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六十年
□海洋發(fā)展研究院教授 劉洪濱
共和國即將迎來60華誕,做為共和國的同齡人,備感自豪?;厥淄?,一件件歷歷在目。有艱難困苦煎熬、磨練,也有立功、受獎的喜悅;有失敗的痛苦,也有為國爭光的幸福。列寧說過,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應校報邀請,回眸與共和國一起走過的崢嶸歲月,寫出親歷60年點滴,以期共策共勉。一父母從小闖關東,相識在哈爾濱,迫于生計,與朋友合伙做小買賣。1947年姐姐因病無錢醫(yī)治夭折,母親只好帶著我給老人做保姆,生活非常艱難。
父親參軍后去長春、沈陽,在前線生死不明。倔強的母親不顧家人的阻攔,抱起剛剛會走的我,毅然從哈爾濱兩次南下尋夫。
父親做過卡車司機、小車班長、汽車隊長。50年代給空二軍張百春軍長(70年代為空軍政委)、方子翼政委等首長開車。1958年春因身體原因,退伍回鄉(xiāng),做了基層領導。
1958年隨父復員回老家萊州農村后,經歷了大躍進、四清、文化大革命的歷程。那是個要15年超英趕美,大煉鋼鐵、吃食堂、度災荒,學雷鋒做好事、搞運動,奔共產主義的年代。我們家兄妹4個,我是長子。農村生活比較困苦,每天放學后給家里割草喂兔、放羊、打柴,周末給生產隊放牛。為了節(jié)約,晚上在煤油燈下寫作業(yè)時燈頭調亮點,讀書時調小,甚至借著月光讀書。父親主張小學畢業(yè)后務農,我求他說:“讓我去試試中考,檢驗一下六年的學習情況,考上了咱可以不上。”
我清楚記得,1963年麥收后是帶著半布袋烙餅到縣城趕考的。上千名考生席地而坐開的動員大會,一中校長講話說:“大家今天考中學就是過去的考秀才,希望大家考好?!蔽也畈欢嗝块T課都提前交了卷,全班22名同學參考,僅通過了3位。目不識丁的母親知道沒有文化的難處,支持我上學,父親在大家的勸說下也同意了我繼續(xù)求學。
當時住校,一般周六回家干農活,星期天下午返校。返校時帶著一周的干糧、咸菜,沿著山間小路步行十幾里,趕到學校上課。那時農村沒有電,沒有公共汽車、也買不起自行車,只能步行。盡管如此,上學五年間我從來沒有遲到過,也不覺得很苦。
當時的生活水平很低。能吃上饅頭、窩頭就很令人羨慕了。同學們的條件更差,穿破、補丁衣服、鞋露腳趾頭很正常。當年學生食堂的菜金是每人每月兩元,早晚一般是咸菜,每頓合一分錢,中午是5分錢的煮菜。當時我感到最大的困難不是飯菜不好,而是拿什么填飽肚子。由于是長身體的時候,飯菜不耐饑,可以說整天處在饑餓中。天熱干糧容易餿,長了毛、拉很長的絲,也要吃下去。面對困難,同學們個個不低頭,人人懷有遠大抱負和志向,發(fā)奮學習,立志要成為祖國有用的人。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保衛(wèi)祖國;后來又立志想當一名地質隊員,走遍祖國大地,為祖國尋找寶藏。說實在話,從沒有想將來當工程師、科學家、教授。我的學習榜樣是保爾·柯察金、吳云鐸……沒有想到一切夢想都變?yōu)楝F實,現實生活比夢想還好。二1968年,我入伍在張思德生前所在部隊任警衛(wèi)戰(zhàn)士、報務員。老政委杜澤洲是長征老紅軍、張思德的指導員,他給我們講在延安毛主席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發(fā)表為人民服務的場景,要我們好好為人民服務;老連長是文革前林彪的老警衛(wèi)排長,給我們講逗老虎(林立果)、豆豆(林立衡)玩的故事。當年故宮是我們的營房、太和門是我們宣傳隊的排練場、武英殿是我們的宿舍……1969年五一節(jié)煙火晚會,毛主席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上,我們在對面的前門城樓上架設電臺、望遠鏡監(jiān)測天安門廣場動向;國慶20周年大慶,我在金水橋畔東紅觀禮臺擔負保衛(wèi)工作,堅守崗位,保護首長的安全。
1977年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更加煥發(fā)了我刻苦學習、鉆研業(yè)務的激情。當時我們正在淄河地區(qū)搞魯中鐵礦會戰(zhàn),每天野外地質填圖后,同事們都累得筋疲力盡。我堅持在煤油燈下整理資料、讀書學習。1978年春天女兒出生了,每天騎自行車上百里去醫(yī)院照顧妻子。在產房里,伏在床頭看書,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在孩子出生的第七天,我參加了研究生考試,并以專業(yè)課96分的成績,順利考取了中國地質科學院李廷棟院士的研究生。當年全國招了2000名研究生。
