體。否定這些犧牲,就是對先烈精神的背叛;而瓦解了這些犧牲的意義,民族精神變得茍且、物欲、短視、暴戾、侵略,同樣是對先烈精神的背叛。我們要堅決捍衛(wèi)先烈犧牲換來的民族文化生命體的純潔,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這是二戰(zhàn)帶給我們的寶貴啟示,也是一個浴火重生的偉大民族的精神傳承。 只要中華民族的血脈不斷,這條精神傳承就將綿延不絕、直至永遠?。ㄗ髡呦抵袊R克思主義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