1978年12月25日晚,我身背背包,手提衣箱,像一個軍人,在濟南登上了北去的列車,拂曉時列車駛入北京站。在乘公共汽車經過天安門廣場時,我情不自禁地下了車。七年前,作為一名警衛(wèi)戰(zhàn)士我曾守衛(wèi)在這里,在國旗下站過崗。今天作為粉碎“四人幫”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我從深山回到這里。站在國旗下,望著熟悉的天安門城樓和毛主席畫像,心情格外激動,渾身充滿了力量。
我的專業(yè)是構造地質,專業(yè)面寬,綜合性強。與導師商定了對我國東部著名的郯城—廬江斷裂帶進行研究作為主攻方向后,拖著因患肺結核及胸膜炎尚未復原的身體,開始了緊張的野外調查,工作范圍涉及到遼寧、山東、江蘇三省區(qū),而重點在山東省鄒平、章丘一帶的長白山區(qū)。長白山區(qū)方圓幾百里,山高路險,交通不便,素有“小泰山”之稱。我一個人帶一套野外行裝,騎一輛自行車,早出晚歸,餓了啃幾口干糧,渴了喝一口山泉水,累了在草叢、樹蔭、巖石上躺一會兒,每天傍晚下山時身背幾十斤重的巖石標本。
兩年的野外工作,取得了大量一手資料,有力地支持了徐志琴院士郯廬斷裂帶是一個中生代消亡大陸裂谷的觀點,并解剖了長白山火山巖盆地這個“麻雀”。首先確定了鄒平破火山口的存在,并預測了找礦方向,這在我國古火山構造研究比較薄弱的情況下,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實例,在理論和應用上都有獨到之處,并為進一步研究郯廬斷裂的火山構造奠定了基礎。1981年,畢業(yè)論文“鄒平破火山口的形成及演化”獲由十五位國內頂尖專家組成論文答辯委員會,其中包括地學界泰斗黃汲請、李春昱、肖序長等六位學部委員(院士)的好評。論文答辯轟動了北京地學界,中國地質報采寫了《從戰(zhàn)士到研究生》的通訊。后經地質部門驗證,證實了破火山口的存在,并發(fā)現了一個山東唯一中型規(guī)模的銅金礦床,這就是后來的鄒平銅礦,獲得了部級科技成果獎??吹阶约毫鬟^汗水的地方結出了碩果,感到無限欣慰。三研究生畢業(yè)后來到青島。1983年研究膠州灣成因野外調查時,發(fā)現了諸如海岸線利用不合理、環(huán)境污染嚴重、海洋開發(fā)不合理等問題。開始逐漸重視海洋開發(fā),特別是資源與環(huán)境問題,其目的是更直接地為經濟建設服務。適逢山東海洋經濟所初創(chuàng),需要骨干力量。1985年底調入后,投入“七五”國家重點項目“全國海岸帶海涂資源綜合調查·山東省社會經濟”的調查研究。
1987-1989年獲首批中英友好獎學金資助,作為訪問學者赴英國劍橋、威爾士大學進修海岸帶開發(fā)管理,并放棄了導師、威爾士大學副校長約翰金提供獎學金攻讀博士的機會。在國外工作期間清楚地認識到祖國不富強,海外游子就沒有社會地位。也理解了為什么許多老一輩知識分子放棄國外優(yōu)裕生活,毅然在建國初期回到祖國懷抱的原因。責任感、危機感和緊迫感驅使我牢記肩負的責任。
在英國500多個日日夜夜里,野外工作累計達150天,行程15000公里,實現了環(huán)英海岸帶一周調查的計劃,考察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海岸帶,其中包括十幾座不同類型的港口、六處遺產海岸、三座核電站和歐洲最大的燃油電站等,基本掌握了英國海洋開發(fā)、管理的現狀。收集、購買、復印了近百公斤圖書、資料,拍攝了上千張照片,為研究打下了基礎。完成了《中國海洋開發(fā)與管理》的初稿,在《人民日報》發(fā)表了3篇論文,3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4次被英國電臺、報刊采訪、介紹,這種情況在當時留學人員中是不多的,為國爭了光。
多次的出訪、國外生活,打開了國際交流、合作的渠道?,F與英、美、韓、日、加、澳、荷蘭、西班牙、土耳其等國20余家海洋科研院所的專家建立了聯系,也成為中韓海洋研究合作的開拓者。四近20年來,工作任務比較繁重,既有行政事務,還有社會活動,但我始終沒有放棄科研。主持完成了幾十項研究課題,發(fā)表了上百篇論文。取得的成果有些是開拓性的,在國內外產生了影響。其中有國際合作、省部級項目,但更多的是為地方政府服務的應用項目。
向國務院、山東省委省政府、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對策、建議30余項,領導大多有肯定性批示,社會上有反響。例如,1990年省委書記姜春云對《山東海洋開發(fā)戰(zhàn)略》一文的批示是:“昌禮同志:這是一個重大課題,需要認真抓抓,望予以過問,責成有關部門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我是提出《建設海上山東》的成員之一,進入了省委、省政府決策。又如:1997年《關于建立青島海水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議,市長秦家浩等都做了肯定性批示,納入了青島市“九五”海洋規(guī)劃和國家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
2005年向國務院提交的關于能源發(fā)展的建議,溫家寶總理作了重要批示:“望發(fā)改委、能源辦認真研究,做出長期規(guī)劃?!弊鳛閷<医M成員,長期參與了國家、省、市國民經濟、社會科學發(fā)展、城市規(guī)劃建設、重大項目的論證、文件的起草工作。近年雖然體力、精力大不如前,我用“老牛自知夕陽短,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警句來鞭策自己不斷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60年人生中,童年、少年艱苦生活磨練了自己;軍旅、地質熔爐鍛煉了自己;熱愛自然的閱歷豐富了自己;認真、執(zhí)著造就了自己。
60年歲月中感悟,要熱愛祖國、任何誘惑不動搖、永不背叛。熱愛自然,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到美好的自然中去。熱愛工作,把事業(yè)和興趣結合起來,工作就不枯燥了。做人要誠信、寬容,尊重別人,只有別人信任你,才會與你合作。做事要認真、守時、負責任,只有別人認為你靠得住,才會把重擔交給你。要有毅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克服困難。為保護即墨馬山,我奮斗了11年,最終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祖國頌·海大情
□法政學院黨總支書記 陳曉明
1949年10月1日,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之后20天,我來到這個世界上。60年來,我是真正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親眼目睹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親自經歷了偉大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親身經歷了中國海洋大學由弱到強的飛躍發(fā)展。
一、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幸福的,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都沐浴在黨和祖國的陽光下茁壯成長。7歲戴上紅領巾時,我知道她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14歲戴上團徽時,我知道共青團是黨的助手,是青年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先后擔任過少先隊的大隊長,共青團的支部書記,校團委副書記,校學生會主席等職,每成長的一步都是黨組織培養(yǎng)教育的結果,自己也暗下決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要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期間,雖然國家經歷了一些政治運動,以及1960年———1962年的三年自然災害,但我始終堅信,困難是暫時的,有英明偉大的黨領導,祖國一定會強盛。
二、“文革”的洗禮1966年,我正讀中學,“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學校被迫停課“鬧革命”。因為父親是“反動學術權威”和“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我沒有資格參加紅衛(wèi)兵,但我和幾位同學自發(fā)組織了所謂的“紅旗戰(zhàn)斗隊”,也參加了全國大串聯。最令我終身難忘的是:1966年9月15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毛主席他老人家親切地接見了我們紅衛(wèi)兵,看到毛主席慈祥的笑容,我眼淚不住地流,嗓子也喊啞了,鞋擠掉了也全然不知,完全沉浸在無比幸福、無尚光榮的氣氛之中。
“文革”后期,毛主席發(fā)出了“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我和千千萬萬的知識青年一樣,也下鄉(xiāng)當了新型農民??蓻]幾天,又被招工進工廠當了工人。在工廠里,我當過翻砂工、車工、鉗工,因表現優(yōu)秀,又被選調到廠長辦公室當秘書,并當選了廠團總支書記,后又選調到縣革命委員會文教科當了干部。
這個時期對我來說,鍛煉和考驗是巨大的,收獲也是很大的,它使我認識了社會。艱苦的磨練是自己一生的精神財富,同時也堅定了自己跟黨走,相信祖國會富強的信念。最難忘的是,1973年7月1日,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共產黨員,那就要像英雄雷鋒、胡業(yè)桃那樣,首先解決思想上入黨的問題,時刻為黨的事業(yè)奉獻終生。
三、改革的東風1976年7月,我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山東海洋學院數學教研室當教師,到現在轉眼間已過去33年了。這期間,我也從助教成長為具有高級職稱的中層領導干部。先后擔任過副系主任、總務處、基建處、產業(yè)處、公安處的主要負責人。在鄧小平南巡講話指導下,我也親身經歷了山東海洋學院———青島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的發(fā)展歷程;看到了學校由1000余名學生發(fā)展到現在近2萬學生規(guī)模;看到了學校黨政領導善抓機遇,使學校逐步成為“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的過程;看到了原只有魚山校區(qū),后又建成浮山校區(qū),現在又有了嶗山校區(qū)的美麗校園;看到了學校校園文化和辦學理念的成熟……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改革開放的結果嗎?海大的發(fā)展也影射出祖國的繁榮強大,沒有黨的領導,沒有偉大的祖國,哪有海大的今天?哪有我們這一代人的今天?
在海大工作的這33年中,有兩件事讓我永生難忘。一是在1988年到1991年,我被組織上派往平度市政府任科技副市長,分管科教文衛(wèi)和計劃生育等工作。每天與農民打交道,親眼看到了中國農民勤勞、奉獻、淳樸的風格。與老百姓一起收獲著勞動的艱辛和豐收的喜悅,也看到農村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變化。二是1999年,我擔任學校公安處長期間,遵照黨中央的指示,與“法輪功”邪教組織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在校黨委的領導下,經過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我校40多名“法輪功”邪教骨干人員全部轉化。由于成績突出,校公安處被授予集體二等功,我本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個人一等功。這些成績應該說都是在黨委領導下,全校師生大力支持下取得的,自己不過是做了應該做的工作。
再過幾個月,祖國將迎來她60歲的生日,我也將滿60周歲,面臨退休了。回顧這60年,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幸福的。有人說,我們這一代人“渡過江、扛過槍、吃過糠、下過鄉(xiāng)”,但我最慶幸的是我與祖國共同成長。相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好!也相信我們海大的明天也會更好!